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级皮肤肌肉缝合模块XM-PJ
XM-PJ高级皮肤缝合练习模块   一、功能特点: ■ XM-PJ高级皮肤缝合练习模块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模块分层清晰,由皮肤层、脂肪层、肌肉层组成,具有皮肤真实的组织张力。 · 第一层为皮肤层,厚度为4mm。 · 第二层为脂肪层,厚度为7mm。 · 第三层为肌肉层,厚度为13mm。 ■ 可进行切开、缝合、拆线等外科基本技能的练习。 ■ 缝合痕迹不明显,可反复进行练习。 ■ 模型尺寸:19.4×11.6×3.7cm。   二、标准配置: ■ 高级皮肤缝合练习模块: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多功能肌肉注射模块XM-JZ
XM-JZ多功能肌肉注射模块   XM-JZ肌肉注射模型层次结构清晰,可进行皮内、皮下、肌肉注射训练,可注入真实的液体,注射手感逼真。   功能特点: ■ 解剖层次清晰,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 ■ 三种操作功能: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 皮内注射训练:皮肤薄而富有弹性,皮内注射可产生逼真的“皮丘”,注射的液体可吸干,以重复注射。 · 皮下注射训练:皮下注射训练液体可挤出。 · 肌肉注射训练:肌肉层为优质硅胶制成,刺入手感逼真。 ■ 可用液体进行各种注射,使用后可将液体挤干。 ■ 模型精致小巧,易于装卸,有托架支持,确保操作的稳定性。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练习模块
XM-LV6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练习模块   一、功能特点: ■ XM-LV6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练习模块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 ■ 每个模块内有包膜完整的两个囊肿。 ■ 可进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练习。 ■ 可反复进行练习。 ■ 尺寸:12×7.7×1.2cm。   二、标准配置: ■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操作模块: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纳米纤维素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胶囊研究(技术)
成果简介:微胶囊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日用化工,农业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开发新技术与新方法制备微胶囊,使其具有更精确可控的结构成为微胶囊技术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 技术特点:本研究采用了具有优越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毒性的天然聚电解 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壳聚糖(CS),以三聚氰胺甲醛胶体微球为模板, 在其表面交替组装 CMC 与 CS,制成具有纳米核壳结构的粒子。通过调节组装 条件控制聚电解质多层膜囊壁结构。通过盐酸熔解去除模板,得到中空微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XM-115A未组装的附肌肉起止点散骨模型
XM-115A未组装的附肌肉起止点散骨模型   XM-115A未组装的附肌肉起止点散骨模型显示未组装的人体全身散骨,不同部位的骨的名称、形态和结构,附肌肉起止点着色,方便教学演示使用。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芯片热设计自动化系统
TDA(芯片热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清华航院曹炳阳教授团队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芯片跨尺度热仿真与设计系统。TDA软件可实现芯片从纳米至宏观尺寸的热设计与仿真,支持芯片微纳结构内部热输运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提高芯片热仿真精度与结温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芯片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 2025-05-16
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静脉针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机构,包 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静脉针输送机构、静脉针举升机构和静脉针 移动机构。本发明的静脉针和输液软管的传送均采用自动化操作,传 送准确,工作效率高;本发明通过自动组装静脉针和输液软管,使得工人的劳动工作量大大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完成高精度组装中国汉族基因组
为了完成高质量高精度的汉族单倍型基因组组装,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生物交叉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叶凯教授的带领下,构建了中国汉族人的单倍型基因组HJ-H1和HJ-H2,两套单倍型基因组序列的连续性指标contigN50均大于25Mb,是现有最好汉族基因组HX1的3倍以上,为发现完整准确的汉族特异遗传特征,揭示汉族特异性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3-18
共轭聚合物的多级组装及其电子学器件的研究
共轭聚合物因其柔性、可溶液加工、低成本等优点,在柔性显示、电子皮肤和生物传感等功能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高均匀性的大面积加工是共轭聚合物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一步,但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由于共轭聚合物的分子间强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链缠结,溶液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结晶与无定形区域、排列缺陷、厚度变化等非均匀性现象,限制了共轭聚合物的大面积加工。即使在稀溶液中,共轭聚合物分子之间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因此,如何通过调控聚合物从溶液到固相薄膜的聚集行为和组装过程,从而实现共轭聚合物的大面积加工,并进一步实现“从下而上”器件加工方式,成为了很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实现了聚合物单分子薄膜大面积加工,并获得了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有望应用于加工制备大面积、高性能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共轭聚合物由于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链段缠结,在溶液中形成了特征的1D蠕虫状组装结构,组装体在溶液加工过程中进一步的生长,形成了网络状组装结构,最终通过沉积方法可以在基底上形成2D聚合物单分子层网络(图1)。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混合溶剂策略调控氟代苯并二呋喃二酮(F4BDOPV)片段与联二噻吩(2T)片段形成的共轭聚合物(F4BDOPV-2T)在溶液中组装行为,并通过垂直提拉法表征了沉积薄膜的形貌。原子力显微镜(AFM)高度图表明在氯仿溶液中沉积得到的薄膜具有特征的网络状形貌,且厚度在很大的实验加工窗口内均保持聚合物单分子层量级(约4 nm)。薄膜吸收光谱、AFM高度以及掠入射X射线散射证明了聚合物单分子层的厚度,且表明单分子层的形成具有宽的加工窗口。聚合物单分子层的形成与基底的性质关系较小,在具有不同接触角的基底均可以沉积得到聚合物单分子层网络。宽的加工窗口和弱的基底相关性非常有利于加工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聚合物薄膜。
北京大学 2021-04-11
金属和合金纳米粒子组装薄膜材料的气相制备技术
纳米粒子由于具有非常小的颗粒尺寸和大的比表面积,通常显示出许多不同于常规块体材料的电、磁、光和化学特性,在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找一种可替代液相法的真空气相法来获得表面清洁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是开发具有优异性能新型纳米结构材料的迫切要求。特别是纳米粒子组装复合薄膜材料由于具有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两者的优越性,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热点,它有望将“传统功能材料”通过“纳米复合化”达到进一步提高和拓展材料性能的目的。
厦门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01 2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