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产品活体运输设备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常见海产动物耗氧率的研究 1.1黑鲷耗氧率昼夜变化及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研究 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体重、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鲷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个体的增大而降低;23:00耗氧率最高,为3.16±0.26μg·(g·min)~(-1),07:00左耗氧率最低,为0.74±0.59μg·(g·min)~(-1)。黑鲷白天的平均耗氧率为1.98±0.84μg·(g·min)~(-1),夜间的平均氧率为1.96±0.63μg·(g·min)~(-1),其代谢水平的昼夜变化不明显(n=10,t=0.034t0.05)。 1.2褐菖鲉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实验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褐菖鲉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盐度24.5、水温17℃的水质条件下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P=0.422),平均值晚上略高于白天,凌晨05:00耗氧率最高,为233.04±25.36mg/kg·h;耗氧率、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Q0.7077R=1433.9W-(R2=0.992,P0.001)、QC=1.4298W0.2926(R2=0.956,P0.001);水温对褐菖鲉的耗氧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值在8.0时耗氧率最低。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体重的鱼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1.3温度和盐度对美国红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实验测试了体重460~550g的美国红鱼在不同水温(13、16、19、22、25、28℃)和不同盐度(16、18、21、24、27、30、34)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美国红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极显著(P0.001);在16~34℃范围内,盐度变化对美国红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479)。 2几种重要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研究 实验对几种重要的贝虾鱼的几种运输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南美白对虾在17℃时,经7h干法运输实验成活达78.6%,脊尾白虾在10℃时经6h干法运输实验成活达85.4%,雾化干法运输适宜二种虾的短途运输;淋浴法实验表明:南美白虾在17℃时水温控制较合适,经44h实验成活率达93.3%,脊尾白虾在10℃时运输水温较适宜,经44h实验成活率达92.5%;活水车运输时南美白虾在15℃时水温控制较合适,经48h实验成活率达93.7%,脊尾白虾在10℃时运输水温较适宜,经48h实验成活率达92.1%;梭子蟹采用雾化干法和活水车运输,5℃时温控较合适,成活率分别为93.3%和98.6%;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用活水车运输在10℃时,经24h运输成活率均在90%以上。结论:降低水体变质是有效提高运输成活率的重要方法。 3水产品活体运输设备的研究 研究设计了活体运输车,集成装备箱体、环境控制、自动净化、高效增氧、雾化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技术,运输过程中不需对虾蟹类进行药物麻醉,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可进行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研究开发了水产品活体短途分送包装容器等,保活时间长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推广。 4水产品活体运输技术规范和标准 研究了水产品运输过程工艺,确定了相关的生产技术操作指标,制定了海水鱼类活鱼船运技术规范、海水鱼类活鱼车运技术规范、虾类活体运输技术规范、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范。
浙江海洋大学 2021-04-30
基于酶膜耦合的水产加工下脚料综合利用
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生物酶技术,将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虾蟹壳、鱼皮、鱼鳞等进行高 值利用,并解决固体废弃和废水排放问题,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利用酶膜耦合技术生产甲壳素、壳寡糖并联产水解动物蛋白;利用酶膜技术生产高 品质鱼蛋白肽联产饮饲用鱼粉,解决大量鱼加工下脚料处理问题,并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水产病害流行趋势预测及展示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病害流行趋势预测及展示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区域数据,其中,所述待预测区域数据包括待预测区域内多个位置点的环境参数集合、位置信息以及水产品种类信息;根据各位置点的信息,通过预先构建的水产病害发生概率知识库,获取各位置点对应的目标病害发生概率;根据各位置点的目标病害发生概率和位置信息,绘制与待预测区域对应的目标病害发生概率等值线图,并基于目标病害发生概率等值线图对目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水产品禽类果蔬类调味休闲食品新型技术应用
本项目专为开发调味休闲类食品而设计,可实现水产品、禽类、果蔬类的非 发酵腌制食品的快速生产,技术成熟,工艺简洁,操作简单、低能耗,低成本且品质优越。可实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非发酵类休闲食品的新型生产和加工,如外婆家醉鱼、江西酒糟鱼、糟鹅、酱鸭或其他浸渍调味的猪皮、凤爪、土豆片、嫩竹笋等产品,品质可全面的提升和超越。本项目中的产品口味除常规的糟香、酱香、泡椒、香辣、五香外,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单独设计和调配。项目可以按技术改造、生产线设计与建设、新工厂交钥匙工程等多种形式实施,交付期短。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大口黑鲈生态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便于收集粪便的肉鸡养殖设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集粪便的肉鸡养殖设施,包括肉鸡养殖设施底座,所述肉鸡养殖设施底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挡板,所述滑块共同连接有滑动饲料槽,设置在没有所述肉鸡进出口的第一挡板底部的第一开口内的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孔滑块,所述螺纹孔滑块两侧均设有固定连接在肉鸡养殖设施底座表面一侧边两端上的挡块,两个所述挡块之间水平设有滚珠丝杆。本实用新型方便对肉鸡粪便进行收集采样,从而降低粪便取样的劳动量。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稻田克氏原鳌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可以量产/n针对稻田-克氏原螯虾(通称小龙虾)综合种养中施肥与养殖、施药与养殖、晒田与养殖的矛盾关系,以及夏季水质环境差、养殖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研发了小龙虾稻田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以前(2012年)技术相比,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本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稻虾种养系统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季节变化特征;2)稻虾种养系统水肥高效管理技术;3)稻虾种养系统水生植物快速种植技术;4)稻虾种养系统小龙虾适宜放养参数、饲料补充投喂技术、高效捕捞技术;5)虾稻综合种养的高效模式,基于三年的试验结果,小龙虾单产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微生物菌制剂处理粪便、净化养殖水
微生物菌制剂处理禽畜粪便,使禽畜粪便无臭味,进一步把大分子有机物发酵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使植物更容易吸收利用。在高温发酵阶段温度可达60~70℃,经过发酵处理的鸡粪变为无病毒、无虫卵、无害虫的卫生肥料。变臭粪为绿色食品生产的上等肥料,既改善环境又增加了有机肥资源。特别适合养鸡户多的县,或者大的养鸡厂,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微生物菌制剂净化养殖水,也可以净化景观用水,比如旅游地的湖泊、水库、河流受到污染,或者城市公园的水富营养化等都可以用本菌制剂治理,达到污水变清、保护水资源的
南开大学 2021-04-14
团头鲂优良养殖品种“华海1号”
以梁子湖、淤泥湖、鄱阳湖的团头鲂原种亲本繁育子代为基础选育群体,应用亲子鉴定和性状关联分子标记技术,及数量遗传学分析(包括个体育种值、性状遗传力、性状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等),提高选育的效应值。经过4代系统选育,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快、成活率高的优良品种—团头鲂“华海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群体相比,一龄鱼和二龄鱼生长速度分别快24.3%-30.6%和22.9%-28.7%,成活率分别高22.2%-32.6%和20.5%-30.0%。 2013-2015年,先后在湖北、湖南、江苏、天津等地区开展团头鲂“华海1号”的中试养殖,套养团头鲂“华海1号”每亩可增收1000元,是适宜在全国范围内养殖的团头鲂新品种。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改良斑鳜生长性状的杂交育种方法
本技术成果开发了一种提高斑鳜生长性状的方法,培育出抗逆、抗病 及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斑鳜的改良新品种。选择斑鳜作为父本,翘嘴鳜作为 母本,采用搭建塑料大棚越冬及强化培育等方法;采取父母本同步一次注 射外源激素法进行催产,人工授精时采用干毛巾包裹亲鱼;用人工半干法 授精、环道流水孵化等繁殖技术措施,使父本利用率提高1.5~2倍;采取分 段培育模式,配套适口饵料鱼,强化苗期及养成期的养殖管理。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