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关键技术
本项目以甘蔗植物水与蔗糖为目标物质,开发了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的技术,创建了“水-糖”联产的甘蔗加工新模式,不仅实现甘蔗食糖绿色加工,更重要的是率先实现了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 一、项目分类 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甘蔗植物水与蔗糖为目标物质,开发了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的技术,创建了“水-糖”联产的甘蔗加工新模式,不仅实现甘蔗食糖绿色加工,更重要的是率先实现了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改变世界上甘蔗制糖只以蔗糖为目标物质、甘蔗植物水只能作为废水排放的现状,引领世界甘蔗糖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升级转型,为我国制糖产业创造直接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甘蔗产业长期亏损或微利发展局面,显著推动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国国家战略物质食糖的供给安全。此外,甘蔗汁“零”添加生产工艺,也为甘蔗汁多元高值化产品与大健康产品的生产,如甘蔗啤酒、甘蔗保健醋、生态功能糖等创造可能,促进甘蔗糖业产业链拓展和延伸,显著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为广西大学独家拥有,目前已获2件发明专利保护(一种多级膜并行生产甘蔗浓缩汁及甘蔗饮用水的方法,ZL201510205328.1;一种多级膜并行生产甘蔗浓缩汁及甘蔗饮用水的装置,ZL201510206613.5)。同时在本技术的前后端生产环节或产品,如甘蔗(浓缩)汁高值化利用、功能糖生产等还获得14件专利技术保护,已形成有效技术壁垒。
广西大学 2022-08-16
植物源生物农药“世创植丰宁”产业化
产学研自主创新研发而成的植物源生物农药“世创植丰宁” 系列产品,已获得农业部生物农药新药正式登记(PD20140941),工信部颁发生产批准证书(HNP62031-D5099);其技术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0810180043.7)。该产品杀虫防病广谱,其应用效果达到了世界一线农药水平,可与进口农药德国拜耳嘧霉胺、欧美天王星、百菌清媲美; 同时,能显著地调节农作物生长,促使农产品早熟并延长采摘期,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比增产7-15%;可以取代“高毒,高残留”化学合成农药用于防治农业病虫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一株具有降低胆固醇能力的植物乳杆菌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而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被认为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对人体而言,胆固醇可以合成多种激素;形成胆酸,促进脂肪的消化;构成细胞膜;并有助于血管壁的修复与保持完整功能。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在 2.82~5.95mmol/L。胆固醇是非水溶性物质,在血液中常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和高
兰州大学 2021-04-14
利用动植物废油脂交换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
项目研究内容及用途 :本项目以地沟油、其他餐饮废油、下脚料油为 原料,先对其进行精炼,再采用多相催化剂在双效有机溶剂的协同下,直 接将精炼动植物废油快速转化为生物柴油, 同时副产品经简单的步骤纯化 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甘油。 技术特点 :该技术采用常压设备,在温和的条件下,既可以得到高于 97%的酯化率和纯度 95%的甘油。经有关用酯工艺把植物油转变为甲酯或 乙酯类物质,其理化性质与燃烧性能大为改善,黏度
南昌大学 2021-04-14
水杨酸调控植物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
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关注植物幼苗顶端弯钩的发育调控机制,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表明,多种植物激素,如乙烯、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等都参与到顶端弯钩的调控,也说明了顶端弯钩调控的重要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通式(Ⅰ)的结构,通式(Ⅰ)中,R、R1为苯环上的各种取代基,R代表氢原子、烷基、氟原子,氯原子、硝基、三氟甲基,R1代表氢原子、氟原子,或R、R1为-CH=CH-CH=CH-分别连接苯环的2、3位或3、4位。该化合物是通过将二茂铁乙酮肟与取代苯异腈酸酯反应制备得到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的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植物、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先进富集工艺与装置
植物、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俗称挥发油、精油,是天然香精的主要原料、也是中药的活性部位,在香精香料工业和中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实际应用时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工艺所得产品,但在该工艺下挥发油的提取率不高,尤其是水溶性较强的挥发性成分很难采用水蒸汽蒸馏工艺制备。 挥发性成分一般都含有一个或多个-OH等基团,易于与水形成最低共沸点的共沸物,本技术的原理是在传统水蒸汽蒸馏装置的提取罐与冷凝器之间增加一个精馏塔,随水蒸汽共沸蒸发的有机挥发物进入精馏塔,经过多级气液平衡后气相中有机物浓度大大提高,使得冷凝器中气相中有机挥发油的浓度高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易于冷凝分层。因此本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可显著提高挥发油的得率和浓度。 对柴胡、川芎、苍术、没药、玫瑰、茶叶、荷叶等药材、植物的提取结果表明,与水蒸汽蒸馏工艺相比,本技术可使挥发油的得率提高2~5倍,挥发油浓度提高2~3倍,十分适合于水溶性较强、含量较低(低于2%)的挥发油提取。本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挥发性成分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申请号:200810032234.9,公开号:CN101274148A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耐胁迫植物乳杆菌定向选育及发酵关键技术
本项目以具有优良益生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得到了耐胁迫相 关靶点基因和蛋白,发明了基于环境因子耐胁迫耐受的菌种定向选育技术;发明 了基于体外实验、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模型的功能评价方法。可实现具有减除食源性危害因子功能菌株的靶向性高通量筛选。发明了一系列菌株高活性培养和高效制备的发酵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了植物乳杆菌新产品。 
江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移动式热解制油技术与装备
针对生物质体积密度低、热值低,高值化利用中原料收集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双螺旋移动式热解制油装置系统,将生物质就地转化为高能量密度、易于运输的生物油。该系统包括快速热解、燃烧供能、骤冷和智能化控制等单元,采用自主设计的双螺旋内混热解反应器,利用热解气燃烧供能,通过分段式加热进行反应强化和能量品质优化匹配,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和移动化。设计的紧凑式装置系统在相同处理量下,体积只有传统设备的1/5,生物油产率高达5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制备的生物油品质较好,通过简单提质后可与汽柴油混合使用,有望实现生物质“分散式制油-集中化炼制”模式。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水性上光油用丙烯酸酯乳液
上光油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工艺中使用的一种具有装饰性和保护性的涂料,主要应用于印刷 后精加工和包装材料。使用该种涂科可在纸张表面形成簿而均勺的透明光亮层,使印刷品不但 外观光亮夺目,而且防潮防污、耐折耐磨,装饰性和实用性档次大大提高。除此之外,经过上 光的纸张不影响回收利用,很好地解决了“纸塑覆膜”的污染问题,能够节约资源,符合环保 要求,近年来在书刊封面.精荚画册、广告、礼品袋、高级包装盒等印刷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上光油是由成膜树脂、溶剂和助剂组成。过去上光工艺中涂料常用天然树脂,如古巴树 脂、松香树脂等,其缺点是成膜的透明度差,容易泛黄,遇到高温潮湿容易发生回粘现象且成 本高。后来高分子涂料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上光涂料,采用合成树脂配制上光涂料,如硝基树 脂、失水苹果酸树脂、氨基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其中尤以丙烯酸树脂为佳。合 成树脂具有成膜性能好、高光泽、光透明度、耐摩擦、耐水、耐热、耐化学介质等优点,适合 于配制各种高质量的上光涂料。目前厂家使用最多的就是溶剂型PU、PET、UV油 (紫外光固 化) 改性PSt上光油,常用的溶剂有苯类、酮类、醇类、酯类和水等。苯类、酮类、酯类溶剂挥 发速度快,所需的烘道温度不高,印刷品表面的上光涂层干燥较快。但由于溶剂挥发产生的气 体有毒、易燃,严重地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在食品包装应用上更是如此。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及能源的重视,必须开发高质量的非有机溶剂性的上光油。水是 最廉价且无污染的涂料溶剂。所以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水性上光油乳液、低VOC值的水性涂料 已成为涂料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水性上光油的产品由于光泽度和耐水 耐磨等不如溶剂型产品,在应用上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双组分水性聚氨酯上光 油(拜耳公司产品)和丙烯酸酯系共聚乳液上光油。目前国内外包装印刷行业公认的使用效果最 好、已得到广泛应用的上光产品之一是陶氏化学公司的水性光上油乳液7486和7487、BASF公 司的624和631等产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52 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