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气动给药装置
【发 明 人】徐一鸣;付廷明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把手和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传动偏心轮、气弹室、连接柱套管和扩散加速管,其中传动偏心轮与手动把手连接,气弹室内设有二氧化碳气弹,且二氧化碳气弹与传动偏心轮相连;所述连接柱套管内设有储药释药器、气弹刺针及二者之间的硅胶阀;所述扩散加速管设于储药释药器前端。所述气动装置与给药系统安装为一体,携带方便,且便于拆卸和组装;手动把手与传动偏心轮连接,可以控制气弹室的水平运动,并且在气弹刺针的作用下释放高压气体,通过硅胶阀,携带适配药物进入扩散加速管中;储药释药器外表面设有透明刻度板,有利于观察注射器待注射的量,便于使用者控制药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ZL-STG微量给药双套管
简单介绍: 满足用户两种药液同时注射需求,微量给药双套管用于颅脑内双侧植入,适用于两种不同或相同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 详情介绍: 微量给药双套管:双管基座 、管芯、内芯、螺母、螺帽 采用304医用 不锈钢或316不锈钢作为流体给药管道或直接埋在组织内保证生物相容, 动物实验长期留置观察时通过导管帽钢线保证组织不渗进基座孔内;拔出套管帽可给药或下电极、需更小流量通过注射内管给药。为降低植入套管对动物的损伤,我们根据不同体重制定相应基座主管尺寸:鼠类400um-650um、狗猴650um-800um 为满足用户多种药液同时注射需求,用于颅脑内双侧植入,适用于两种不同或相同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注射。   序号 型号 品号 名称 规格 1 23G M8110 基座 23G M8111 注射内管 27G M8112 导管帽芯 0.40实芯 2 24G M8120 基座 24G M8121 注射内管 28G M8122 导管帽芯 0.30实芯 3 26G M8130 基座 26G M8131 注射内管 30G M8132 导管帽芯 0.30实芯 4 27G M8140 基座 27G M8141 注射内管 32G M8142 导管帽芯 0.20实芯 5 M5 M8013 锁紧螺母 通用 6 M5 M8014 导管帽 通用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呼吸回路雾化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
本 项目在前期专利技术成果(ZL 2014 2 0543546.7)基础上,研发适用于全麻时的呼吸回路药物雾化给药系 统,构建围术期的给药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解决围术期全麻患者的通气给药难题,有助于对适症病 人早期干预,降低肺部并发症,促进康复。执行期内进行技术成果初步转化及应用推广,产生良好的社会 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山大学 2021-04-10
ZL-005大小鼠雾化给药仪
简单介绍: ZL-005大小鼠雾化给药仪采用压缩式产生的压缩空气从喷嘴喷出时,通过喷嘴与吸水管之间产生负压,向上吸起药液。吸上来的药液冲击到上方的隔片,变成极细的雾向外部喷出。大小鼠雾化给药仪的雾化器能够安全,高效地提供动物呼吸道,口腔,肺部等吸收用药。 详情介绍: 主要技术指标:1、气体雾化方式:压缩式2、发声器尺寸:230x180x140mm3、气体流量>6L/min4、容量:2~25ml5、颗粒大小:0.2~5um以下占75%6、上限大气压:180-300Kpa7、噪声:低于65db8、定时:0~25分钟9、输出级:弱中强三档10、2个诱导箱尺寸:大鼠:290x230x180mm                                   小鼠:200x160x180mm11、密闭箱材质:PC材质抗腐蚀(非亚克力)12、外置式过滤器:内置活性炭13、重量:1.89KG14、电源:220V 50HZ 二、操作说明:1、将软管插入雾化杯的底部进气口,再将雾化杯侧面的口插入密闭箱的进气口,软管另一端插在雾化机的出气口,将药液倒入雾化杯即可,雾化杯侧面有刻度。2、仪器连接完毕后,打开电源,先设置给药时间0~25分种,浓度可以通过高中低档控制。然后点击开始,时间结束后,给药结束。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新型全脑大范围基因治疗给药技术
已有样品/n高效跨血脑屏障及神经轴突逆行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为大脑给药技术带来了突破契机,但满足临床基因治疗的需求仍有显著差距。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已建立了上述两类新型AAV病毒的改进系统以及高效的规模化制备系统,大幅提升脑部大范围给药效率,对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建立了十大类针对神经系统的表达基因的工具病毒系统;建立了293及昆虫杆状病毒系统的规模化制备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ZL-100B小动物清醒自动给药系统
简单介绍: 清醒动物连续给药系统在动物不麻醉、不制动、自由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输液、给药,可小动物清醒自动给药系统实现自由活动动物的输液给药、采血取样等。 清醒动物连续给药系统还应用于一些需要在动物清醒活动状态下进行的研究,是由注射系统,笼箱,静脉给药系统,软件系统组成。如监测血压心率的动态变化对成瘾物研究,**精神依赖是导致**滥用的现象时有报道。**的精神依赖是导致**滥用的主要因素。​ 详情介绍:   小动物清醒自动给药系统(大鼠静脉自身给药实验系统)又称操作条件反射装置,该系统是由注射系统,笼箱,静脉给药系统,软件系统组成。主要对成瘾**研究,对于**精神依赖是导致**滥用的现象时有报道。**的精神依赖是导致**滥用的主要因素,国际上一般用自身给药实验法来评价**的精神依赖性潜力。该装置是我公司根据国外相关文献及客户要求而设计的,希望能给相关的科学工作者带来便利。实验系统是全新一代基于网络系统设计的,其优势是斯金纳箱无需通过信号线连接,对多通道同时工作时无需布线只需插入电源即可,使实验室整体更为简洁,设备自带物联网芯片模块可实现自动组网,让用户随时随地可查看设备工作状态。软件设置在云端,免维护,免除电脑升级带来的软件更新的困扰,系统支持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等设备操作。还能够满足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实现无纸化的实验报告过程。二、小动物清醒自动给药系统特点:1、多通道:实验笼数量不受限制,可实现多通道同时实验2、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状态和数据:设备可长时间工作,用户无需长期看守,可在办公室实验数据提取,动物任务分配等工作。3、设备软件免维护:由于软件设置在云计算机,用户无需烦恼电脑升级以及故障带来的烦恼。4、设备硬件免连线:设备采用可自动组网连接,免除用户连接线路的烦恼,开机即用。5、实验看板:可监视动物操作状态,有效触发和无效触发,以及投食次数,实验进度等6、动物管理:可任意添加动物编号及组别7、项目管理:可任意添加实验项目,实验时可选择实验归属。8、实验数据:可查询所有动物数据或个别动物数据,也可以查询项目组别的全部数据9、软件提供动物操作脉冲频率图,方便查看动物操作频率图谱10、实验数据可导出到计算机,excel格式三、小动物清醒自动给药系统参数:1、大鼠实验笼动物活动区规格:310x265x300mm,小鼠:200X200x280mm2、大鼠实验笼整体尺寸:510X290X400mm,小鼠:430x270x400mm3、动物触发方式:触鼻(可选踏板)4、笼灯数量:2颗,提示灯:6颗5、实验箱带有无效、不应期、执行提示灯。6、软件支持通道数:255通道7、设备与软件连接方式:网络无线连接8、设备与设备对接方式:网络无线连接9、底部电栅直径:4mm,间距10mm10、弹簧导管支架材质:304不锈钢11、液体滑环材质:尼龙12、微量注射泵:内置一体式13、微量注射泵显示:LCD,支持快进,快推。14、输液注射动泵可夹持注射器:1ml~150m,(直径小于42mm的注射器)15、注射泵速度范围:不同速度单位:毫米每秒(0.01mm/s~0.21mm/s),6毫米每分钟(0.01mm/m~12.5mm/m),毫米每小时(0.1mm/h~75mm/h)16、给药设置:软件根据动物体重参数自动换算。也可手动设置10ms~1000S;部分参数由于程序升级而不同。17、条件信号,白灯,红灯,绿灯,黄灯18、触鼻孔位:2个19、每个通道有独立的脉冲信号记录线,动物操作过程一目了然。  四、软件功能: 1、实验看板:可监视动物操作状态,有效触发和无效触发,以及给药量和次数,实验进度等 2、笼子管理:用户可以添加或者删除实验笼,可以对实验笼ID进行管理 3、设备管理:可以对实验设备的状态,是否工作,或者空闲等信息查看 4、动物管理:用户可以添加动物分组、动物数量等添加和删除 5、项目管理:一套系统可以添加多个实验项目   五、硬件: 1、实验笼:实验笼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可自行组网链接,用户可选配动物数量1~64笼。 2、触发踏板和触鼻孔 2.1 触发方式:可选择踏板和触鼻选配   2.2 大鼠踏板尺寸:40X45 mm,小鼠20X25mm.   大鼠触鼻:直径25mm,小鼠10mm. 2.3 大鼠触发力度15g,小鼠5g 3、给药泵和投食器: 1、条件信号灯: 提示灯 三重模组包含三盏灯: 红色,黄色和绿色。 单灯模块可在任何3种颜色所有灯都安装在保护罩后面,食槽上放安装一个条件灯。 六、数据: 软件分析的数据有:实验时间,有效触发次数,无效触发次数,给药次数(投食次数),有效触发时间,无效触发时间,断点时间,不应期内触发次数等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基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速溶速效给药纳米纤维膜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自上而下 (top-down) 的纳米制造技术, 通过外加电场力克服喷头毛细管尖端液滴的液体表面张力和黏弹力而形成射流, 在静电斥力、库仑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被雾化后的液体射流被高频弯曲、拉延、分裂,在几十毫秒内被牵伸千万倍,经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在接收端得到纳米级纤维。该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操控方便、选择材料范围广泛、可控性强、并且可以通过喷头设计制备具有微观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 应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其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并且具有三维立体连续网状结构等特征。结合聚合物基材的使用,电纺纳米纤维膜不仅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难溶药物溶解度问题,而且可以用于开发多种药物的速溶速效给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各种药物速效给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用于局部肿瘤给药治疗的可吸收纳米制剂
本成果来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是获得省部级和学会级三等以上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化疗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和低治疗效果而使这种非特异性的全身给药受到了限制。该项目构建了以可降解高分子为载体材料,装载抗肿瘤化疗药物的纳米制剂。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制剂可显著降低临床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可靶向输送药物到肿瘤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桑色素-磷脂复合物自乳化给药系统的开发研究
桑色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是从黄桑木、桑橙树等桑科植物的树皮和许多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种浅黄色色素,化学名为3, 5, 7, 2′, 4′-五羟基去氢黄酮。研究表明,桑色素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抗病毒感染,治疗头痛、冠心病、慢性炎症及癌症的治疗,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还有文献报道桑色素具有明显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 桑色素广泛显著的生物学效应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其水溶性、脂溶性均较差,难以注射给药,且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影响了桑色素本身的药效,也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前还没有制剂上市。 桑色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较多,除了脂溶性和水溶性差之外,桑色素还能被胃肠道表面的P糖蛋白外排;另外,桑色素在5、7、4′三个位点均有羟基,所以在体内清除很快。 针对上述原因和桑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我们设想将桑色素和磷脂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桑色素-磷脂复合物,利用复合物的性质来促进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而且磷脂还可以通过与桑色素结构上的羟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降低桑色素的体内清除速率。两者有可能显著提高桑色素的生物利用度。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桑色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的筛选,并将其制备成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在大鼠口服给药后测定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桑色素原料、桑色素-磷脂复合物及其自乳化给药系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38.9、3045.9、4310.0 mg/l min,后两者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原料药的4.77倍和6.75倍,可见显著提高了桑色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证明了我们的设想。 目前,桑色素-磷脂复合物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内容正在按计划进行。
四川大学 2016-04-15
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肿瘤精准给药筛查技术的产业化
本项目属于肿瘤靶向药物的体外药敏检测,是基于化学靶向药与 其靶蛋白在细胞死亡时也可结合的特性,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发光基团与靶向药连接,得到一系列候选探针,经细胞筛选、裸鼠荷瘤切片共 定位、人源病理样本孵育验证,筛选获得靶向药探针。将探针与患者 活检样本共孵育后,通过检测其荧光分布及强度即可直接得知患者对 该靶向药的敏感程度,从而给予患者更加精准的给药建议。该技术检 测耗时短、结果准确、方法便捷、易于推广,能够与基于大数据的基 因检测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融合,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出更加精 准的诊疗方案。 技术创新点: 该探针能够实现将靶向药与患者活检样本的结合情况进行原位 显色并相对定量,其荧光的分布及强度直接提示患者对该靶向药的敏 感程度,目前国内尚无其他技术能够实现。该技术能够弥补基因检测 只能从基因水平间接预测药物敏感度的不足,给出的结果更为准确和 个性化。目前我们已合成并检测了包括 3 种肺癌靶向药探针在内的 6 种探针,项目一期预计合成国内已上市的 6 种肺癌化学靶向药的全部 探针。 市场应用前景: 近年来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愈发蓬勃,2016 年其国内市场估值 已达百亿。精准医疗大致分为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大板块,目前精 准诊断一般依靠间接法或直接法。间接法主要通过基因及表观遗传学 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对同一亚型的患者给出相同的诊疗方案,其准确 性强烈依赖于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及大数据库的完善程度。一代 Sanger 测序虽成本较低易于普及,但只能检测单基因突变,且灵敏度较低、 检测耗时长、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庞大的测序需求;二代测序 NGS 具 有通量高、敏感度强、能够获得未知突变信息等优势,但其仪器和试 剂要求极高价格昂贵,且能够准确解读数据的科研人员十分稀缺。同时,基因检测不能检出基因表达过程中旁路对于待测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直接导致给药建议有误差。直接法主要是肿瘤药敏技术,如 MTT 比色法、ATP 荧光检测法等,需要依托原代肿瘤细胞培养技术,该技 术由于巨大的个体化差异,成功率很不稳定,使得该类技术普及困难。 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更加精准敏锐且操作便捷、易于推广的肿瘤 精准给药筛查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该技术能够与现有的精准诊断 技术形成强有力的互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 案,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为国内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 个全新的思路。 合作方式: 融资共同开发,优先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合作。 鉴于技术保密性,暂未申请专利。
南开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