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南开大学 2021-02-01
基于模式识别的软件缺陷定性/定量预测模型构建技术
软件所含缺陷的风险或数目是合理安排软件测试资源,提高软件测试效率,衡量软件设计及开发质量的关键信息,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对软件所含缺陷进行有效预测将对我国航空工业软件测试工作从被动测试到主动测试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软件所含缺陷进行风险或定量预测,其根本技术在于利用以往软件缺陷数据,构建软件内在信息和软件缺陷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函数。 软件缺陷数据具有如下特点:软件度量信息冗余;软件缺陷数据分布及其不平衡;软件缺陷数据易含有不准确数据(如不准确的缺陷量)对于模型构建来说就是噪声数据;软件缺陷数据维度高,复杂度高等。该技术的广泛使用,将对我国航空工业中的软件测试工作,从传统的被动测试向主动测试,合理安排有限的测试资源,提高测试效率,从而提高软件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基于模型预测的污水处理节能减排智能优化系统
该技术通过自适应模型参数校准的方法,克服此项技术应用的瓶颈。用户的投资可以通过节省能源费用的方式迅速得到回收。节省 20-30%的供气能源;总氮去除率增加 30%,减少剩余污泥排放 10%,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0%,减少操作员工工作负荷 40%。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项目特色:  面向综合能源时空数据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地理区域的相互关系来预测给定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的能源需求。  针对综合能源的特性,项目提出了联合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思想对模型进行训练。同时优化不同区域中多种类型能源的联合预测模型,将已有模型的结果迁移到训练集数据不足的模型中,提高能源用量预测的准确率。  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信息应用服务场景,并利用 GIS 技术实现配电网分析和用户用电特性分析的可视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微机测控安全阀在线检测系统
为保证安全阀的正常工作,劳动部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明确规定“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目前对在役安全阀的校验只能在装置大修期间进行,而二者校验周期的不一致又造成了装置安全运行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安全阀在线检测系统则是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研制开发出的全新校验方式。它可以使安全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对其进行校验,而不必将其从装置上拆下送到专门的试验台上进行校验。本产品采用软件控制方式,负责实行并控制整个校验过程。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建立受试安全阀的电子技术文档,可以对安全阀的使用和校验状况进行长期监控和管理; 2、在程序控制下,对安全阀检测的全过程(包括整定试验前的密封性能测试、整定压力试验、整定试验后的密封性能测试)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整理,操作人员只需监视检测过程,而无需进行手动记录; 3、检测过程中数据和曲线的实时显示,有助于对检测过程的监视; 4、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智能化判断安全阀的关键技术参数,特别是准确开启压力的判定以及密封性能的评定; 5、自动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报告,包括试验曲线、关键数据和检测结果,既可以在存储在计算机中作为备案,也可以直接打印输出; 6、检测过程的在线帮助提示,指导完成整个检测试验过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郑州宏达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宏达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仪器仪表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研发及销售的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技术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的经营理念,倡导“创新、求实、诚信、共赢”的精神。以严格的管理体制约束自身,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在技术方面本公司与国内知名院校紧密合作,为本公司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石油、化工、制药、环保、热力造纸、给水排水等行业等众多工业领域。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从研发设计、产品选型、安装调试以及技术培训一系列专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公司主要生产与销售产品有:   物位仪表:超声波液位计、雷达物位计、单/双法兰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 静压式液位计   流量仪表: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电磁流量计   水文仪器:便携式流速仪、超声波测深仪、水位计   压力仪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   物位开关:阻旋式料位开关、静电容料位开关   二次仪表:智能光柱显示仪、温度远传监测仪、水位自动控制仪郑州宏达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愿与各地经销商和广大用户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郑州宏达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无锡优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无锡优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试验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环境试验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的成熟经验和能力、致力于环境试验设备、实验仪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 优联公司拥有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和环境优雅的工作场所,先进的钣金加工设备为设备的先进工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85%以上的进口元器件保证了产品的稳定可靠、经久耐用。我们开发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电子、通讯、光电、建材、机械、石油、生物工程等领域,并得到广大用户的肯定与好评。 优联公司坚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产品,全过程的服务”的经营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公司主营产品: 环境试验设备:盐雾腐蚀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交变)霉菌试验箱、防锈油脂湿热试验箱、沙尘试验箱、箱式淋雨试验箱、淋雨试验装置、臭氧老化试验箱、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氙灯耐气候试验箱等 玻璃检测设备(气候循环试验机、高温高湿试验机、耐紫外线辐照试验机、耐光耐湿试验机、煮沸试验箱)、实验室仪器(烘箱、真空干燥箱、培养箱)、固化炉等
无锡优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1-15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曾命名:上海维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维逸机电与众多知名品牌配件及仪器仪表供应商建立了极其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欧美、日本等地形成了稳定、高效的供应网络,专业的询价渠道和多年的行业经验,更使我们在价格及货期上有很大优势。我们热忱地希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力争最优惠的产品价格,供货周期以及服务质量,能够为您解决进口备件方面的问题。 优势进口产品主要有:传感器,流量开关,继动器,调压阀,压力开关,控制及显示器,接近开关,电子尺,编码器,控制器,限流器和进口五金等。我们的客户涵盖了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工业自动控制、汽车电子、家用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等领域。 作为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价值链的专业机电产品供应商,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合理、交货及时、服务周到的原则。我们不但为客户提供常规型号产品,也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非标产品,及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 我们奉行双赢的原则,即与我们的客户一起成长;同时,我们致力于了解客户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便利客户与我们的合作,从而提高双方的生产率。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互利增长!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1-15
用于高压直流电源的多电平母线超前预测跟踪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电源的多电平母线超前预测跟踪控制方法,将k周期内的输出电流信息通过负载特性采样单元实时采集并通过模数转化单元进入STM32。进行运算得出(k+1)周期对应的正常工作点,输出相应的电压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电压控制信号;与设定阈值相比较,如果大于阈值,多电平母线调节单元进行电压调控成计算所得的电压控制信号并输出,然后通过将输出电压变化信息进入功率闭环,调节输出电压。本发明通过电流信息实时预测输出电压,减小电平切换延迟。本发明实现多电平切换的控制方式简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拓展延伸性。能够很好的响应负载突变的情况,进行快速协同调整,提升电源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方法、系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与人机交互交叉领域,提供基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方法、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原始图像集,针对每一原始图像,运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输入的随机序列转换为增强素材,再将增强素材和原始图像按预设比例融合,获得若干新图像;步骤二、采集生理特征和物理特征,获得训练样本;步骤三、基于堆叠集成框架训练多模态融合模型;步骤四、输入测试数据,获得视觉舒适度预测结果。本发明旨在解决平板显示视觉舒适度预测领域高质量标注样本稀缺、单一模态分析耦合关系缺失、场景适配性差的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400 4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