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金属变径管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金属变径管成形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激光能量吸收层涂覆在与管件分离的堵杆上端部,激光束沿待成形的管坯的轴线进入管坯的内部,辐照在堵杆上端部的吸收层上,吸收层吸收激光能量后气化、电离,形成高压等离子体,高压等离子体急速膨胀形成高幅冲击波,以此推动管坯的膨胀直至和模具的型面贴合,使管坯的变形形状和模具的型面一致。本发明采用参数受控的激光冲击波作为管坯内高压成形的力源,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不仅适合于材料屈服极限较低的管坯成形,也适合屈服强度很高的管坯成形,可进行连续多个脉冲激光辐照和实施不间断多次冲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数字体积相关算法中边界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数字体积相关算法中边界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区分感兴趣区域和背景区域,然后对要进行DVC计算的其中一套三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分割为感兴趣区域(VOI)和背景(BG)两部分,在进行DVC计算时只计算VOI内的计算点的位移和应变;计算位移时,子体块间的相关性匹配仅仅针对VOI部分,计算应变时,只利用VOI内的位移点来求解应变。此外,本发明通过区分子体块还有应变计算窗口内的连通域个数,只利用子体块或者应变计算窗口内的主连通域去计算位移和应变,进一步提高了处理复杂轮廓或者边界时计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变频空调负荷群的一致性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空调负荷群的一致性控制方法,如下:给出领导智能体变频空调的温度改变量并采用一致性算法将其传递给其他智能体变频空调;判断修改后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区间,若超过则将温度设为预设温度区间上限或下限,若未超过则直接设为修改后的温度;计算变频空调温度下应该保持的压缩机频率并得出其功率;计算变频空调群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若其绝对值小于允许误差值则结束,若其不小于允许误差值则根据该差值修正领导智能体变频空调的温度改变量并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变频空调负荷群的一致性控制策略,充分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主动配电网序贯-自适应鲁棒优化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序贯?鲁棒优化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其中调度框架包括上层序贯优化模型和下层鲁棒自适应模型;基于所述调度框架的调度方法,包括:针对主动配电网中的传统调压设备,进行小时级优化调度,引入序贯优化理论,构建上层优化模型,降低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基于上层调度指令,进行小时内的下层优化,采用鲁棒自适应优化方法,构建鲁棒自适应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模型,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与实时优化;本发明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通过调用一切可控资源提供系统支撑,充分降低可再生
东南大学 2021-04-14
基于平板显示TFT基板的大面积红外探测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显示TFT基板的大面积红外探测器件及其驱动方法,采用薄膜晶体管基板,并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PbS或者Ge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其次,在TFT基板上方采用低温旋涂、喷墨打印或者转印等方法,沉积可传感红外信号的PbS或者Ge量子点层;在量子点光电转换层上利用溅射方法制备对红外吸收较少的公共导电层;薄膜晶体管背板的像素源电极、量子点光电转换层,以及透明电极构成红外光敏电阻结构,该光敏电阻吸收红外信号后,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改变电阻的阻值。本发明提出的红外探测器件成像面积大,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抗高温氧化耐磨钴基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氧化耐磨钴基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合金刷丝成分为Cr 13~17%、Ni 11~15%、W 10~14%,Mo 2.4~4.3%、Al 1.2~1.6%、Ti 2.8~3.6%,Nb 0.1~0.5%、Ta 1.2~1.8%、Re 0.03~0.06%、Ce 0.01~0.05%、C 0.02~0.1%、B 0.005~0.015%、Zr 0.02~0.07%、Co为余量。该合金的制备工艺路线为:真空熔炼?重熔?锻造?热轧?拉拔?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将原材料按质量百分比配料熔炼
东南大学 2021-04-14
基于波形的多尺度地震定位方法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我校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谭静强教授领衔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Reviews of Geophysics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waveform-based seismic location methods at multiple scales”的长篇论文,系统研究了新型波形类定位方法在多尺度地震定位中的重要进展和应用前景。中南大学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博士后李磊为论文第一作者,谭静强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还包括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德国汉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捷克科学院、罗马尼亚地球物理研究所等5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名学者。近日,我校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谭静强教授领衔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Reviews of Geophysics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waveform-based seismic location methods at multiple scales”的长篇论文,系统研究了新型波形类定位方法在多尺度地震定位中的重要进展和应用前景。中南大学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博士后李磊为论文第一作者,谭静强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还包括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德国汉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捷克科学院、罗马尼亚地球物理研究所等5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名学者。Reviews of Geophysics是由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在最新的汤森路透期刊引证报告(JCR)中位居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类的第一位。作为只接受约稿的同行评议期刊,该期刊每年只发表约25篇论文,内容涵盖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及空间物理等所有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谭静强教授团队此次发表的论文被选为该刊2020年第1期(Volume 58, Issue 1)的封面文章。论文基于团队长期研究成果,从页岩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监测技术需求的背景出发,结合数字化地震仪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对新型波形类震源定位方法进行了及时、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着重分析了相应的方法学进展和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介绍了该方法在声发射、微地震、诱发地震和天然/火山地震等多尺度地震定位中的应用现状,有助于推动地震监测方法在多学科领域以及跨尺度工程应用中的融合与发展。与传统的走时反演定位法不同,新型波形类方法能同时利用幅度和走时信息。论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兴起缘由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方法原理和分类。该类方法可被分为波形叠加法、逆时成像法、波前属性层析成像和全波形反演等四种类型。波形叠加法和逆时成像法依赖于地震数据的密集采样,全波形反演法虽然考虑了原始数据中的更多细节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计算量大、反演不稳定等挑战,波前属性参数类似于走时信息,可以看作是原始波形数据的抽象。波形叠加法平衡了地震数据的冗余度,既考虑了密集采样条件下的初至波波形信息,也应用了数据抽象后的走时信息,是目前最成熟也最成功的波形类定位Reviews of Geophysics是由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在最新的汤森路透期刊引证报告(JCR)中位居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类的第一位。作为只接受约稿的同行评议期刊,该期刊每年只发表约25篇论文,内容涵盖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及空间物理等所有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谭静强教授团队此次发表的论文被选为该刊2020年第1期(Volume 58, Issue 1)的封面文章。论文基于团队长期研究成果,从页岩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监测技术需求的背景出发,结合数字化地震仪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对新型波形类震源定位方法进行了及时、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着重分析了相应的方法学进展和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介绍了该方法在声发射、微地震、诱发地震和天然/火山地震等多尺度地震定位中的应用现状,有助于推动地震监测方法在多学科领域以及跨尺度工程应用中的融合与发展。与传统的走时反演定位法不同,新型波形类方法能同时利用幅度和走时信息。论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兴起缘由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方法原理和分类。该类方法可被分为波形叠加法、逆时成像法、波前属性层析成像和全波形反演等四种类型。波形叠加法和逆时成像法依赖于地震数据的密集采样,全波形反演法虽然考虑了原始数据中的更多细节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计算量大、反演不稳定等挑战,波前属性参数类似于走时信息,可以看作是原始波形数据的抽象。波形叠加法平衡了地震数据的冗余度,既考虑了密集采样条件下的初至波波形信息,也应用了数据抽象后的走时信息,是目前最成熟也最成功的波形类定位方法。论文还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波形类方法在速度模型依赖性、成像分辨率特征和计算成本等方面存在的研究难点和应用挑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据统计,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世界第一位,页岩油可采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非常规油气资源探采涉及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地球科学问题,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地球科学的热点和前沿。谭静强教授团队聚焦页岩油气地质与地球化学、页岩储层改造及其环境影响等领域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和交叉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在Reviews of Geophysics, AAPG Bulletin, Fuel, Marine Petroleum Geology,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地学、能源和工程领域著名期刊发表了系列论文。​​​​
中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PAEs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农田土壤中PAEs的降解菌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1)菌悬液的制备:将恶臭假单胞菌RXX‑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224)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生理盐水将菌体洗净后,再用生理盐水将菌体调配成菌悬液,使菌悬液的OD600=0.8‑1.2;(2)混合菌液的配备:用无菌水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活性炭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匀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步骤(1)的菌悬液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菌胶团显微图像分析的活性污泥特性确定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446761.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菌胶团显微图像分析的活性污泥特性确定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1)活性污泥菌胶团图像信息采集;2)菌胶团图像分析,包括测量活性污泥样本中菌胶团的直径;将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分为微型结构、中型结构、大型结构3种类型;对3种类型的菌胶团分别进行计数;计算菌胶团体积;最后计算菌胶团结构特征值Z;3)菌胶团与活性污泥特性的相关性分析,建立菌胶团结构特征值Z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Mg-In-Ag三元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592272.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Mg-In-Ag三元储氢合金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储氢材料成分组成为:(Mg+In)的原子百分数为80~85%,其中In在(Mg+In)中的占比为3~6%,其余为Ag。按合金成分称取Mg块和Ag片,采用感应熔炼炉先熔炼Mg-Ag二元低熔点合金,再按配比称取In块与上述二元合金一起再次熔炼得到Mg-In-Ag三元合金;将该合金除去表面氧化皮后研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2 513 514
  • ...
  • 721 7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