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隧道窑反应罐法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
近年来,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的制约;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产品价格的竟争;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这三种因素又唤起了人们对直接还原铁的热情。 纯净钢的生产要求优质原料,废钢的不断循环造成了废钢中有害元素的积累,必须用直接还原铁去稀释废钢中的有害元素,保证电炉能冶炼出合格钢;长期以来冶金工作者期望改革钢铁工业生产的长流程,降低成本和改善环保。 随着废钢循环量的增加,电炉钢的比例会不增加,钢中的有害元素含量必然会积累,必须发展还原铁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保证钢材的质量,这是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直接还原铁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钢铁工业发展的要求,产品质量也不稳定,要生产出的优质还原铁,才能和进口还原铁竞争,开创自己的市场。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开发的一种炼铁新技术ITmk3,是一种避开在有衬炼铁电炉中冶炼脉石含量高的预还原炉料的方法是在熔化前进行脉石分离,利用氧化铁生产与高护生铁质量相似的铁粒.神户钢铁公司将ITmK3视作第三代炼铁技术. 在ITmk3工艺中,用粉矿和煤粉制成的复合生球装入转底护中加热到1350-1500℃的温度范围,由于温度高,复合球团迅速还原成铁,并部分熔化,使得铁从球团内生成的液态炉法中分离出来。铁粒含铁96%~98%,碳2.5%~4.3%、硅0.2%、锰0.1%,硫和磷都在0.05%~0.06%范围。铁粒可直接装入电炉或转炉中使用. 我国先后开发过多种DRI生产工艺目前实施过的工业生产方法有:我国先后开发了多种DR1生产工艺,目前己实施或实施过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有:倒焰窑罐式法、隧道窑罐式法、冷固结球团回转窑法、回转窑一步法(链蓖机一回转窑法)、斜坡炉法(XSH一A法),以及使用块矿的回转窑法等。此外,还有许多工艺正在建厂或开发研究。如:自固结球团回转窑法(CR1M M法),回转窑两步法,转底炉法,改进转底炉法,连续炉法,自热式煤矿球团法,煤基流化床法,煤制气竖炉法,水煤浆制气竖炉法,含碳球团(压块法)等。 我国多数直接还原生产厂采用隧道窑反应罐法,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且大多是生产海绵铁。 本研究是在现有主要装备——隧道窑基础上,借鉴日本神户第三代炼铁技术思想,从直接还原反应的根本理论出发,利用本公司现有隧道窑技术,已从试验室系统研究开发隧道窑生产珠铁的工艺。为优化和工业化生成提供确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对含碳球团还原、熔分行为进行研究。对影响球团还原与熔分速率的因素如温度、配碳量等进行研究,确定珠铁形成的最佳条件;反应动力学条件良好,氧化铁的还原速度很快速,可以获得高的金属化率。对含碳球团还原熔分过程中硫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整个过程中硫含量的变化规律;对特殊矿石—钒钦钛磁铁矿和钛精矿的含碳球团的还原熔分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利用隧道要进行含钛矿提铁富钛的设想;研究实现设想的新型添加剂和基本功艺参数,获得铁钛分离的最佳条件;为扩大隧道窑珠铁工艺对矿石的适用范围提供了依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自蔓延反应的 3D 打印设备
本发明涉及 3D 打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自蔓延反应的 3D 打印设备。整个打印设备供料部分 使用自蔓延粉末熔融金属液。工作台部分实现 X,Y 轴向移动,控制工件形状,打印部分实现 Z 轴移动, 控制工件厚度。粉末仓托板可一次安装数个自蔓延粉末仓,保证供料持续性。自蔓延粉末仓与熔液流液 口分离,保证自蔓延粉末仓多次重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甲醇直接法合成二甲醚新型反应工艺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二甲醚作为一种替代石油的新型绿色清洁能源,被一些专家评论为“解决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产品前景被普遍看好。采用甲醇气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前景相当乐观,发展二甲醚工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南开大学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攻关,已经完成了1000吨/年二甲醚中试生产装置的建设并全面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技术水平及专利 南开大学经多年研究,采用一种具有
南开大学 2021-04-14
聚酯多元醇、增塑剂等酸醇反应连续化生产新技术
本技术采用自主开发的流场结构化新型立式鼓泡塔式反应器,通过特殊的内构件设计与组合,实现反应器内气 (醇) 液 (酸) 呈现鼓泡式逆向流动,反应器内局部与整体混合状况均良好,温度分布、停留时间及压降等操作条件可控,有效的耦合了聚酯多元醇或增塑剂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过程和移走副产物小分子的精馏过程,强化了小分子副产物的分离效率,实现了传质传热和反应过程的耦合强化,使过程效率大幅提高。以PEA为例,生产周期可从传统的20多小时缩短至6个小时,酸值等即可达到指标要求。该技术不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品质,还可满足柔性化生产要求。其主要技术特点: 1. 流场结构化新型立式鼓泡塔式反应器中气液呈鼓泡式逆向流动,反应器内局部和整体流型可调控,无死区。 2. 新型立式鼓泡塔式反应器采用多段组合的连接方式,拆装方便,反应器内物料停留时间、温度分布等可调控,自动化程度高。 3. 连续化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酸值低,水含量低。 4. 该连续化生产技术可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大大减少能耗等。 5. 该连续化生产技术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适合多种聚酯多元醇和增塑剂的柔性化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的自动控制与性能优化技术
1.项目背景 化学反应器与精馏装置是石化生产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设备,也是最主要的耗能单元,反应器与精馏塔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反应与分离强化过程通常由多个单元耦合联接而成,其不仅涉及反应与分离能力的协同机制、多单元组合与系统整体运行效能的关系,而且强化过程具有强非线性、大滞后和多变量耦合特性,以及经济、环境与安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都对强化过程的平稳操作、协同调控与分级优化带来诸多的挑战。 采用反应与精馏强化技术,通过传质与传热的强化、物质流与能量流相互耦合,使强化过程具有大幅度提高反应转化率或选择性,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优越性。然而这种集成优势只有在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动态协同作用条件下才能被充分发挥,而且强化过程具有多稳态、强非线性和多变量强耦合特性,这些都对强化过程的自动控制与优化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采用传统控制模式,当系统受到干扰时,很容易引起反应与分离能力动态失调和工况发生大范围波动与偏移,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和能耗增加等控制难题。因此,在传统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的动态协同调控方法与动态优化理论,对解决集成装置的平稳操作与自动控制难题,切实提高系统运行品质,有效降低装置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技术原理 南京工业大学绿色化工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不同工况反应与蒸馏集成技术,可根据不同体系的特殊要求,实现不同工况反应与精馏的最佳匹配,解决了反应与蒸馏操作条件必须一致等问题。本项目在对强化过程机理模型、经济稳态优化和动态特性分析的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反应能力与精馏能力的动态协同调控新方法和强化过程的分级优化理论,提出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一体化设计思想,对传统多单元生产过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项目针对反应与精馏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调节方面主要开展以下技术: (1)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多变量自动控制方案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在对反应与精馏过程机理建模、经济稳态优化设计和动态特性分析基础上,采用稳态增益矩阵和奇异值分析方法,合理选择过程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配对模式,运用传统控制策略设计反应精馏强化过程多变量自动控制方案,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和ASPEN DYNAMIC模块进行控制方案的动态模拟测试,并根据实际工艺扰动情况,通过在动态流程模拟系统上分别加入不同幅度和方向的多种扰动和改变系统设定值,评价传统控制模式闭环系统性能,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动控制方案设计,确保设计的自动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维持平稳有效运行。 (2)生产负荷自动调节和优化技术原理 反应与精馏过程的生产负荷经常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负荷的变化将可能引起系统工况的波动,产品质量下降,能耗增加等问题,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而被迫停机。本项目采用设定值多步长滚动优化、偏差区域容忍动态矩阵控制与传统控制相融合方法,实现反应与分离能力动态协同调控;本项目在多变量基础控制系统上,在关键控制回路增加设定值智能调节模块和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模块,分别采用设定值多步长滚动优化、偏差区域容忍动态矩阵控制(Error tolerant DMC)与传统控制相融合方法,实现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动态协同调控,使系统获得了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解决传统控制模式下扰动引起反应与分离动态失调,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增加等控制问题。在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模块设计中,对于反应器出口成分和产品质量等不可在线测量的关键变量,采用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建立产品成分软测量模型,实现对产品成分、反应转化率等不可测被控变量的在线估计。 (3)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的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在经济稳态优化设计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多目标多约束动态优化与多变量跟踪控制相结合的分级优化理论研究。在上层多目标多约束的动态优化设计中,是以能耗和操作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质量、尾气/废液排放和过程动态模型等为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强化过程的关键操作参数进行动态优化计算,给出工况最优调节方案。根据多目标动态优化给出的关键参数设定值最优调节方案,采用设定值多步长滚动优化给出多变量预测控制的参考轨迹,通过多变量协调预测控制和基础控制回路的跟踪调节,使系统输出快速跟踪设定值的最佳操作值,实现工况优化与平滑调节,确保系统维持高品质运行特性,从源头降低工况大范围波动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3.关键技术路线 项目针对反应与精馏过程,融合了化学工程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智能学习算法与计算机模拟技术,采取理论研究、模拟实验和工业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项目分别开展反应精馏过程的多变量基础控制系统设计、反应与分离能力动态协同调控新方法、强化过程分级优化理论研究,并将项目成果融合,开展不同工况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的一体化工程设计,研制一套流程模拟综合实验平台,进行模拟验证和工程应用研究。 4.项目技术特色和创新性 (1)针对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在传统控制模式下扰动引起反应与分离动态失调和工况偏移,导致集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工程问题,项目提出将设定值多步长滚动优化、偏差区域容忍动态矩阵控制、多目标多约束动态优化与传统基础控制相融合的动态协同调控新方法与分级优化理论,在反应与分离动态协同作用下实现工况的优化与平滑调节,确保系统维持高品质运行特性。 (2)项目沿着学科交叉与融合方向,将化学工程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智能学习算法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相结合,提出不同工况反应与精馏强化过程流程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优化理论相结合的一体化工程设计思想,并在常压反应与减压精馏集成的甲苯氯化反应精馏工业装置上进行工程应用研究,解决装置自动控制与平稳操作等实际控制问题,发挥强化过程高转化率/高选择性、低能耗的集成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D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型号:101S    产地:郑州技术参数DF-101S 特征:平板 ; 搅拌容量:最大2000ml ; 搅拌速度:无级调速 0-2600; 加热温度:室温-400℃ ; 控温方式:智能自动; 工作电压:220V/50Hz ; 整机尺寸:239×245×220 ; 主要特点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仪器介绍DF-101S在DF-101B基础上,增加了高精度时间比例式数显温控仪和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两种型号,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巩义市城区众合仪器供应站 2025-05-12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包括催化剂活性成分和催化剂载体,其中,催化剂载体为CexZr1-xO2,x=0.1~0.9;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镍,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含量为催化剂载体重量的5~20%;本发明还提供了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镍、铈和锆的可溶性盐一起溶解于水中,可溶性盐的总浓度为0.05~1.5mol/l;(2)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碱性沉淀剂,调节pH值为8~12,沉淀析出,沉淀陈化,过滤后得到滤饼经水洗、干燥,然后焙烧2~6小时,焙烧温度为600℃~900℃,得到催化剂Ni-CexZr1-xO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氢气产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的要求。
浙江大学 2021-04-11
洁净能源汽车及燃料电池轿车高压氢气加气站和供氢技术 研发
同济大学在燃料电池轿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电电混合驱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汽车电动辅助系统技术研究等方 面有突破型进展,与此同时还在氢能源设施、氢气加注站、充电站方面进行配套研究, 也取了进展。已研制三代燃料电池轿车开发平台,“超越一号” 燃料电池轿车样车上 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2003 年上海工博会创新奖”;“超越二号”、“超 越三号” 燃料电池轿车分别在第六、七届“必比登”国际清洁汽车挑战赛上的 7 项测 试中获 5 项 A 级好成绩。并装载于上海大众、上汽集团、奇瑞汽车的整车产品,2005 年组成示范运营车队。2005 年燃料电池轿车被评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同济大学 2021-04-13
高、低有效氢碳比原料共混催化热解制取燃料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有效氢碳比原料共混催化热解制取燃料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预混器、两级螺旋进料器、马达、料仓、流化床热解器、旋风分离器、两级冷凝装置、焦炭仓、储油罐、储气罐、预热器。该方法能够利用该装置将高、低有效氢碳比的不同原料进行共混催化热解。本发明能够将有效氢碳比低的含碳固体废弃物廉价高效地转化为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同时处理有效氢碳比高的塑料等固体废弃物,解决了目前有效氢碳比低的生物质等含碳固体废弃物转化困难,热解产物品质不高,选择性差,催化剂易结焦、失活快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同时控制电渣锭氢-氧含量的新渣系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429320.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控制电渣锭氢-氧含量的新渣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渣重熔渣系技术领域。该渣系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aF2:43~47%,CaO:18~22%,Al2O3:4~6%,MgO:8~12%,Ce2O3:14~16%,La2O3:4~6%。其制备步骤为:根据制备渣系组分及重量百分比要求按比例配置渣料,渣料为石灰石、白云石、萤石、铝矾土、氧化铈粉末和氧化镧粉末;将混合渣料在16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338 3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