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从低成本高酸值油脂原料(如煎炸废油、地沟油、棕榈油等)生产生物柴油。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用于处理含酸、碱废水的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脂肪酸转化率 > 9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重复使用6次,仍可保持 > 90 %的脂肪酸转化率。 生物柴油产品评价: 产品酸值 < 1 mgKOH/g。
四川大学 2021-04-10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从低成本高酸值油脂原料(如煎炸废油、地沟油、棕榈油等)生产生物柴油。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用于处理含酸、碱废水的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脂肪酸转化率 > 9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重复使用6次,仍可保持 > 90 %的脂肪酸转化率。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超声波改变湿藻细胞分形结构促进油脂萃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超声波改变湿藻细胞分形结构促进油脂萃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收获分形维数为1.21~1.24、细胞壁厚度为0.07~0.08μm的湿藻,然后进行超声波辐照改性,控制超声波辐照功率和时间使湿藻中细胞的分形维数上升为1.46~1.51,细胞壁厚度减小为0.04~0.06μm;向处理后的湿藻中加入萃取剂,进行油脂萃取;所述湿藻细胞是指含水率在10~90%的微藻细胞的集合体。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改变湿藻细胞分形结构促进油脂萃取,省去了传统方法中湿藻细胞的脱水干燥等高能耗步骤,通过提高藻细胞分形维数和降低细胞壁厚度,使萃取剂对细胞内油脂的萃取效率提高到85-90%。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
四川大学 2015-12-22
药用植物的应用研究
盐碱地是影响我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耐盐(抗盐)基因,如果能将耐盐基因克隆,然后通过遗传转化导入目标植物,可以有效提高目标植物的耐盐性。我们从植物中克隆到了耐盐相关基因,目前的研究工作正在将耐盐基因导入牧草包括苜蓿、百脉根等植物中,已得到大量的遗传转化植株。
南开大学 2021-04-10
揭示植物免疫预警新机制
发现拟南芥BAK1和CERK1分别作为共受体的两条过去认为彼此独立的免疫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信息流动(crosstalk),并因此产生细菌诱导的真菌抗性。同时,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受体激酶可通过近膜区磷酸化进入一种介于“失活”和“激活”的中间状态,即“警戒”(primed)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茄科植物本氏烟的CERK1因为近膜区没有对应拟南芥CERK1的可磷酸化位点,不能响应flg22进入警戒状态,而拟南芥的CERK1却能在本氏烟细胞中受flg22诱导进入警戒状态,提示通过基因编辑改造农作物自身CERK1的近膜区使之获得对应拟南芥CERK1的可磷酸化位点,有望成为提升农作物广谱真菌抗性而又不会造成持续生长抑制的新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植物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育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均通过导向轮支撑有绕其轴线旋转的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第一圆板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圆板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通过支撑杆连接,第一圆板的边缘和第二圆板的边缘绕其轴线等角度安装有放置件,所述放置件包括育苗箱,育苗箱的一侧和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杆的另一端和第一圆板的卡接滑槽滑动连接,育苗箱的另一端通过长度可调节的调节件和第二圆板上的卡接滑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植物光形态建成重要分子机理
结合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证明Serine/Threonine Kinase(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NOID(PID)直接与COP1进行相互作用并针对其第20位丝氨酸残基进行磷酸化修饰。这一翻译后的修饰导致了COP1活性的适度降低,从而维持了植物体内COP1活性处于一个正常稳定的状态,以适应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多变的生长环境和确保植物顺利的进行光形态建成过程。该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光调控植物幼苗形态建成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理解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种子的出土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智能植物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植物护理装置,包括装置基座,放置在基座一侧的智能补水装置,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放置花盆的花盆凹槽,基座一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放置有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和端盖,端盖上方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的储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开关,储水箱上设有通过电路连接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档位调节器和土壤湿度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适应不同植物
武汉大学 2021-04-14
小分子诱导植物抗性技术体系
一、成果简介 化学农药防治病害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污染,同时也给食用安全留下隐患。小分子诱导植物自身获得系统性抗病能力,具有环境友好、绿色安全、稳定持久和广谱高效特点,为植物病害的绿色 高效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该项技术筛选一类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组织分布广泛、生物效应多样、免疫原性低、本身不杀菌但可诱发植物自身主动抗性的小分子活性物质,构建抗病、抗低温和定向 品质提升技术体系,实现不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