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分散型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制备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分散型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包埋技术领域。本技术按质量比 2:1-4:1 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 合,然后添加由辣椒红色素和食用油按 20:1-1:5 比例组成的油相,在 50-60℃ 下搅拌并添加水,体系会经过先澄清后浑浊的变化,当水添加到一定量时体系 会突然再次变得澄清透明,此时即得到水分散性的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微乳液 中辣椒红色素含量在 1.98%-9.86%之间。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在低温、室温、高温、 离心及稀释时,不会出现浑浊和分层现象,是一种优质而稳定的水分散型辣椒 红色素产品。 技术特点:本技术的优点是将膏状的辣椒红色素制备成了水分散性的辣椒 红色素微乳液,流动性好,澄清透明,色价高,热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在使 用的过程中可加水无限稀释。 应用领域及前景:本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产品可以应用于流 体食品、半流体食品及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拓展了脂溶性辣椒红色素的应用 领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新技术赋能红色故事视听内容生产及传播研究
将新技术赋能红色故事,将是红色故事乃至红色文化在今后传播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传播技术和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科技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再现当年的情景,让人们更加真切的体验红色故事,同时,也能让红色故事的讲述影像化视听化,在更长的岁月长河里发光发热,让人民群众永远铭记每一段红色故事,铭记每一段不该忘却的红色历史。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曹乾源 中韩新媒体学院 电影学 2020/2024 秦淇姝 中韩新媒体学院 电影学 2019/2023 潘一凡 中韩新媒体学院 电影学 2020/2024 张洪畅 中韩新媒体学院 电影学 2020/2024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董玉芝 中韩新媒体学院 电影学 教授 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 四、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讲好红色故事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关键一步。将新技术赋能红色故事,将是红色故事乃至红色文化在今后传播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传播技术和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科技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再现当年的情景,让人们更加真切的体验红色故事,同时,也能让红色故事的讲述影像化视听化,在更长的岁月长河里发光发热,让人民群众永远铭记每一段红色故事,铭记每一段不该忘却的红色历史。我们小组策划了问卷调研和亲身体验两种方式进行项目的研究,我们从线上发放了大量的问卷同样也在线下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种渠道体验了部分新技术赋能红色故事视听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成果,例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VR版,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4K红色经典影像修复等。我们认为要以新技术加持红色故事传播应以选题内容建设为根本,技术与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用激情的、充满创意的方式进行传播,使红色文化变得接地气、有人气,真正从“仰视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9
白光LED用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技术
1.背景介绍 白光LED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方面,以亮度为代表的光效不断提高,不但技术进步非常迅速而且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在光效方面,新的记录不断产生,2010年2月,美国Cree公司宣布其大功率白光LED的光效达到208lm/w,远远超过白炽灯的15-20 lm/w及荧光灯的60-80 lm/w;我国2008年LED行业产值约650亿元,2009年约827亿元,预计今年(2010年)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LED封装市场的产值约占25-30%。近几年,随着LED光效的快速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光色,红色荧光粉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各种荧光粉正崭露头脚,硅酸盐基质具有稳定性好,耐热性好等优点,十分适合作为一些发光材料的基质。目前一些硅酸盐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已经投入了实用,红色荧光粉也已有报道,欧洲、日本、韩国等企业及科研院所都在不断展开研究,我国也已见到相关报道。我们研制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目前各种包括荧光粉在内的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都有很多种,但是最为实用,最容易转化为生产的仍然是高温固相法,本项目中,从未来进行生产的角度考虑,也将采用这种方法来制备硅酸盐荧光粉。具体步骤及技术路线为:1、选择合适的原料;2、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称取一定量混在一起;3、将混匀的原料放入高温炉内,在一定的温度下灼烧;4、将灼烧好的物料取出,球磨、粉碎至粒度达到一定要求为止;5、测试荧光粉的各种技术指标。6、与YAG进行混合封装测试。 从其他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来看,高温固相法是目前最为实用及成熟的研究方法,我们所熟知的YAG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硅酸盐黄色荧光粉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因此采用高温固相法作为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是可行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手性环氧化合物的高通量光谱检测方法
手性环氧是一类重要的中间体分子,能够转化成多种手性官能团。然而,文献中还没有针对环氧的光谱手性检测方法。蒋伟课题组利用独立发展的“内修饰分子管”( Chem. Commun.   2015,   51,  15490;  Chem. Commun.  2016 ,  52,  9078;  J. Am. Chem. Soc.  2016 ,  138,  14550),通过氢键和疏水效应在水中实现了对手性环氧的识别。核磁滴定、荧光滴定与等温量热滴定等实验结果都证实“内修饰分子管”在水中与环氧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键合。同时,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滴定等实验结果证实了氢键的存在。手性环氧通过氢键将手性信号传递给了非手性但有紫外吸收的“内修饰分子管”,诱导产生了紫外圆二色(CD)信号。通过CD信号的强度和正负性,可以实现绝对构型的归属和ee值的测量。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溶剂是水,“内修饰分子管”能够回收)、响应速度快(30 ms)、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等优点。该方法首次实现了只含环氧的手性化合物的光谱检测,并被成功应用于真实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获得了与手性色谱方法相类似的结果,在不对称环氧化的前期条件筛选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白光LED用含氮硅酸盐黄绿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二价铕掺杂的含氮硅酸盐固溶体基发光材料及其自还原制备方法。这种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Ca3Si3(O9-xNx):Eu2+。制备方法采用两步法,(1)溶胶凝胶法制备Ca2SiO4:Eu3+产物。(2)Ca2SiO4:Eu3+和氮化硅混合物在非还原气氛下焙烧,利用Si3N4的自还原作用获得最终产物。所用原料是硝酸钙(CaN2O6·4H2O)、硝酸铕(EuN3O9·6H2O)、正硅酸乙酯(C8H20O4Si)和Si3N4。本发光材料在近紫外到蓝光有宽带(300~450nm)吸收,发射出黄绿色光(534~544nm)。所得产物发光强度高,性能稳定。制备过程仅需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就能完成,无需还原气氛和其它还原手段,制备方法简单,安全。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东南大学孙岳明教授团队在多重共振材料和发光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孙岳明教授团队的蒋伟教授报道了一种简单的纯红光多重共振材料设计策略,相关成果以“A Simple Molecular Design Strategy for Pure-Red Multiple Resonance Emitters”为题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以Hot Paper形式在线发表。
东南大学 2023-03-22
一种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碳纳米管复合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碳纳米管复合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下述组分经过熔融共混热压成型制成,将100重量份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1-10重量份基于碳纳米管基体的单分散氢氧化镁纳米粒子置于密炼机中,熔融混炼、热压成型、冷却固化。采用碳纳米管为载体,降低氢氧化镁粒径,使其实现纳米级分散。提高氢氧化镁与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触面积,提高聚合物阻燃性能。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安徽大学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肿瘤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Ti3C2Tx-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导电性、亲水性、大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修饰基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催化、电化学传感领域。
安徽大学 2022-06-13
安徽大学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肿瘤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校毛昌杰教授团队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MXene)为金属源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Ti3C2Tx-PMOF),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领域。
安徽大学 2022-06-01
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开发
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可应用于 太空工作站、潜艇等密闭空间大 气的净化,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 障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大规模 富集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成果采用辐照接枝及胺化功能化的方法,合成了一类含胺基的固态胺吸附纤维材料,建立了该 类材料的制备工艺。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341 3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