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氧化碳传感器
量程:0~5000ppm,分辨率:20ppm;电极使用寿命为≥10000次;无源电机驱动;红外光谱分析,用于测量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二氧化碳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 0~50000 ppm,分辨率:25ppm;探头采用脉冲红外光源技术,红外灯闪烁周期不得高于3s。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无需填充液.采用自由扩散式探测方式,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氧化碳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  程:0~500ppm   分辨率:1 ppm 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和独立数据显示三种工作方式。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在线二氧化氯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PM8200CL余氯/二氧化氯/臭氧在线分析仪采用先进的恒电压原理,用于测量水体中余氯/二氧化氯/臭氧。该方法利用在极化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一个稳定的电位势,不同的被测成份在该电位势下产生不同的电流强度。仪表通过对电流信号的采集和分析计算出被测成份的浓度。 在线二氧化氯分析仪应用:自来水厂、饮用水分布网,游泳池,医院等废水、水处理的余氯/二氧化氯/臭氧值的测量。 在线二氧化氯分析仪产品简介:●  全部采用进口芯片及元器件及全新的表贴生产工艺,确保仪器工作稳定可靠;●  采用防水防气全密封型外壳,更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状况中使用,防护等级达IP65;●  大屏幕背光液晶显示,测量值、温度、时间及继电器状态各项参数一目了然;●  独特的2路4~20 mA电流输出, RS485 MODBUS RTU协议,方便电脑远端进行监测与通讯;●  一路多功能继电器,具有清洗,周期报警,错误报警等功能;●  独特的历史曲线功能,能记录60万数据并有查询功能;●  独特的中英文操作菜单,为使用者带来了及大的方便,用户不看说明书也可使用自如;●  无按键操作三分钟背光自动关闭既节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屏幕对比度等级可调。 在线二氧化氯分析仪技术参数:型号PM8200CL功能CL2CLO2O3测量范围0~2.000,0~20.00ppm分辨率0.001/0.01ppm精度±0.001/0.01ppm温度补偿-10~130℃手动/自动;(NTC10K/PT1000)工作温度0~70.0℃储存温度-20~70.0℃显示带背光超大点阵LCD语言中英文菜单可选存储60万条数据电源90-260VAC,50/60Hz;24VDC可选防护等级IP65通讯功能RS485通讯,兼容标准MODBUS-RTU协议变送输出2路隔离变送4-20mA输出,最大环路500Ω,0.1%F.S清洗输出清洗间隔:0.1-1000h可调,清洗时间:1-1000s可调安装方式壁挂式、杆式、面板式安装尺寸144 x 144 x 106mm安装开孔尺寸138 x 138 mm重量0.86kg 电极参数:型号Bsens650测量范围0~2.000,0~20.00ppm 分辨率0.001/0.01ppm精度±2%F.S.电极材质Glass/双铂金环工作温度0~70.0℃最大耐压5bar链接方式固定螺纹尺寸PG13.5电缆长度3m应用水中余氯/二氧化氯/臭氧值的测量
上海凌初环保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二氧化碳培养箱
产品详细介绍二氧化碳培养箱 BPN-80CH(UV) BPN-150CN(UV) BPN-80CW(UV) BPN-150CW(UV) HH.CP-CRW  HH.CP-01CRW ——智能化微电脑控制 用途概述 CO2培养箱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农业科学、药物学的研究和生产。 产品特点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集公司多年的制造技术经验和引进新工艺所开发的高性能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它与一般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相比,更具加热快,温度精度误差小等特点。 1.内胆采用镜面不锈钢或拉丝板氩弧焊制作,四角半圆形易清洁。 2.微电脑温度控制器,温度波动小。箱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可定期对箱内进行紫外线消毒,从而更有效防止细胞培养期间污染。 3.独立限温报警系统,超过限制温度即自动中断,保证实验安全运行不发生意外(选配)。 4.采用门温控制可有效防止箱内玻璃门结露现象。 5.水套式配有微生物过滤器位于进气口,提供100%过滤气体。 6.配CO2减压阀(专用于二氧化碳培养箱) 技术参数: 控温范围:RT+5~50℃ 温度分辨率:0.1℃ CO2控制范围:0~20%红外线传感器,CO2控制精度±0.1% CO2恢复时间:≤浓度值×1.2min 加湿方式:自然蒸发 加热方式:气套式(BPN-80CH、BPN-150CH),水套式(BPN-80CW,BPN-150CW) 工作环境温度:+5~35℃ 电源电压:220V;50Hz 载物托架:2/3/2/3块 主要特点: 加热快,温度精度误差小 采用门温控制可有效防止箱内玻璃门结露现象 水套式配有微生物过滤器位于进气口,提供100%过滤气体 内胆采用镜面不锈钢或拉丝板氩弧焊制作,四角半圆形易清洁 独立限温报警系统,超过限制温度即自动中断,保证实验安全运行不发生意外(选配) 微电脑温度控制器,温度波动小,箱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可定期对箱内进行紫外线消毒,从而更有效防止细胞培养期间污染    
西安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二氧化碳测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二氧化碳测定仪
广州市展科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的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双指标同时检 测新技术建立及便血检测产品研发
成果简介: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少,肉眼不见血色,少 量红细胞被消化分解,以至在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正 常人便隐血检验为阴性,而阳性结果常见于肠癌、消化道炎症 或出血性疾病等患者粪便检测,便隐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进行消化道肿瘤普查、初筛和监测的 有效手段,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 目前,便隐血检测的主要指标为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且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冶金结构件制备新技术与应用
本技术基于粉体流变塑变特性和改性原理,创立了一条通过优化粉体粒度组成、改善粉体塑性变形能力,采用一般成形与烧结设备制备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冶金结构件的新途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首先根据水雾化铁粉颗粒的形状和粒度特征,按比例进行合批,添加母合金粉末和增塑剂(Polylub)混合后,在还原炉(温度760-820℃)中进行塑化处理,再添加专用润滑剂(C38H76N202)及石墨,获得具有良好压缩性和成形性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在室温状态下,经模压成型,高温烧结后得到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新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点:①以国产水雾化铁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综合利用优化粉末粒度组成、添加母合金粉、增塑剂进行塑化处理,再添加石墨和润滑剂等制备高密度低合金成型粉末,显著提高了原料粉末的压缩性和成形性,为生产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提供了原料保障;②针对产品结构和形状特点,改造设计了三上三下专用模架及自动送料系统,实现自动移粉,采用模壁润滑技术,有效控制了产品成分和密度的均匀性,生产效率提高1倍;③可以采用传统压机和烧结设备,所需新增投资少,制造成本低;④与原机械加工的结构件相比,具有尺寸重复性好、运行噪音低、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生产成本较机加工工艺降低47%以上,较国外温压成形工艺降低60%以上。相关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20多项,其中5项授权为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 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 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 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 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 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 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金属双极板 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 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 金属双极板生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燃料电池“高功率密度、大功率输出、长寿命运行、低成本制造”是长期制约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国际难题,变革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采用金属双极板替代现有石墨双极板,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与上汽集团、新源动力、上海治臻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装备。主要发明如下:1、提出了“岛群-流道”复合的大规模并联流场均匀分流原理,解决了现有叉分流道分流的过约束问题,创建了错层密封的冲压单极板背对背焊合方法,发明了薄型金属双极板“两板三场”新构型。2、揭示了大面积超薄板细密流道的成形回弹及焊接变形规律,建立了细密流场成形及焊接的残余应力分析模型,发明了极板多步成形误差补偿与激光焊接变形抑制技术。3、提出了“非晶碳耐蚀-石墨微晶导电”的涂层性能综合原理,探明了石墨微晶纵向生长机制;提出了非晶碳沉积过程伴生石墨微晶生长的控制方法,发明了非晶-微晶复合涂层及其磁控溅射制备技术。4、发明了耐蚀导电复合涂层的多腔连续磁控溅射等工艺装备,研制了融合多步成形-多工位焊接-多腔溅射的金属双极板生产装备系统,创建了我国首条金属双极板批量化生产线。本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7项,申请PCT专利5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3项,发表SCI论文91篇(全球双极板主题论文数第一)。开发的金属极板在国内率先通过5000小时车载工况寿命考核,在国内金属极板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成果应用于我国首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与客车、首个上汽P390型115kW车用全功率电堆开发,为上汽、东风、长城等国内金属极板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金属双极板金属双极板连续冲压成形 金属双极板多工位连续激光焊接金属双极板多腔连续磁控溅射工艺装备金属双极板生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其他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