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抗氯离子渗透三合一测定仪
执行标准:GB/T50082-2009,JTG3420-2020,T/CBMF 37-2018 ,GB/T 31289-2014 2020稳压版,集RCM方法国标行标、电通量法、NEL法水泥标准及UHPC标准三种方法五种算法一体机。北京耐尔得公司自主研发的2020稳压版抗氯离子渗透三合一测定仪,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压自动调压系统,可以精确地自动输出稳定的高精度电压,并可获得高精度电流,更好地保证设备的测量精度,各级电压皆优于标准要求。8寸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友好,试验夹具采用进口高纯度亚克力材料,无色透明,耐腐蚀强;多种方法一体机功能强大,全自动采集测控系统,测量精度满足并高于国家标准,是质检单位、科研单位优选产品。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7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北京大学工学院课题组在国内较早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关研究,在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调制、阴离子电荷补偿机理、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激发及阴离子氧化还原富锂锰基材料制备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研究构筑了一种O2型具有单层Li2MnO3超结构的富锂材料,可以提供400mAhg可逆容量,能量密度高达1360wh/kg,是目前锂离子电池锰基富锂正极材料最高可逆容量。这种材料通过一个单层的Li2MnO3,激活稳定的阴离子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高度可逆充放电循环。
北京大学 2021-02-01
挥发性有机气体处理新技术-等离子体除臭技术
等离子体被称为是除固、液、气三态以外的第 4 种物形态,它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呈电中性的导电性流体,一般分为热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非平衡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半导体工业、聚合物薄膜、材料防腐蚀、等离子体电子学、等离子体合成、等离子体冶金、等离子体煤化工、等离子体三废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通常是采用加热或放电的手段产生. 自然界中等离体产生的方式主要包括: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火花放电、辉光放电、汤生放电和弧光放电。其中,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就可操作,因而被广泛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一种全固态T1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Tl离子选择电极及制法,它是由树脂管,Tl离子小体柱敏感材料的树脂管底,树脂顶盖组成.用光谱纯Tl2S,Ag2S和AgI,按50:25:25摩尔比经充分混合研磨后,压制成小长方体,放进石英瓶中,在干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350℃,保持4小时;然后自然退火,再把小长方体研磨碎,制成高/宽比为0.25~4的小柱体,放进真空石英瓶中,加热至350℃,保持4小时,然后自然退火,取出抛光,制得Tl离子选择敏感柱形材料;用导电银浆在小柱体一侧焊接并引出一铜导线,将小柱体封装在树脂管底,管顶用树脂盖封死,制得全固态Tl离子选择电极,携带方便,快速准确检测水,水果和蔬菜等中的Tl离子.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FCC汽油电化学脱硫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及汽、柴油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无污染,催化剂易于分离且易于降解,可将FCC汽油中的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达到欧洲五号标准,而不影响其他质量指标的绿色脱硫工艺。
辽宁大学 2021-04-11
离子交换法处理阳图PS版电解槽
项目简介:据我们了解国内生产阳图PS版的生产厂家有十来个,每天每厂家有约百吨的含铝含酸废水排入江河或湖海,因此他们都有较迫切的要求来进行技术技术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回收废水中铝减少废水的排放。以前有不少厂家想试验用离子交换来处理阳图PS版,但都因技术难关来解决而宣告失败。功能及技术指标:我们试验的新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解槽,只需间歇加少量盐酸,以维持电解时的酸度要求,基本不用排放含铝含酸废水。该技术的投资不大,每条生产线仅需购买约两吨阳离子交换树脂,设备仅是几个大塑料处理槽,一次投资约3万元左右。应用情况:目前温州奥光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应用。市场情况:可以较短时间内向全国有关阳图PS版生产厂进行推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吸附-等离子体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回收硫酸技术(APDSNSR)
研究历程:“吸附-等离子体同步烟气脱硫脱硝回收硫酸技术(APDSNSR)”系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和国家863计划项目基础上,经七年研究、开发,完成了烟气NOx/SOx 同步脱除及其回收硫酸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工程化技术基础和工业试验研究(连续48小时运行试验和累计运行600小时以上)。
东南大学 2021-04-10
“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宏伟教授团队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Cation-π Interactions in Graphene Containing Systems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Beyond)的长篇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水处理(膜分离、吸附)、新材料合成、纳米发电、能量存储及溶液/复合材料分散等应用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综述了现阶段相关理论工作进展,讨论了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在自然界,尤其是生命体中普遍存在,在诸多生命反应进程中必不可少。近年来,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被广泛关注。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芳香族大分子。阳离子和石墨烯中离域π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阳离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富集、溶液中离子及石墨烯结构中电子的重新分布,进而影响石墨烯材料的本征性质及基于石墨烯的器件的性能。深入理解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于石墨烯特性的调控、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近年来,朱宏伟教授团队在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设计及其在能源(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光电催化)、环境(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治理)、柔性传感器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综述论文以石墨烯体系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通讯作者为朱宏伟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生赵国珂。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面上项目资助。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905756
清华大学 2021-04-11
大气压均匀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织物处理系统
本项目针对目前纺织物表面处理中采用的湿法化学处理方法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差的缺点,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研究放电参数、处理结构及处理气体对纺织物表面改性影响的规律,获取最优改性处理条件,找到最适合取代化学处理方法的纺织物表面状态;通过研究在纺织物表面接枝不同的分子链,使其表面产生新的分子结构和新的功能,解决表面处理后老化效应等问题;通过开发智能化大气压下均匀放电低温等离子织物处理系统,提高等离子体大面积处理均匀性,自动调节等离子体处理功率,集处理、检测于一体,实现对纺织物表面处理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延长重金属离子击穿时间的填埋场防渗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长重金属离子击穿时间的填埋场防渗系统,该系统包括防渗垫层、数字直流电源、电流传感器、计算机和报警装置;防渗垫层包括由下至上层叠的下部外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下部导电土工布、中间膨润粘土层、上部导电土工布、上部外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上部导电土工布与数字直流电源负极连接作为阴极,下部导电土工布与数字直流电源正极连接作为阳极。通过上部和下部导电土工布对中间防渗垫层施加电场力,使得重金属等污染离子反向运动,从而极大地延长防渗垫层的使用寿命。中间膨润粘土层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微观结构由原来的絮凝结构变为颗粒堆积结构,更好地防止污染物的迁移扩散。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