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处经济繁荣、教育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显著,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高。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遵循公安高等教育规律、公安人才成长规律,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警,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公安本科人才。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水平,坚持内涵特色发展、开放融合发展、创新协同发展,紧跟前沿,贴近实战,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聚焦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领域和海关缉私、空中警察、长航公安人才培养需求,提升办学综合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警察院校。学院的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南京林业学院, 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院,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院,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7年被纳入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学院占地总面积1113亩,包括南京仙林和花园路两个校区,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仙林主校区承担全日制本科教育,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7.9亿元。近年来连续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高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被公安部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6000人。截止2020年4月底,学院教职工44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0人,博士、硕士学位3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5人。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6个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团队。学院坚持内涵特色发展,公安学、公安技术学和林学相互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构建起较为完备、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师资队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公安学、公安技术、林学3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设有治安学、侦查学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刑事科学技术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特警方向为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拥有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培训基地等11个省部级平台。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等国家级项目30项,教育部、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省部级项目102项,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教育厅等厅局级以上研究项目11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4项。学院荣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公安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二等奖4项;公安部教学技能大赛教师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集体三等奖2项,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14项,公安部规划教材4项等。学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民警培训,服务公安实战需求成效明显。年均办理司法鉴定2500余起,检验各类检材万余件,为森林公安、海关缉私、食药环等部门的大量执法活动提供技术支撑,累计为基层提供刑事执法、治安执法、林业行政执法等方面技术咨询10000余人次,为各地公、检、法等部门提供电子数据检验、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系统研发、业务培训等服务,为侦破公安部督办大案要案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累计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民警开展警务技战术培训2万余人次。学院年均完成森林公安、海关缉私、空警系统和长航公安等行业警种的各类培训任务5800余人次,形成了产学研战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深化校局合作,依托全国50多家警学研共建基地,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政治建警、文化育警、素质强警,确保公安后备人才优良的专业素养。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及竞赛中荣获奖项418项,其中国际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55项、省级奖项252项;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210项、省级270项。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获“虎鲸杯”全国大学生电子数据取证比赛冠军;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2015年“美亚杯”全国电子取证竞赛开赛以来,获个人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团体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获“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我校警乐团为全国公安管乐基地,合唱团为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参加荷兰2017国际音乐节并获金奖;“网络名捕”互联网安全保卫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校龙舟队在第十届世界龙舟俱乐部锦标赛公开组比赛包揽2000米、500米、200米三个项目的全部金牌。全校师生出色完成了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国际互联网大会、国家公祭日、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首届“进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安保工作,获得各级领导、受援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廖超、“雷锋式好学警”阮泽来、“最帅托举哥”王佳铭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展示了南森的风采。近5年来,学院毕业生中共有500余人次在工作岗位上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级奖励,3000余人次获得嘉奖或表彰。连续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突出。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警务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021-02-01
森林管护巡检系统简介
森林管护巡检系统以简单、实用、方便和安全为主题。整套系统由企业云、森林管护巡检服务端软件、巡检器、巡检器端APP和PC端森林管护巡检软件构成。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可以实时跟踪,定位森林巡护人员的准确位置,并可通过时间选择查询相关人员的行进轨迹,从而方便对森林巡护人员的管理。通过对护林人员上传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进行分析,从而方便相关专家对不同病虫灾害的远程诊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该研究依托我校“广东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结合长达10年的森林固定监测样地和幼苗样方调查数据,并开展了大型幼苗移栽实验,通过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精确控制菌根菌丝网络与幼苗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森林林下土壤中菌根真菌组成的地下高速网络 (the “wood-wide web”) 通过连接母树和同种幼苗,进而实现母树对幼苗生长存活和抗病性的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该研究通过比较外生菌根真菌ECM和丛枝菌根真菌AM所组成的地下菌根网络作用的差异性,阐明了亚热带森林中不同类型菌根树种相对多度和群落结构的成因。明确揭示了邻体母树通过地下菌根网络促进同种幼苗更新的关键作用,并阐明了不同类型菌根植物稳定共存和群落动态的形成机制。相关成果不仅完善了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体系,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亚热带森林的保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发现外生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显著促进了幼苗的适合度,最终形成冠层优势种。
中山大学 2021-04-13
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2020年10月12日,《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Improve forest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to me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5)。 作为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目标15(“陆地生物”)强调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根据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1990到2000年,全球天然林面积的年净损失率为0.18%,且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进入21世纪后,各项国际大规模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减缓森林净损失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的遥感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呈现出“变绿”现象。然而,该研究指出真正的危机是全球森林和天然林面积仍在下降,唯一增加的则是人工林覆盖率,但这无法减缓或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研究指出:由于当前国际上的森林恢复项目对快速恢复森林面积的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人工纯林的偏好,例如,在“波恩挑战”项目中,45%的国家承诺通过人工纯林的方式提高森林覆盖率。研究强调,尽管人工纯林在短期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迅速地改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生态危机,包括碳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为此,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部门应该实施更具创新性的激励政策,以将森林恢复行为从增加森林面积转变为改善其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应及时改善当前已成熟人工纯林的结构,避免出现各种潜在的生态危机。 该研究分析了可能限制人们对人工纯林结构改善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提出了4条针对性的建议,包括:(1)完善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机制;(2)制定创新性森林恢复政策,以激发人们改善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意愿与行为。(3)面对部分情况下人工纯林建设的必要性,也应在政策上鼓励农林复合经营或林下经济;(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来指导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改善。 研究同时表明,以上建议对各个国家并不具备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人工纯林面积较少的国家而言,例如新热带区(the Neotropical Regions),但该建议不仅可以为过度依赖人工纯林开展森林恢复的国家提供补救措施,也可以为其他国家起到警示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博士生张军泽,通讯作者为傅伯杰院士,合作作者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Mark Stafford-Smith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和赵文武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2020年10月12日,《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Improve forest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to me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5)。 作为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目标15(“陆地生物”)强调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根据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1990到2000年,全球天然林面积的年净损失率为0.18%,且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进入21世纪后,各项国际大规模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减缓森林净损失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的遥感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呈现出“变绿”现象。然而,该研究指出真正的危机是全球森林和天然林面积仍在下降,唯一增加的则是人工林覆盖率,但这无法减缓或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研究指出:由于当前国际上的森林恢复项目对快速恢复森林面积的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人工纯林的偏好,例如,在“波恩挑战”项目中,45%的国家承诺通过人工纯林的方式提高森林覆盖率。研究强调,尽管人工纯林在短期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迅速地改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生态危机,包括碳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为此,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部门应该实施更具创新性的激励政策,以将森林恢复行为从增加森林面积转变为改善其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应及时改善当前已成熟人工纯林的结构,避免出现各种潜在的生态危机。 该研究分析了可能限制人们对人工纯林结构改善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提出了4条针对性的建议,包括:(1)完善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机制;(2)制定创新性森林恢复政策,以激发人们改善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意愿与行为。(3)面对部分情况下人工纯林建设的必要性,也应在政策上鼓励农林复合经营或林下经济;(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来指导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改善。 研究同时表明,以上建议对各个国家并不具备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人工纯林面积较少的国家而言,例如新热带区(the Neotropical Regions),但该建议不仅可以为过度依赖人工纯林开展森林恢复的国家提供补救措施,也可以为其他国家起到警示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博士生张军泽,通讯作者为傅伯杰院士,合作作者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Mark Stafford-Smith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和赵文武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建筑遗产保护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课题研究,开展“沁河中游古村镇研究”,、“北京古村镇调查研究”、“山西省古村镇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研究 - 测绘与导则”等项目研究。出版专著“山西古村镇系列丛书”、《北京传统村落》、《山西古村镇历史建筑测绘图集》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重离子所黄森林等阿秒XFEL新进展
电子束团在时间-能量的相空间内形成角状分布,具有强而窄的电流尖峰和较长的低电流拖尾,只有尖峰部分有足够的强度产生自由电子激光,从而可获得几百阿秒的X射线脉冲。通过优化加速器参数及电子束团电荷量,产生了200阿秒、光子能量为5.6 千电子伏和9千电子伏的X射线激光脉冲。这一方案不需对现有XFEL装置进行任何复杂的升级改造,因此也可在国际上其它类似的XFEL装置上实现阿秒X射线脉冲。
北京大学 2021-04-11
铝表面保护胶
一、  项目简介: 利用环氧丙烯酸酯以及其他助剂经特殊工艺加工制得。二、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本胶在UV下5秒内固化,其膜在90℃~180℃下弯曲不断裂,膜硬度为3H-4H,比进口胶好。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本产品可用于空调、灯和手机等外壳上铝材与铝合金得保护,用量巨大。产品生产中无“三废”,应用时无有机溶剂放出,使用安全。四、经济效益:       项目投资15万元(不含检测设备),需较多流动资金。毛利润50%~60%,按年产量1000吨计,毛利4000万/年。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口腔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牙关紧闭病患容易出现舌咬伤、唇咬伤的问题。口腔保装置,包括槽前壁和槽后壁,槽前壁和槽后壁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形成总体呈U形的上牙槽和下牙槽,上牙和下牙分别位于上牙槽和下牙槽内,避免唇咬伤;槽后壁在横截面上向内侧弯曲呈弧形,与上下颌贴合,提高使用舒适性;槽前壁的高度小于槽后壁的高度,避免本装置从口腔内滑出,槽后壁避免了舌头暴露于口腔之外,避免舌头干裂,也避免出现舌咬伤。另外,槽前壁上设置吸液孔和注水孔,可在往口腔内注水的同时通过吸痰管对口腔进行清洁;槽前壁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上还设置有系带,便于固定于患者的颈部或者耳朵上。
四川大学 2016-09-28
切口保护套
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11-01
1 2 3 4 5 6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