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人之道-人力资源模拟电子对抗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用人之道》简介: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全程模拟实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系统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训练系统 用人之道-中国第一套以提升企业绩效为目标的人力资源训练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尤其以知识和人才竞争为代表。企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才短缺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开始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引与挽留人才的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仅仅做好原有的职能事务工作已远远不够。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将自己定位为增加价值的合作伙伴。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   《用人之道-人力资源电子对抗系统》是国内领先的全面训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技能的平台。产品在引进国际上成熟的人力资源实战训练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高校应用现状及市场环境,吸收卓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经验,进行了针对性的开发与完善,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程模拟实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与提升系统。   《用人之道》是一种全新的实验实训课程,产品运用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结合严密和精心设计的商业模拟管理模型及企业决策博弈理论,融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商业运营环境,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 电子对抗实践课程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企业竞争商业环境,融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选、育、用、留等知识内容,同时涵盖了企业组织设计、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团队合作、沟通、执行力等多职能领域的管理知识与综合技能。课程将这些知识和教学内容设计在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运营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人力资源和经管理论知识加深实践理解,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用人之道》详细介绍:     《用人之道》的主要功能:   《用人之道》强调的是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的训练与提升,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与快速适合企业环境的能力。   《用人之道》采用的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商业模拟教学技术来实现的培训课程和实践工具。与传统授课式或案例式学习方法比较,本课程有效解决了传统培训枯燥的说教模式和空洞的讨论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若干名学生组成模拟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亲自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独立完成各项经营决策,掌握在真实企业运营中会遇到的各种决策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和运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与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感受,并达到提升综合管理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绩效的提升,并最终体现在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上。如何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最终目标。   《用人之道》实训实验课程融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知识,涉及的学科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组织设计与管理》、《员工招聘与配置》、《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人员评测与选拔》、《薪酬管理原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培训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此外,在课程训练过程中,还会涉及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   教师端程序主要功能:   教师通过教师控制端程序可以方便地进行课程授课培训。通过数据实时交互的方式,按需配置课程参数,安排学生实战训练,查看各组经营数据,分析点评经营成果。大量信息数据帮助教师随时发现各小组经营问题,便于教学引导与分析点评。   学生端程序主要功能:   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建虚拟企业,分组模拟实战。各小组的所有经营决策全部在学生端程序完成。学生端程序为学生提供了录入决策、查询资料、分析绩效等功能。学生根据教师的进度安排,通过对本企业实时数据及竞争对手数据的分析,制订企业运营中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并努力使企业绩效达到最佳。   在教师控制下发布的各项经营决策任务,学生端会自动跳出并提示完成相应的决策操作。这些决策任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及企业其他经营决策,如:市场研究报告、人力资源盘点、企业用人计划、招聘渠道选择、薪资体系设计、员工激励方案、人才市场招聘、新人上岗安排、员工岗位调整、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关怀计划、能力素质分析、员工满意度分析、支付各项费用等等,涵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用人之道》特色优势:   《用人之道》能力训练课程不仅是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更是强调人力资源实战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绩效提升的价值,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战教学训练系统。   1、科学扎实的理论基础,逼真模拟的企业运营   以系统完善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涵盖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在全球五百强企业广泛应用的工具方法,结合严谨严密的决策博弈模型,运用多种领先的仿真技术,逼真再现典型企业的运营流程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并通过平衡计分卡系统,全面客观评估人力资源工作成果与企业经营绩效。   2、授课与实战紧密结合,强化综合能力的训练   在紧张激烈的管理经营竞赛之余,结合教师的授课与点评,帮助学生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学习企业中做事的正确思路,强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3、学生主动参与度更高,学习训练的效果更好   全程紧张的企业运营管理与对抗竞赛,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填鸭式教学为体验式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技能训练与提升效果更好。   4、教师容易授课,学生方便使用   集成功能的教师端程序,按需配置课程参数及商业背景环境,运营进程一键控制,各项数据动态生成,决策过程自动记录,经营绩效对比分析。   5、应用更灵活,技术更先进   教师只需调整一下参数,即可适合数十人小班实训教学,或上千人大规模管理竞赛,真正做到随需应变。同时,领先的技术设计充分保证产品的先进性与可扩展性。     《用人之道》适用学习对象:   《用人之道》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实验平台,是高校财经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认识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管理、动手实际操作的最佳实践平台,同样也适合其他各类专业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用。通过本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体验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真实运作管理,系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认识与体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技能。     《用人之道》与传统教学软件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仍然侧重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结合多媒体形式或模拟数据操作,让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知识进一步熟悉操作或流程。教学软件只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整个过程没有对抗,没有竞争,没有对真实企业运营的模拟,仍然停留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上,强调答案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准确,流程是否清楚,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职能为主,即最基础的人事管理工作。   而《用人之道》是一种全新的模拟实战训练课程,整个系统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职能——战略职能的学习训练为核心,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训与训练。通过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分组对抗与模拟竞赛的过程,企业运营中的所有决策都由小组成员独立做出。在这里,更看重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训练。而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正是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最为看重的特质。
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ZG-601A3P型汽车驾驶模拟器
产品详细介绍ZG-601A3P型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我公司在2014年新款软件,全角度视角,画面清楚真实感强,功能强大,外观时尚,配有3台宽频液晶显示器,带有主被动式练习训练功能。整体画面宽大逼真,它突破了原来在行驶十字路口向左拐的视线盲区,在驾驶过程中能清楚看到左右两侧交通状况,训练时更加方便自如,从而清楚的观察车辆与路面的位置关系;并新增加“公安部123号令场地考试项目。本产品适用于汽车培训基地,职业学校,驾校及汽车驾校和汽车修理培训学校。
北京紫光基业科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生命支持智能模拟训练系统JC-E150
模拟标准化病人(SP,standardized patient),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部的解剖结构完整,体表骨性肌性标志清晰可触及,骨关节活动灵活,设计了各种生命体征、智能应答功能和考核评判功能。适用于情境式临床教学和培训、结构化生命支持训练和考核等。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我国肉牛养殖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以吉林省和河北省部分肉牛养殖户为例,对影响农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交易成本是养殖户肉牛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价格有保证程度,市场能否及时销售的风险程度对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农户(年出栏10头以上)选择销售渠道具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运输成本及风险程度,销售中的损失具有负影响;而农户饲养规模(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对销售形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交易成本较农户自身特征和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更显著.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全时空融合定位及用户行为分析挖掘大数据平台
研究背景及挑战:高精度无缝位置服务是智慧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 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基础。然而, 复杂城市峡谷(高楼、天桥、隧道)地区连续导航、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由于卫星信号频繁受到阻隔、室内布局动态变化等因素,实现连续高精度全空间定位存在诸多挑战。本科研团队研究内容:基于团队在 Wi-Fi, ZigBee, INS、图像、超声波、声音、RFID 等多种定位技术科研成果,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的多源融合定位云平台,提供全时空位置服务及用户行为挖掘服务平台。融合定位云平台体系框架全时空定位服务平台上下文突破弹性导航软硬件架构及理论体系基于因子图多源融合定位算法科研基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适应导航软硬件技术”、高精度高鲁棒性室内定位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863)、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研究(NSFC)、基于众包和群智计算的室内无线定位理论和方法 (NSFC)、自适应室内无线信号变化的低代价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NSFC)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完成全时空融合定位云平台,以及用户行为挖掘大数据平台建设。 科研成果:1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2 获UbiComp交通模式识别比赛冠军3获阿里巴巴天池世界比赛冠军4 制定国家实时定位标准6项5 发表中科院一区顶级SCI期刊论文 10 篇6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2项7 国际 IPIN2016 室内定位比赛第3名 成果应用案例:华为、三星、中国电信集成、华大电子、22所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基于B/S结构的生产数据查询与分析软件系统
实时把握生产、库存等数据,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本项目以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数据库为核心,采用Web浏览器/服务器(B/S)的方式,对生产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基于浏览器的有关生产订单、生产计划、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生产实绩、质量、库存等数据的实时查询功能; 基于浏览器的多种数据分析方法; 针对多种用户角色的权限控制功能、数据备份和数据安全保护功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尾砂坝稳定性分析评价与综合治理
所分析研究的尾矿坝坝址区为一峡谷段,两岸山顶高程可达500m左右,土坝于1978年施工后并投入使用。坝底高程为425m,坝顶高程为455m,坝高30m,坝顶宽5m,坝顶长90m。分设三个马道,设计边坡比自上至下分别为1:2.0、1:2.5、1:3.0,下游坡的变坡处设马道宽2m,下游坡脚设排水棱体,排水棱体高7.5m,坝址堆石棱体坡比为1:1.5。相应设计总库容77万m3,有效库容62万m3,服务年限20年。坝体材料由人工填土、残积土组成。尾砂坝运行以来,随着尾砂的堆积和水位上升,整个坝体逐渐处于饱和状态,坝面多处有水渗出。1998年2月13日,当时水位距坝顶约2m,右坝坡约447m高程处渗漏产生流土而失稳破坏。 该研究项目分析了土坝塌溃的原因和影响土坝稳定性的机理;对重建后坝体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针对相应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土坝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有相应的分析软件。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络筒机车间的数据实时采集网络与分析系统
本系统针对络筒机车间的特点,提供一个运行在局域网的数字通信网络软硬件系统,将各分散的络筒机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从络筒机生产过程与全车间等不同层面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统计、处理分析、故障检测与状态估计及预测。系统功能: 对络筒机进行实时故障检测;采集络筒机的生产数据:纱织、批号、长度、班产量速度等;质量监控:清纱器切除次数、机械效率\锭、最低效率;提供报表自动生成系统,显示供纱管情况:供应管数、失误数;结合外部市场和本地运行状态实现动态成本监控;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资源状态计量管理;络筒机的性能分析。将实际制造过程测定的结果与过去的历史记录和企业制定的目标以及客户要求进行比较。
东华大学 2021-02-01
SARS-CoV-2基因组分析进化和起源的研究
2020年3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在bioRxiv上上传了一篇题为Genome-widedata inferring the evolution and population demography of the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 (SARS-CoV-2) 的研究分析,作者使用10个新测序的SARS-CoV-2基因组,并结合GISAID数据库中的136个基因组,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如EBSP、错配和中性检测等)研究前三个月数据的遗传变异和统计。 结果显示80个单倍型共有183个突变位点,包括27个简约性信息位点和156个单一位点。对遗传多样性的滑动窗口分析表明,SARS-CoV-2基因组丰度的变化有一定范围,这可以解释目前这种病毒的广泛和高适应性。遗传学分析不支持穿山甲是中间宿主。在最初的单倍型(H14)中,一个患者样本居住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约2公里),这表明患者有无意识接触该市场史的可能性很高。然而,基于这个线索,也无法准确断定这个市场是否是SARS-CoV-2的起源中心。此外,从这个市场收集的16个基因组,包含10个单倍型,表明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循环感染,这可能导致武汉和其他地区爆发SARS-CoV-2。EBSP结果显示,第一个估计的扩展日期从2019年12月7日开始,这表明SARS-CoV-2的传染可能在11月中下旬开始。
安徽师范大学 2021-04-10
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晶体塑性有限元分析
强度和韧性的“倒置关系”是材料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大量的实验表明,随着金属材料内部晶粒尺寸的降低,在强度获得提升的同时,韧性将大打折扣。目前,广泛采用的高强材料韧化策略有:(1)改变组分,通过引入和调整材料的多种主要元素,同时激活多种塑性变形机制,高熵合金材料就是采用这种思路;(2)改变微结构,在材料内部引入一种或多种梯度分布的微结构,避免由于特征长度突变带来的性能突变,有效克服金属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失配问题,这种材料被称为梯度纳米结构材料。 图1 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类型(摘自:李毅,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研究进展,中国材料进展,2016, 35: 658-665)人工制备的梯度纳米金属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梯度晶粒,梯度位错,梯度孪晶,梯度固溶物,梯度相,以及包含两种以上的梯度混合结构。在已经发展成熟的金属材料内部引入梯度纳米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强韧性匹配能力。例如,通过表面研磨处理(SMAT)在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表面引入大量的塑性变形,使其表面晶粒细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晶粒细化的程度逐渐降低,同时塑性变形也会导致位错演化和孪晶的产生,因此在TWIP钢内部形成了包含梯度晶粒,梯度位错和梯度孪晶的梯度混合结构。这种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强度可以提升50%,断裂应变仅从60%下降到52%,具有更高的强韧性匹配能力。目前,关于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研究集中于实验,反映物理机制的本构模型研究还鲜见报道。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张旭教授与德国马普钢铁所、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等机构开展合作,指导博士生陆晓翀发展出考虑位错滑移和变形孪晶等物理机制的微结构尺寸相关晶体塑性本构模型。依托DAMASK平台将该模型移植有限元,并对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单轴拉伸变形行为展开模拟,揭示了其微结构演化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量化了不同梯度结构对材料强韧性的贡献。相关研究工作已在金属材料与固体力学交叉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上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gradient nanostructured TWIP steel。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jplas.2020.102703作者首先使用不同晶粒尺寸Fe-15Mn-2Al-2Si-0.7C (wt.%) TWIP钢的单拉实验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同尺寸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应变强化行为都可以较好地描述,特别是细晶TWIP钢硬化率曲线中的up-turn效应。通过对内变量演化的分析及对比性模拟,作者发现这种up-turn效应源自于细晶中显著的背应力。 图2 对比不同晶粒尺寸TWIP钢的单拉实验和模拟结果由于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微结构十分复杂,晶粒数目众多,通过采用三维均匀化方法,建立了宏观试样尺寸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每层单元赋予不同的晶粒尺寸,初始位错密度和孪晶体积分数,离散地描述材料内部微结构的梯度分布,并通过梯度网格划分方法进一步减少单元数目。对于材料表层微结构变化剧烈的区域,采用密度较高的网格,以保证更加精确地描述微结构的梯度变化。 图3三维均匀化方法示意图作者利用发展的晶体塑性模型,对均匀和梯度纳米结构的Fe-10Mn-0.5C-3Ni (wt.%) TWIP钢的单拉变形行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合理描述均匀结构TWIP钢应力-应变响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微结构的梯度分布,无需修改任何参数就可以较好地描述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单拉力学行为。通过对比变形云图,作者发现均匀和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表面都会变的粗糙不平,但梯度纳米结构的表面粗糙度更加明显,产生的应变局域化形成了两个凹陷区,且凹陷区在垂直于平面方向也会发生收缩。随着深度的增加,收缩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比性模拟,作者发现表面凹陷区的出现就是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韧性略微下降的原因。而应变局域化的产生与表面纳米层晶粒的应变强化能力有关,提高表面纳米晶的硬化能力,就可以抑制表面凹陷区的出现和韧性的下降。此外,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层位错密度的演化,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作者还通过对比性模拟量化了不同梯度结构对材料强韧性的贡献。结果表明:强度的提升源于梯度位错结构,梯度晶粒和梯度孪晶结构有助于保持材料的应变强化能力。 图4 均匀结构和梯度纳米结构TWIP钢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