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RFID
射频
识别系统
RFID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可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环境。RFID技术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操作快捷方便。 本项目以电力井为对象,开发了手持式及桌面型RFID电缆信息化系统。项目开发的手持式RFID电缆信息化系统,由手持式读写器、UHF超高频射频卡及其读写软件组成,适用于电力井现场采集及电缆信息维护;项目开发的桌面型RFID电缆信息化系统,由桌面型读写器、UHF超高频射频卡及其读写软件组成,适用于办公室中对电力井电缆信息化管理工作。系统可处理中英文字符信息,手持式系统通过GPRS技术可实现远程数据维护。
集美大学
2021-04-29
射频
介质材料及应用
超宽射频介质材料,包括微波陶瓷、玻璃、复合介质材料、微波毫米波复合介质基板、宽频模块集成用LTCC低温共烧封装材料,及其相应的射频器件、组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悬空
氮化
物薄膜LED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柔性储能
器件
及传感
器件
利于层状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碳基柔性衬底上制备了高性能柔性 超级电容器,及葡萄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最大为50.2Whkg-1,功 率密度为8002 W kg-1 at 17.6 Wh kg-1,充电1分钟能点亮两只绿色LED灯3 到5分钟。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先后发表于JALC0M , 714(2017) 63-70; 763 (2018) 926-934 等。
重庆大学
2021-04-11
自蔓延反应烧结
氮化
硅/
氮化
硼复相可加工陶瓷
北京科技大学特种陶瓷研究室开发出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氮化硼复相可加工陶瓷材料,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Si和N2合成Si3N4反应的绝热燃烧温度高,体积有所增加,生成棒状的b-Si3N4相相互交叉,提高了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强度,但氮化硅加工性能差。h-BN陶瓷可加工性能好,但烧结性能差。本项目利用h-BN相在氮化硅陶瓷中形成弱界面,当加工时,弱界面上会形成微裂纹,并沿弱界面发生偏转,耗散裂纹扩展的能量使裂纹扩展终止;当载荷继续上升时,在下层的弱结合界面处将产生新的临界裂纹再扩展;如此反复,使裂纹成为跳跃式阶梯状扩展,断裂渐次发生而非瞬间脆断,使氮化硅/氮化硼多孔陶瓷材料具有了好的可加工性能。 本项目原料中采用了一定比例的Si粉,比完全以Si3N4粉为原料的普通烧结工艺节约了原料成本。产品的基本工艺为自蔓延高温合成(燃烧合成)工艺,在气体高压反应器中进行,烧结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原料自身放热提供,与其他制备方法(常压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相比较,不需要高温烧结炉长时间烧结,大大节省了能源。本项目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效率高。可制作复杂形状一维,二维的大尺寸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已做到188MPa,材料可加工性能优良。 已获中国发明专利《ZL 200610089013.6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硅
基
微纳结构调控太阳光谱提升光伏
器件
效率的研究
拥有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节能器件及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以及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硅基纳米结构材料与性能调控,硅基光子学器件和新型能源器件等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近年来,在硅基太阳能电池片研发及其新型结构材料在电池片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渐变带隙的纳米硅量子点电池结构,利用渐变带隙进一步拓宽电池的响应光谱范围,发展了包
南京大学
2021-04-14
氮化
碳光催化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简介: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的研究论文“Molecular-level insights on the reactive facet of carbon nitride single crystals photocatalysing overall water splitting”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Catalysis》在线发表。 氢气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燃烧后生成水清洁无污染,是未来能源的理想载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被认为是获取氢能源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高效廉价的光催化剂是光解水技术的核心。近年来,氮化碳光催化剂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工作以具有高结晶度的氮化碳光催化剂polytriazine imides(PTI)单晶为模型,研究了其在光催化全解水反应中的活性面。光催化全解水实验表明,PTI的性能与其{10-10}/{0001}晶面的面积比呈近似线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10-10}晶面是光催化反应的活性面。此外,{10-10}晶面比例最大的光催化剂在全解水中的产氢与产氧速率分别达到了186μmol/h和91μmol/h,在365nm单色光照下的量子效率达到了8%,高于之前报道的结果。该论文从分子尺度上研究了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面,为高性能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福州大学
2021-04-10
氮化
碳光催化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的研究论文“Molecular-level insights on the reactive facet of carbon nitride single crystals photocatalysing overall water splitting”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Catalysis》在线发表。 氢气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燃烧后生成水清洁无污染,是未来能源的理想载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被认为是获取氢能源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高效廉价的光催化剂是光解水技术的核心。近年来,氮化碳光催化剂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工作以具有高结晶度的氮化碳光催化剂polytriazine imides(PTI)单晶为模型,研究了其在光催化全解水反应中的活性面。光催化全解水实验表明,PTI的性能与其{10-10}/{0001}晶面的面积比呈近似线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10-10}晶面是光催化反应的活性面。此外,{10-10}晶面比例最大的光催化剂在全解水中的产氢与产氧速率分别达到了186μmol/h和91μmol/h,在365nm单色光照下的量子效率达到了8%,高于之前报道的结果。该论文从分子尺度上研究了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面,为高性能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福州大学
2021-02-01
制备结晶
氮化
碳薄膜的装置
1.项目简介:本设计了一种制备结晶氮化碳薄膜的装置,设有脉冲电弧放电的机构及电路,该电路由高压和电弧产生电路组成;该机构包括基板和与之相连的电加热器,设有半密封箱体,基板、电加热器和电极位于半密封箱体腔内,基板位于电极的下方或四周,设有2条带有控制阀的管道,分别通氮气和溶液,其下端深入半密封箱体腔内,通溶液的管道下端出口处于电极的上方。该装置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出结晶氮化碳薄膜,能方便地将结晶氮化碳薄膜涂层制备到管径较小的管道内壁,从而有利于结晶氮化碳薄膜的推广应用。项目已获实用国家新型专利权。2.技术特点:该发明解决了氮化碳薄膜低温常压沉积的困难,而且提供了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结晶氮化碳薄膜的方法及装置。与其它方法相比,该发明的显著特点是:在常压下合成的产品主要为结晶氮化碳薄膜;沉积速率快,在大气环境下产生稠密的含碳、氮等离子体,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利于推广结晶氮化碳薄膜的应用。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
射频
识别标签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包括封装体和位于封装体内的射频电路,所述封装体内轴向开有至少一个导流孔,导流孔的一端开孔小于另外一端,导流孔远离轴线的侧壁形成导流斜面,这些导流斜面以封装体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通过控制导流斜面的斜率而控制射频识别标签投掷到油井管道盐水中时的下落速度,且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在盐水中下落时不易旋转,运动更加平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77
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