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显微图像电脑分析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是将精锐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尖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功的一项高科技产品。从此,我们对微观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从传统的观察研究、定性分析和粗略测量跨越到精细测量、定量分析、准确评价的科技新境界。   微观目标(如细胞、粉尘、芯片等)首先经过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进行光学放大后,再经摄像机进行电子放大并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调节、处理、编辑、测量、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打印、存储、再现等一系列的操作。 规格说明:影像感应器 进口彩色CCD放大倍数:5X--550X高分辨率影像解析度:580TV(1024X768--640X480 )曝光:Automatic压缩:Flxed Data Rate  Hardware interface Compression  Ration of 4:1 6:1 8:1影像资料格式:RGB24电源供给方式:USB Interface Supplies Power电脑界面:USB上下左右旋转速度:Pan 360° Tilt 360°影像传输速度:30fps@CIF,25fps@VGA(640X480)快照按扭:Hardware
镇江安琪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体成分分析仪
技术参数 技术性能测量技术: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采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具有自动分析、生成检测报告功能测量方法:6频率(1KHz、5KHz、50KHz、250KHz、500KHz、1000KHz、)分段(左上肢、右上肢、躯干、左下肢、右下肢)8点接触式电极,可测量全身体成分测量时间:≤1分钟测量年龄段:3-99岁  测量指标身体成分分析:体重(Weight)、细胞内水分(ICW)、细胞外水分(ECW)、身体总水分(TBW)、蛋白质(Protein)肌肉量(SLM)、无机盐(Mineral)、骨内无机盐(Mineral)、去脂体重(FFM)、肌肉脂肪分析:体脂肪(BFM)、骨骼肌(SMM)肥胖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肥胖度(OD)肌肉均衡分析:右上肢肌肉量(RaLM)、左上肢肌肉量(LaLM)、躯干肌肉量(TrLm)、右下肢肌肉量(RlLM)、左下肢肌肉量(LlLM)浮肿:细胞外液率(ECF/TBF)、细胞外水分率(ECW/TBW)、右上肢细胞外液率(Ra ECF/TBF)、左上肢细胞外液率(La ECF/TBF)、躯干细胞外液率(Tr ECF/TBF)、右下肢细胞外液率(Rl ECF/TBF)、左下肢细胞外液率(Ll ECF/TBF)、右上肢细胞外水分率(Ra ECW/TBW)、左上肢细胞外水分率(La ECW/TBW)、躯干细胞外水分率(Tr ECW/TBW)、右下肢细胞外水分率(Rl ECW/TBW)、左下肢细胞外水分率(Ll ECW/TBW)重量控制:目标体重(TW)、体重控制(WC)、脂肪控制(FC)肌肉控制(MC)、健康评估分数(HES)附加指标:身体细胞量(BCM)、基础代谢量(BMR)  应用信息软件:中文操作软件、支持无线鼠标数据管理:无需外接计算机,操作方便打印报告:A4纸中文报告报告模式:成人跟儿童版专用报告数据接口:具有USB和LAN两种接口查询功能:可按患者的测量时间、病例编号和姓名进行查询,查询到的病例,可实现批量打印报告功能  硬件配置主机、高清液晶触摸屏≥8寸、黑白激光打印机手部接触电极  2个脚部接触电极  2个
泰安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09-13
内置可更换粘滞阻尼器与耗能钢筋的预制拼装桥墩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可更换粘滞阻尼器与耗能钢筋的预制拼装桥墩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桥墩抗震结构包括带有“[”型凹槽a的预制混凝土墩柱节段、用于嵌套预制混凝土墩柱节段上部和下部的双壁钢套筒、用于定位墩柱节段的定位钢筋、安装在“[”型凹槽a内部的粘滞阻尼器、耗能钢筋。粘滞阻尼器与耗能钢筋在结构中起到“安全气囊”的作用,它们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粘滞阻尼器与耗能钢筋在结构中还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它们是地震损伤集中部位,并且可更换。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同时还能快速修复受损桥墩。
东南大学 2021-04-11
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产业化生产与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本团队采用新型结构导向技术来实现亚微米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高浓度制备,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并能对其纳米壳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为相关功能材料的性能设计提供合成技术基础。现有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制备技术的投资成本高、设备生产率低、控制难度大,无法在工业规模上对其特有的纳米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严重限制了中空微球在高端产业中的应用。本团队基于全新的中空结构导向技术,在间歇反应釜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实现中空微球的高密度、大批量生产,具有设备生产率高、微球结构规整、壁厚可控、容易复合改性等优点,突破了中空微球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通过改变导向剂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微调,可在 50-400 纳米范围内对中空微球的壁厚进行精准调控,使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产生各种响应,并能通过控制中空和多孔结构调节比表面积、导热系数、阻尼特征、机械强度等性能,满足不同功能材料领域的要求。该技术还可以实现脂溶性物质或纳米颗粒与二氧化硅的复合,制备出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复合中空微球, 如将氧化锡锑(ATO)与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复合,可制备兼具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和隔热功能的复合中空微球保温填料。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9
专家报告荟萃⑤ | 谭建荣院士:新质生产力与智慧城市 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牵引的生产力,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对职业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0
利用自学习系统实现逼近理论极限的光学手性材料设计
随着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具有超颖性质的人工微结构吸引了众多研究。针对日益增长的研究和设计需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及其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自洽的框架——BoNet,其结合了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实现了纳米结构对于超强光学手性的自学习。基于此框架,他们将纳米结构设计表示为图形,并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电场分布和反射光谱的学习,此过程不需要将纳米结构参数化为向量,因此最大化的保留了其几何信息和边界条件。同时,利用贝叶斯优化以实现对纳米结构远场光学手性的优化,并运用其采样样本反复训练神经网络实现自学习。利用BoNet,他们针对远场反射光谱的圆二色性进行优化并逼近了其理论极限(CD = 1),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匹配预测的近场电场分布,对获得的强光学手性进行分析解释。 此框架能够被直接推广用于其他光学性质的自学习优化,例如实现反常透射,偏振态调制和相位调制。更进一步的,此方法论能够帮助设计更多的,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运用价值的纳米光子学器件,比如消色差超透镜,超灵敏的微传感器以及智能超表面等。此研究同时能够启发更多数据驱动的研究,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对传统科学研究的新探索,在制药,引物设计,固体结构分析上启发新突破。 该工作于2019年11月19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题为“Self-Learning Perfect Optical Chirality via a Deep Neural Network”(DOI: 10.1103/PhysRevLett.123.21390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研究员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李瑜,徐优俊,姜美玲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来鲁华教授为合作者,北京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该工作得到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高性能校级计算平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用于近远场计算的神经网络结构表征实现了逼近理论极限的高手性,并利用神经网络对近场分布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 2021-04-11
有关非阿贝尔Majorana零模的一般化理论工作
非阿贝尔Majorana零能模的出现和其超导/超流载 体本身的拓扑特性无关,即无论在拓扑平凡或非平凡的二维超导或超流中,均可以获得满足非阿贝尔统计的马约拉纳零 能模,并由此提出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最小化物理实验模型。
北京大学 2021-04-11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
中试阶段/n该成果通过“产-学-研”协作,历经 20 年的研究与探索,掌握了富 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基础理论、设计导则和计算方法,完成了富氧燃烧 相关的锅炉、燃烧器和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和 压缩纯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先后建成了 0.3MW、3MW 和 35MW 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小试、中试装置和工业示范装置,并完成了 200MWe 全 流程大型示范的预可行性研究和中国富氧燃烧实施路线图研究。 该成果为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低碳排放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国际能 源署研究认为,中国火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的产生暗物质和希格斯的理论机制
一种基于真空非对齐的新的暗物质非热产生机制,这一机制可以适用于包括复合希格斯在内的一大类模型。真空非对齐是对称性自发破缺的一种方式,如图1(a)所示。我们以一个简化的复合希格斯模型为特例阐述了机制的运作方式。在高温时,电弱真空随手征对称性破缺而发生大的破缺,真空非对齐角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90度,即对应于一个无希格斯粒子(Higgsless)的真空。此时希格斯场会与模型中其它的赝南部-戈德斯通玻色子组合成一个质量复标量场,假定这个复标量可以携带一个新的U(1)对称性的非零荷,则它在这个真空中不会完全衰变为标准模型的粒子。如果模型中还有一些暗物质粒子也带有这个U(1)对称性的荷,那么希格斯场在这个真空中与暗物质受到相同对称性保护,同属于所谓的暗的部分。如果引入的新的U(1)对称性是电弱反常的,则在发生电弱相变时可通过sphaleron不对称地产生正反暗物质,之后正反暗物质会互相湮灭,直到反物质(或正物质)被全部湮灭,而最终残留的部分就可作为宇宙的暗物质遗迹。在我们的理论机制中,暗物质遗迹的不对称产生是在无希格斯真空下发生的,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真空非对齐角会开始变小并最终演化为今天的标准模型真空,真空非对齐角随温度的变化参见图1(b),而暗的U(1)对称性也随之发生自发破缺。在真空非对齐角开始偏离90度时,希格斯粒子开始从暗的部分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希格斯粒子有可能在较高温度时曾经属于暗的一部分,但在温度降低后从暗的部分中演生出来,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实标量粒子。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复合暗物质粒子因为受到一个Z_2对称性的保护而不会完全衰变为标准模型粒子,它们虽然在无希格斯真空下是复标量场,但在标准模型真空下却会劈裂为两个有质量差别的实标量场,于是通过Z规范玻色子与原子核散射的过程被运动学禁戒,从而不会受到很强的直接探测限制。我们的理论机制预言,总会存在一个轻的赝标量粒子,这对暗物质直接探测如Xenon1T实验、宇宙学观测、超新星观测以及在对撞机实验中探测“Z规范玻色子衰变到光子及这个赝标量粒子”过程等结果都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可以得到检验。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文本数据流抽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文本数据流抽样方法,包括步骤 1)将文本数据流分割成固 定大小的文本片段并通过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成矩阵;2)使用压缩感知理论对文本数据流进行空间降维 抽样;3)计算降维后每个文本的信息熵;4)基于文本的信息熵通过对数倾斜时间(LTT)模型得到抽 样文本。本发明面向互联网海量的、不断增加的文本流,通过更少的存储消耗来实现更快的文本流抽样 和存储,在大大降低抽样文本流规模的情况下,能够以全局视角获得整个文本流中最有价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462 4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