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稠密相气固两相流动参数测量及可视化方法
稠密气固流动问题是多相流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难题,广泛存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气固流动参数检测和可视化尤为重要,是稠密气固流动系统复杂研究体系中的共性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东南大学多相流测试研究室多年来开展了电学与激光散射的稠密气固流动可视化及参数测量与表征方法的研究工作。开发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与激光光纤颗粒测量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多相流参数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成功应用于湍动流化床与浓相煤粉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装置上。
东南大学 2021-04-11
稠密相气固两相流动参数测量及可视化方法
稠密气固流动问题是多相流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难题,广泛存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气固流动参数检测和可视化尤为重要,是稠密气固流动系统复杂研究体系中的共性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东南大学多相流测试研究室多年来开展了电学与激光散射的稠密气固流动可视化及参数测量与表征方法的研究工作。 开发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与激光光纤颗粒测量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多相流参数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成功应用于湍动流化床与浓相煤粉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装置上。
东南大学 2021-04-13
工业金属绿色缓蚀剂
近年来,随着工业清洗的迅速发展,缓蚀剂作为一门防腐蚀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设备清洗在清除污垢的同时,也会对设备本体产生腐蚀。为保证清洗设备不遭受清洗液破坏, 通常是向清洗液中加入缓蚀剂来控制设备腐蚀。对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清洗缓蚀剂,实际使用剂 量应该很小,一般加入剂量为0.2%~0.5%,而对金属腐蚀的减缓程度必须大于90% 。即便如 此,缓蚀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清洗助剂,其社会应用总量也是越来越大,一般的清洗公司, 年用量也要在几十到上百吨。 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新发表的《关于腐蚀与腐蚀试验的术语的标准定义》将缓蚀剂定义 为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 物。 目前市场上的缓蚀剂,不但种类繁多,造成工程应用的诸多麻烦,而且价格昂贵,致使 缓蚀剂的投入占了防护成本的很大比例。除此之外,一些高效的缓蚀剂毒性较大,容易污染环 境。因此,开发一种适合多金属防腐需要的、价格便宜的绿色缓蚀剂,成为目前金属防护行业 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缓蚀剂技术的重要课题。 目前,通过使用天然物质或对现有物质进行特定官能团的引入,我们已经寻找到一些环境 友好、高缓释效率的缓蚀剂。而我们正在研究的适合多金属防腐需要的、价格便宜且可用于多 种环境的绿色缓蚀剂,可以代替市场上种类繁多、价格昂贵、污染环境的缓蚀剂,更好地应用 于化工生产、化学清洗、石油化工、海洋船舶等方面。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气在井口刚刚开采出来时被称作凝析天然气,是湿气的一种,湿气首先要经过测量,然后再进入处理厂。湿气为气多液少的特殊的气液两相流,流动型态包括分层、波状、环状、雾状等多种形态,因此检测难度很大。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旨在解决油气田井口湿天然气的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计量问题。对于及时、准确、长期地掌握单井、井区、气藏、气田的生产动态信息,判断气井/气藏的生产变化和水侵状
天津大学 2021-04-14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气在井口刚刚开采出来时被称作凝析天然气,是湿气的一种,湿气首先要经过测量,然后再进入处理厂。湿气为气多液少的特殊的气液两相流,流动型态包括分层、波状、环状、雾状等多种形态,因此检测难度很大。国际市场,因技术门槛儿高,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FMC\SolartronISA\Roxar)掌握此项技术。因大多采用射线技术,产品价格高昂。国内市场采用“单相流量计量仪表”或大型“计量站”,不是无法满足气液两相测量,就是建设数千平方米的集气计量站,耗资巨大。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旨在解决油气田井口湿天然气的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计量问题。对于及时、准确、长期地掌握单井、井区、气藏、气田的生产动态信息,判断气井/气藏的生产变化和水侵状况、优化生产采气工艺、延长气井生产寿命,并最终提高气田的采收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双节流计量管由 V 锥流量传感器和文丘里流量传感器串联构成。从天然气井中采出的凝析天然气体(即湿气)先后流过 V 锥和文丘里,分别产生压差△P1 和△P2。△P1=K1QG+K2QL △P2=K3QG+K4QLQG、QL 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体积流量;K1、K2、K3、K4 是工况压力、温度、干度、气相密度 ρG、液相密度 ρL、节流形式、节流比 β、长度 L、气相弗劳德数Frg、液相雷诺数 Re 等相关函数。 远程平台以高性能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配以工业宽温电子硬盘、16 路高精度数据采集卡、12 寸工业宽温液晶屏、工业宽温全金属防水键盘、充电锂电池等,可实现信号的采集、气液两相流量的计算/显示/存储等。锂电池供电、220供电和蓄电池+太阳能供电 3 种工作方式。内部供电可待机 16 小时,低功耗模式20 小时以上。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技术水平: 1)产品不依赖射线技术、分离器技术。 2)适用范围广,海洋、陆地油气田均可适用。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低功耗、互换性好及多参数动态测量。 获奖情况: “凝析天然气多参数动态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 2013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已授权专利 10 项,并成功产业化,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通过了第三方的形式评价,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该流量计占地面积约 1 平方米,价格仅为适用于陆上气田的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可取代进口,大幅降低一次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  国内客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国际客户:国际石油公司 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如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节约气液分离存储等工艺设备、场站用地、值守人员人工成本等累积 8700 万元。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涉及陆地油气田、采油平台、海下气田、非常规气田(页岩气田、煤层气)等多种天然气上游生产计量领域。
天津大学 2021-04-11
采用气液两相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燃料输送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采用气液两相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燃料输送方法,将液态压缩天然气源和气态压缩天然气源通过绝热输送至一绝热共轨,在绝热共轨中完成混合后经一电控喷油器输送至气缸:进入绝热共轨(5)的燃料有液路和气路两路:液路由液态压缩天然气瓶(1)通过绝热低压管(2)和绝热压力泵(10)输送至绝热共轨(5);气路由气态压缩天然气气瓶(7)通过相应管阀进入绝热共轨(5)。本发明使气液两相天然气在进入气缸时发生闪蒸沸腾,并在不同工况进行两相天然气的气液组分实时设计控制。因燃烧的是气液两相天然气,故CO、CO2、PM排放低,无NMHC;采用压缩过程喷射,HC排放低;缸内温度低,NOX排放低;具有极低的排放性。市场前景分析:新能源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采用气液两相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燃料输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气液两相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燃料输送方法,将液态压缩天然气源和气态压缩天然气源通过绝热输送至一绝热共轨,在绝热共轨中完成混合后经一电控喷油器输送至气缸:进入绝热共轨(5)的燃料有液路和气路两路:液路由液态压缩天然气瓶(1)通过绝热低压管(2)和绝热压力泵(10)输送至绝热共轨(5);气路由气态压缩天然气气瓶(7)通过相应管阀进入绝热共轨(5)。本发明使气液两相天然气在进入气缸时发生闪蒸沸腾,并在不同工况进行两相天然气的气液组分实时设计控制。因燃烧的是气液两相天然气,故CO、CO2、PM排放低,无NMHC;采用压缩过程喷射,HC排放低;缸内温度低,NOX排放低;具有极低的排放性。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气相燃烧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10-50nm) 具有特异的光学性能、催化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催 化剂、防晒化妆品、高档油漆、农用薄膜以及精细陶瓷等领域。目前国内纳米二氧化钛的市场 已有相当量的需求,估计在1万吨/年左右,市场份额高达20亿元,主要从国外进口,进口价超 过3万美元/吨。本项目计划建设200吨/年规模的气相燃烧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生产装置,利用氢 氧焰燃烧生产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000万元,建设期为1.5年。项目投产后可以形 成4000-5000万元的产值,利润超过15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气相法合成SAPO-34分子筛
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开发出了一系列磷酸硅铝分子筛,其中SAPO-34分子筛具有类似菱沸石型结构,属于小孔沸石,可用作吸附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在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90%以上,其中乙烯的选择性可达50%以上,几乎没有C5以上产物。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和气压的真空炉内通入工作气体,产生辉光放电,激活沉积反应,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耐磨损、抗氧化的陶瓷涂层。本项目为PCVD工业生产型设备及模具强化成套技术,1999年1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项目在设备总体结构的优化设计、逆变式脉冲直流等离子体技术、脉冲直流PCVD法制备高性能TiN陶瓷涂层和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2 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