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脱硝催化剂用钛白粉的生产工艺研究
1 成果简介钛白粉有比表面积大、 催化活性高、 化学性质稳定、 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作为 SCR 脱硝催化剂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是处理氮氧化物,专门为垃圾焚烧电厂和化工、 炼油、 炼焦、玻璃制造厂烟气治理以及汽车、轮船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此产品具有亲水性高、吸附力强、 比表面积大、 催化活性高、 500℃高温烧结后比表面积稳定、 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产品主要用于脱硝, 在 100%烟气条件下,脱硝率 95%以上。对环境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技术指标3 关键技术( 1) 开发了脱硝催化剂( SCR)用纳米钛白,采用硫酸法水解得到的偏钛酸,通过加入控制剂、同时控制浓度、温度、 pH 等工艺参数, 可控得到比表面积从 80-300 m2/g 的不同纳米尺度的二氧化钛粉体。 ( 2)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研究:详细研究了 SiO2、 Al2O3、 ZrO2 无机包膜的机理,并获得最优化条件,包膜条件包括分散条件、包膜温度、包覆时间、包覆 pH、搅拌强度、熟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得到了非常好的包覆膜。 研究了钛白在油漆、涂料(水性)、塑料、造纸等不同应用领域中应用,并获得提高钛白应用性能的表面处理工艺。  脱硝催化多孔纳米二氧化钛 钛白粉包覆均匀致密膜 上图 钛白粉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 ( 3) 分析测试方法: 利用 TEM, SEM, XRD, XRF, IR, BET 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钛白粉的结构和理论。 采用物理、化学等检测方法,详细研究分析了美国杜邦公司 R902、R706、日本石原公司 R930 等产品的包膜工艺, 包括:无机包膜顺序、可能的无机包膜剂、可能的 pH 调节剂、有机包膜剂等。4 应用领域电厂和化工、 炼油、 炼焦、 玻璃制造厂里面锅炉脱硝,烟气治理以及汽车、 轮船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5 效益分析目前国内外基本上都是采用具有特定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脱硝催化剂 SCR 的载体, 应用市场广泛。可以控制工艺生产不同粒径、形状, 不同比表面积的二氧化钛颗粒,应用在不同的催化剂领域,也可以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活性纳米催化用二氧化钛,利润在20-50%左右。6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7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砌体结构墙体的嵌固钢板脱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墙体的嵌固钢板脱换结构,包括加固钢板和结构胶,所述加固钢板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对拉螺栓固定在砖砌体两侧的表面,加固钢板厚度方向焊接有等边角钢并且等边角钢与加固钢板的边宽对齐,结构胶填充在加固钢板和砖砌体之间的空隙内。本产品能有效的实现墙体脱换改造成梁的目的,无需加设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大砌体结构墙体脱换改造成梁后的强度和整体刚度以及承载能力;本产品的加固钢板、对拉螺栓和等边角钢采用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简便、周期短,造价低;本产品能够减少占用空间,立面整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砌体结构墙体变截面的钢板脱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墙体变截面的钢板脱换结构,包括加固钢板和结构胶,所述加固钢板包括第一加固钢板和第二加固钢板,第一加固钢板紧贴在砖砌体两侧表面的上部,第二加固钢板紧贴在砖砌体两侧表面的下部,结构胶分别填充在第一加固钢板与砖砌体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二加固钢板与砖砌体之间的空隙内。本产品实现墙体脱换改造成梁的目的,无需加设支撑结构,减轻外包脱换加固钢板的自重,提高承载能力,现场安装,安全性高,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简便、周期短,造价低;本产品中第一加固钢板和第二加固钢板的厚度不一致,在能够满足力学要求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城市污水生物膜强化脱氮多级A/O工艺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国6柴油车尾气净化脱硝催化剂
国内每年仅重型柴油车的销售量为100万台左右,需要 2500~3000吨的脱硝催化剂。 预计2020年前后国6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施之后,仅重型卡车所需的小孔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市场将达到8~9亿人民币/年。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目前柴油机尾气SCR脱硝催化剂主要采用V2O5-WO3/TiO2氧化物脱硝催化剂,但其低温催化活性较低,高温水热稳定性差,无法满足2020年前后国6的排放标准。并且目前所用的催化剂含有有毒元素钒,不仅存在废旧催化剂回收处理困难的问题,而且金属钒高温易挥发,会随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二次污染,因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被禁止使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基于小孔分子筛材料的新一代柴油车尾气脱硝催化剂由于催化活性高,高温水热稳定性能十分优异的特点,是发达国家柴油车尾气净化脱硝催化剂的主流。国内每年仅重型柴油车的销售量为100万台左右,需要 2500~3000吨的脱硝催化剂。 预计2020年前后国6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施之后,仅重型卡车所需的小孔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市场将达到8~9亿人民币/年。本项目的中试产品已经得到数家国内龙头汽车催化剂企业的认可。国内用户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催化剂材料性能远超目前的国4车用催化剂,并且部分性能优于国际汽车催化剂的巨头的产品。
南开大学 2022-08-11
空气冲刷脱垢的电化学软化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冲刷脱垢的电化学软化水系统。该系统由电化学反应器和沉淀池串联而成。采用两个步骤交替操作;水软化阶段:硬水通过电化学反应器,利用直流电促进水电解,分别生成CaCO3 和Mg(OH)2并沉积于阴极表面,水中的硬度离子得到去除;阴极脱垢阶段:向电化学反应器同时通入水和压缩空气,利用气泡破裂产生的剪切力,对阴极进行脱垢处理;在脱垢的同时,借助电化学反应器中连续流动的水流,使得被脱除的沉淀排出电化学反应器。电化学反应器出水经过沉淀池,水与悬浮固体在沉淀池得到分离,出水通过沉淀池出水阀排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石油,暖通等行业工业循环水的软化以及电镀漂洗等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净化。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赤泥料浆化多级循环脱碱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料浆化多级循环脱碱方法,本方法经赤泥料浆化脱碱、赤泥料浆过滤碱分离、脱碱溶液碱回收等工序,在有效地处理氧化铝工业排出的固体废弃物赤泥的同时还实现了综合利用;本方法没有“三废”排放,无二次环境污染问题,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节能型泥水自循环式生活污水除磷脱氮技术
该成果具有智能化和高效除磷脱氮的特征,占地、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低于传统A2/O型除磷脱氮工艺,本项目拥有两项发明专利。2006年11月8日以钱易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基于复杂煤质条件的脱硝催化剂配方及制备技术
授权专利《一种添加SiO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备 TiO-SiO复合载体,一步浸渍法负载V0和W0,再经过焙烧得到的催化剂具有低 温脱硝率高、能够明显增加催化剂整体的机械强度和抗磨损性等特点,采用硅溶 胶作为SiO硅源不仅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改善其加工、挤出、 成型等工序的机械性能。 授权专利《一种具有抗硫氧化特性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浸 渍液的制备、活性组分的负载和焙烧三个步骤;该发明中的脱硝催化剂由于加 入了 BaO改性,使该改性后的脱硝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酸性中心位置没 有明显变化,催化剂表面的S0的氧化反应得到了抑制,并可保证N0的脱除率在 95%以上,该发明适用于我国燃煤含硫量高的特点,有利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 寿命,降低烟气脱硝成本。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两项发明的原料价格低廉且来源丰富,生产制备工序简洁,批量生 产可行性高,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重庆大学 2021-04-11
新型多温区低能耗平板式SCR脱硝技术
在国家“97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经过十余年持续攻关,首次在国际上成功研发了适用于多温区与含硫含砷等复杂烟气的新型平板式高效SCR脱硝催化剂的核心配方与成套生产技术,包括平板式宽温差/低温、高温、超强耐磨、抗砷中毒、抗碱金属中毒、联合脱硝脱汞等催化剂,解决了传统脱硝技术难以适应燃料多变、灵活调峰、复杂烟气的核心难题;首次在国内成功研发了V2O5-WO3(MoO3)/TiO2型平板式中温SCR脱硝催化剂的核心配方、成型工艺与成套生产线,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了国内首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催化剂指标优于国外产品,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常规SCR脱硝工程技术基础上,攻克了脱硝系统减阻设计、SCR流场优化等技术难题,同时创新性地开发了还原剂氨精准制备、催化剂寿命精准预测、脱硝系统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形成了高效低能耗SCR脱硝工程设计技术,实现了SCR脱硝系统的安全、高效、低能耗和稳定运行以及智能化精确管控,推动我国平板式SCR脱硝技术由全面依赖进口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图1 新型多温区低能耗平板式SCR脱硝技术 依托上述核心技术,成立了校学科性公司—北京华电光大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并成功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公司旨在为燃煤发电、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复杂烟气脱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浙江、湖北等地建设有3条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图2),年生产能力30000 m3以上,并且还可根据不同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调整催化剂配方设计,优化生产设备参数,打造量身定制式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管家式”服务。   图2 自主研发的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生产线 目前,本技术和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废弃物焚烧、化工等行业的脱硝工程,催化剂寿命超过24000小时。科技日报两次头版报道了本技术及产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能源报、北京电视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民网等媒体也进行了跟踪报道。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铜奖、第七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优秀产品奖等奖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