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施工的小型自提升式吊装设备和施工方法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目前 在我国城镇住宅中,大量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度在10-24米之间,层数在4-7层之间的多层住宅,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标准和相关建筑规范的限制,都没有配建电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创新性 由于本发明设备和施工方法,借助下部已完成的电梯井道作为支撑结构,设备自身随施工进度逐层自提升,无需独立支撑结构和巨大的吊臂,极大地减小了设备的自身体积和重量。 由于本发明设备和施工方法,实现了电梯井道的土建施工与电梯设备的 安装施工的有机结合,交叉同步进行,一机多用, 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速度。 由于本发明设备和施工方法,设备安装在电梯井道内部,无需占用其他场地,吊臂尺寸及作业范围小,极大地减少了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先进性 由于本发明设备和施工方法,利用电梯轿厢轨道、导靴和安全钳作为设备自身提升的垂直导向和安全制动装置,利用电梯轿厢为施工垂直运输和人员操作的平台,极大地简化了设备的结构。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格构化的吊臂结构,相对于常见的液压伸缩吊臂基本都采用方钢截面形式,具有重量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地减小了设备的自重。 由于本发明采用双向液压缸带动液压杆与两根吊臂组合的形式,不仅加大了两根液压杆的伸缩范围,提高了液压缸的灵活性,可以到达设备的正上方和后上方,更大大简化了整体机械结构。 独占性 本发明与技术由华城(天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自主完成,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并同时申报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1 项发明专利已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另有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完成申报。 总之,本发明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搬运及安装,作业空间范围小的特点。采用该设备和施工方法,不仅摆脱因老旧小区内部道路狭窄,大型的运输和起重车辆难以进入,以及因老旧小区空间狭小,环境复杂,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进行施工,场地内部干扰多,对居民及周边建筑干扰大,存在安全隐患等现实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现场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施工精度,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符合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
天津大学 2021-05-12
一种改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的改性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的改性硬质沥青,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SBS(I-D)改性沥青70-75份,特立尼达湖沥青20-25份,青川岩(NES-1)沥青4-6份;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SBS(I-D)改性沥青和原料特立尼达湖沥青加热养护后混合均匀,继续养护,然后将称取的青川岩(NES-1)沥青加入混合沥青中;还公开了采用该改性硬质沥青制备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防止钢桥面铺装层车辙病害的产生,大大提高桥梁的使用的寿命及铺装层的长期路用性能;原材料易获取,成本合理,工艺简单。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一种用于给智能ic卡热水表供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安全节能温差发电智能IC卡热水表装置(申请 号:201520230881.6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长期使用的安全 节能的智能IC热水表供电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水管与冷水管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温差发电组块固定在热水管与冷水管之间,所述热水阀安装于热水管支 管上,所述冷水阀安装于冷水管支管上,所述混水阀安装于出水口处,所述智能 IC卡热水表安装在热水阀与混水阀之间,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接。其中温差发电 组块包括温差发电片、蓄电池、导线,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热硅脂与热水管和 冷水管紧密接触,固定于热水管和冷水管之间,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温差发电片 热源接线柱相接,负极与温差发电片冷源接线柱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 用安全可靠,广泛用于给智能IC卡热水表供电。投资条件10万和预期经济收益 500万、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开发等发明人
西南大学 2021-04-13
翼欧教育万希:打造互联互通平台,让技术真正赋能教育和教学
5月21日,以“跨界聚合·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青岛热烈启幕。本届高博会以“跨界聚合·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呈现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新产品、新设备呈现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多样化发展。
慧聪教育网 2021-06-10
高效率、大面积碳纳米管 -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碳纳米管-硅太阳能电池将具有优异透明导电性能的碳纳米管和高吸光性能的单晶硅完美结合,工艺简单,备受学术界关注。和目前光伏领域所研究的钙钛矿、半导体薄膜、量子点等材料相比,碳纳米管-硅电池将传统硅材料和新型碳纳米材料两者优良的光电性能相结合,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候选技术。和传统晶体硅电池相比, 该电池省略了制备p-n结的热扩散工艺,小面积时无需蒸镀金属栅格,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性和载流子迁移率远远高于晶体硅,因此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目前, 该领域的典型结构,无论是碳纳米管-硅还是石墨烯-硅电池,都存在电池效率仍有待提高、电池面积偏小的问题,距离实际应用还比较遥远。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硅片的丝网印刷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硅片的丝网印刷定位设备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对应硅片及丝网两个对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摄像装置,并执行摄像装置的预标定步骤;使用摄像装置来摄取硅片和丝网的对角位置图像;采集所摄取的位置图像并获取硅片和丝网各自的包括几何中心和角度在内的位置特征参数,相应计算出两者之间的位置偏差,另外根据目标位置引入补偿偏差,最后得到综合偏差;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综合偏差来调整丝网相对于硅片的位置和角度,由此完成光伏太阳能硅片的丝网印刷定位过程。按照本发明,可以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来测定丝网与硅片之间的位置偏差,并保证测定和印刷定位的较高精度,同时具备便于操作,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的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青海省建成国内首条太阳能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
7月5日,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项目通过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材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研究,探索清洁能源固废规范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再生利用的新兴产业途径,建成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回收率太阳能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为晶硅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科技示范样板。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07
一种基于自然冷源驱动和太阳能再生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自然冷源驱动和太阳能再生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从自然高温冷源的液体经过冷水泵后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一调节阀后流入去除显热的干式室内末端装置后回流至自然高温冷源;另一路通过溶液式新风处理机组调节阀后流入溶液式新风处理机组,然后从溶液式新风处理机组流出后回流至自然高温冷源;溶液式新风处理机组回流的管路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第四调节阀后直接回流进自然高温冷源,另一路经过第五调节阀后先流入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能自动参比和暗场采集的水果内部品质光谱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参比和暗场采集的水果内部品质光谱检测装置。包括密封的型材架、输送单元、光照射单元、参比旋转机构、光接收单元和光电触发单元;在型材架内,输送单元贯穿在型材架底板的中部,光照射单元和参比旋转机构均安装在输送单元的右侧,光接收单元安装在输送单元的左侧,光电触发单元安装在输送单元的左右两侧。舵机控制参比旋转机构的转动,实现自动参比光谱的采集;光接收单元将透射光传送至光谱仪,实现水果光谱的采集;本装置实现在水果内部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中完成参比光谱自动采集和在不关闭光源的情况下暗场光谱的采集;输送单元上没有水果时,通过舵机控制挡住入射光源,防止入射光对光接收单元的直接照射。
浙江大学 2021-04-13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增强的离子迁移现象的研究
利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温度,光强,电场三场共同调制的集成测试系统,对CH3NH3PbI3薄膜进行了变温(17-295K)和不同光强(0-20mW/cm2)下的恒电流测试,发展了一整套将钙钛矿材料中的电子电导与离子电导分离开来的方法。通过系统和定量分析,得到了CH3NH3PbI3在不同光强下离子迁移的活化能数据。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强(从0增大到20mW/cm2),活化能降低了五倍左右(0.82 to 0.15eV)。这强有力的证明了离子迁移在光照下得到了显著增强,而离子迁移的增强会导致更多的缺陷态产生,从而导致电池效率的下降。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6 147 148
  • ...
  • 279 2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