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保障“加码”,守护每一刻精彩
5月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高博会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发展,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与。
长春日报 2025-05-24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主要通过野外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野外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寒区热管传热参数及其高等级公路的降温效果、稳定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影响热管路基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主要通过野外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野外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寒区热管传热参数及其高等级公路的降温效果、稳定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影响热管路基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揭示了环境条件、热管几何结构、埋设方式等因素对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路基中热管倾斜角度以及长度比等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监测,筛选出了寒区降温效果和稳定性较好的热管复合路基,给出了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能够有效保证寒区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稳定性的热管复合路基结构,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提出了适用于寒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新型遮阳通风路基结构,可为川藏高速、青藏高速公路、滇西北高速公路等寒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图1 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研究路线 我国寒区范围广阔,有着强烈的道路工程建设需求,国家的交通网规划中寒区是新的建设热点区域之一,如图2所示。滇西北位于北纬24°38'~29°15'、东经98°05'~101°16'之间,面积为7.98万平方km,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横断山脉纵向岭谷区,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最近处仅64km左右,形成独特的“三江并流”奇观。受青藏高原抬升和众多河流切割影响,纵向岭谷相间分布,山高谷深,地形起伏极大,拥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地势险峻,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图2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强烈的大温差变化使得道路路基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再辅以西南地区降雨量大的特点,加剧了道路路基的损伤变形和病害的产生。这些病害在川藏公路等低等级道路运营中危害较小,但是像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极易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在川藏交通通道内,亟需调查道路路基病害现状,分析建立路基水热力耦合计算模型,深入理解道路路基病害形成机理,并提出合理的道路路基病害治理措施,评价复杂工程环境下道路路基长期服役性。 因此,正开展以下工作:以川藏通道内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调研川藏通道内季节性冻土道路路基现场实际存在工程病害问题现状,研究川藏通道季节性冻土路基在气温、降雨、地下水、交通荷载类型、积雪和地震等特殊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路基病害问题及发生机理,初步确定产生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采取理论研究、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阐释复杂工程环境(气温、降雨、地下水、交通荷载类型、积雪和地震等)作用下季节冻土区路基水热力相互作用机理,建立路基水热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开展季节冻土区路基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变形)场的数值模拟,进行室内大型模型试验,评估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冻胀区、水分聚集区和塑性区等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土体应力集中和塑性区特征,明晰季节冻土区道路冻融灾害机理,提出路基病害发生的判别依据,揭示路基冻害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季节冻土区新型路基结构,评价其服役状态(稳定、劣化、破坏等)。
西南石油大学 2022-08-16
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阳坤教授课题组在《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上发表题为“The first high-resolution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for land process studies over China”的研究成果,发布了过去十年间阳坤团队开发的一套服务于陆面、水文、生态等地表过程模型的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该数据采用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统一的站点数据、卫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的融合方法,避免了不同学者对同一研究区域气象数据的重复处理。近地面气象数据是地表模型的主要驱动。自200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全球陆面数据同化(GLDAS)气象数据以来,北美、欧洲等区域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也不断涌现。阳坤教授团队自2008年起利用中国气象局数据共享的契机,开始了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的开发,建立了气象数据的预处理系统和融合系统,完成了首套相对稳定可靠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产品。该数据集覆盖了中国陆地区域,时间跨度为40年(1979-2018),空间分辨率0.1度,时间分辨率3小时,包括了近地面气温、气压、比湿、全风速、向下短波辐射通量、向下长波辐射通量、降水率等 7 个变量。基于独立站点数据的评估表明,该数据集较国际上广泛使用的 GLDAS 数据集具有更高精度。目前,该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集已发布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可免费获取。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7-020-0369-y数据网址:https://doi.org/10.11888/AtmosphericPhysics.tpe.249369.file
清华大学 2021-04-10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⑧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副院长肖贵平:异地校区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思考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面对中美英三方学制差异,创新三方周例会制度、中外联合管理机制以及分类课程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嘉宾观点抢先看 | 李玉: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 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保障
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即将举办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建设教育强国”系列访谈栏目,重点邀请东北地区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围绕活动主题: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畅谈思考体会、凝聚发展共识。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5-05-16
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研究方向: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高浓度有 机废水和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含高氮高硫废水的厌氧和/或好氧生物 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水中营养物氮、磷等的处理、微污染水源的生态修复及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 项目简介: 该课题完成了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 计划)的北方地区安全 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中的分项课题“去除微量有机物、氨氮、藻和藻 毒素的技术与工艺”及“水蚤、红虫等水生动物的灭活及去除技术” 研究工作。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采用强化气浮工艺,研究了颗粒物-混凝剂 -气泡-水的相互作用机理,明确了决定因素,优化了工艺参数,建 立了高效气浮系统,满足高藻水、低温低浊水处理的要求,该工艺已 成功用于天津芥园水厂改造。对自来水中出现的红虫进行了培育、繁 殖和杀灭实验,明确鉴定该红虫为颤蚓类并提出杀灭红虫的工艺技术。 该项技术对北方地区自来水厂工艺改造,提高自来水水质,保障 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南开大学 2021-04-11
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该课题完成了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中的分项课题“去除微量有机物、氨氮、藻和藻毒素的技术与工艺”及“水蚤、红虫等水生动物的灭活及去除技术”研究工作。 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采用强化气浮工艺,研究了颗粒物-混凝剂-气泡-水的相互作用机理,明确了决定因素,优化了工艺参数,建立了高效气浮系统,满足高藻水、低温低浊水处理的要求,该工艺已成功用于天津芥园水厂改造。对自来水中出现的红虫进行了培育、繁殖和杀灭实验,明确鉴定该红虫为颤蚓类并提出杀灭红虫的工艺技术。
南开大学 2021-04-14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本成果主要推广应用五大技术体系即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体系,无公害蔬菜技术研究示范体系,产品质量监测保障体系,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服务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主要技术即新优品种推广应用技术;利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利用捕虫板、诱蛾灯和性诱剂无公害防控害虫技术;利用微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和现代设施育苗技术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信息安全保障的计算机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息安全保障的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主机,固定在主机上的显示器,以及设置在主机上的隔离箱、USB接口、光驱和网络通信接口单元;且USB接口和光驱设置在隔离箱内,隔离箱上设有安全门;安全门上设有电子锁;网络通信接口单元包括内网接口、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开关、外网接口、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开关、选择开关、处理器和计算机网络接口。本计算机可防止他人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转移和复制,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内网系统的信息安全。市场前景分析:本计算机可防止他人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转移和复制,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内网系统的信息安全。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河湖水系水质保障与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河湖水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及需求,通过水资源调配增强水力流动性、水环境修复改善水质、水生态修复促进促进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构建,形成稳定健康河湖水系生态系统,保障河湖水质。
同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