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鸵鸟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鸵鸟油的制备方法,以鸵鸟脂肪组织为原料,以CO2为萃取剂,萃取温度为45~55℃,萃取压力为20~25MPa,分离压力为4~9MPa,分离温度为40~60℃,通过超临界萃取得到鸵鸟油产品。本发明使用超临界流体萃取鸵鸟油,具有低温、无毒、无污染的优点。本发明方法能较好地保持鸵鸟油的活性成分和其独特的渗透性,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时间短,能较好地避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氧化和分解,保持鸵鸟油的活性成分和优良的渗透特性,提取过程中物料不接触有毒的有机溶剂,无溶剂残留,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耐油膨胀型防火捆扎带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耐油膨胀型防火橡胶及防火捆扎带具有耐高温火焰(900~1200℃)、耐油、耐老化、耐环境冲击、力学性能良好及应用方便的特点。 耐油膨胀型防火橡胶材料热压于织物表面形成宽为 15~25mm,厚度 1 mm 的 防火捆扎带,其耐火时间大于 5 min(1200℃火焰),热稳定性大于 200℃, 长期耐燃油、液压油及润滑油。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新材料技术 应用范围:用于发动机舱、石油平台等电线电缆火安全防护 现状特点:国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华油杂133油菜新品种
华油杂133属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01.8天,与对照中油杂12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72.1厘米,中下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19.9个,每角粒数21.1粒,千粒重3.64克。菌核病发病率为8.85%,菌核病病情指数4.35,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感;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1.05%,芥酸含量0.16%,饼粕硫苷含量15.24微摩尔/克。平均亩产177.73千克。2015-2017两年由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江西都昌等及同一生态区的湖北沙洋、江陵等,湖南慈利、临澧等22个县/市开展生产示范,华油杂133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倒性强、抗病性好、品质双低。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华油杂133 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华油杂133丰产性好、稳产性好、抗倒性强、品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可创造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华油杂50油菜新品种
华油杂50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6天,比对照华油杂12迟2.2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91厘米,中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83个,每角粒数24粒,千粒重4.6克。菌核病接种鉴定结果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9.56%,芥酸含量0.00%,饼粕硫苷含量21.32微摩尔/克。在长江中游区产量比较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98.3千克,比华油杂12增产3.63%,两年平均亩产油量98.58千克,比华油杂12增产23.39%。在长江下游区产量比较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227.3千克,比秦优10号增产2.78%,两年平均亩产油量112.73千克,比秦优10号增产15.09%。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与江苏淮河以南地区、上海、浙江省(市)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华油杂50含油量高、产量高、抗性好,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可创造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GY-20高温循环油浴锅
产品详细介绍一.用途 高温循环槽是我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仪器,是配合双层玻璃不锈钢,搪瓷反应釜做高温反应不可缺少的仪器。它具有升温快,温度均匀,控温精确高,加热快等优点,近几年广泛配备于实验室及中试车间,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二.特点 1.循环泵采用不锈钢高温屏蔽泵,具有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无泄漏等优点。 2.数显式温度控制。操作简单,醒目。 3.温度采用P.I.D控制,具有控温精确高,稳定时间快,温冲小等优点。 4.循环系统采用不锈钢质,具有防锈、防腐等优点。 5.采用固态继电器控制电路,无触点。无明火,增加寿命。 6. 主机采用一体成型304不锈钢,耐高温,不漏油。 技术参数 GY-5 GY-10/20 GY-30/50 GY-80/100 容积(L) 5 10 20 50 功率(KW) 2 3 5 8 流量(L/min) 5 5 5 5 调节温度(℃) 室温-299 室温-299 室温-299 室温-299 电源频率 220/50 220/50 220/50 380 外形尺寸(mm) 400×400×300 620×620×700 700×700×850 640×640×760 
巩义市科华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LH系列无油隔膜真空泵
一、产品简介: LH系列隔膜真空泵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隔膜真空泵。可以在无油状态下连续运转,噪音小,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我公司产品型号丰富,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有用作溶剂过滤装置的抽滤用泵,旋转蒸发仪配套的高真空度用泵,还有正负压两用型的泵,兼具真空泵和压缩机两种功能,大大降低您的实验室采购成本。 二、主要优点: 真空稳定,压力可调 体积小,重量轻 使用方便,无油,干净无污染 可持久稳定地工作,可连续24小时运作 维修和保养简单,可自行操作 三、主要应用场合: 真空蒸馏 反应釜 真空抽滤 真空浓缩 真空干燥 用于压缩和转换气体 四、技术参数 型号 LH-85 LH-85L LH-95D LH-85DL 抽气速度(L/min) 30 30 30 60 极限压力(Mpa) >0.085 (150mbar) >0.085 (150mbar) >0.095 (50mbar) >0.085 (150mbar) 进气口口径mm 9 9 9 9 正压力(Psi) — 40 — 40 级        数 1 1 2 2 电机功率(W) 180 180 180 180 尺寸 L×W×H (mm) 250×135×210 250×135×210 315×135×210 315×135×210 重  量 7.5 8 10 10 膜片材质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进口耐腐橡胶 噪音(dB) <50 <50 <50 <50 功能 负压 正负压两用型 负压 正负压两用型  
临海市永昊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13
水热合成的流体行为研究
近日,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工程科学学院丁航教授课题组和吴恒安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间歇式水热合成的流体行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氧化石墨烯(GO)的液晶行为和凝胶化能力,借助酚醛树脂(PF)的固化定型作用,获得具有环形极向结构的凝胶(GO / PF 凝胶),根据凝胶的微观结构来揭示水热合成中的流体行为。该成果发表于Cell Press材料学旗舰期刊Matter上。研究人员发现,在水热条件下,GO纳米片在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流场的方向进行排列(图1)。此外,GO纳米片能够通过与酚醛树脂的原位交联固定形成具有环形结构的轴对称(类似于地球磁场分布结构)凝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凝胶形貌和结构的直接观察分析,进而推测出水热合成中的流体行为。据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加热温度、溶液粘度和反应釜尺寸/形貌等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项目
(1)温度低,90 ℃左右(2)流量大,如2500 m3的高炉,冲渣水2400 T/h;(3)PH值8.5,Ca:84 mg/L,Mg:51 mg/L,Na:3216 mg/L,Cl:1091 mg/L。(4)大量含沙,直径0.1 mm系统工作原理: 采用的是双循环流程设计 冲渣水排出温度约85~90 ℃,经过沉淀除杂后进入特殊设计的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有机工质,温度降到50 ℃左右,再送到高炉供冲渣之用,从而回收了一定量的余热。 有机工质在换热器内吸收热量后变成80 ℃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气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转动,对外输出电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水浸超声C扫描检测设备
水浸超声C扫描检测设备主要由超声激发/接收单元、三维机械扫描部件、工业控制计算机和C扫描软件等组成。该设备可以用于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可以实现大型复合材料部件检测。 在此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具有高效率、高精度技术特点的无损检测设备,可以解决我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工艺的检测问题,显著提高基础部件(如大型小曲率平板等)检测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质量控制能力。 主要性能指标:1. 检测方式:脉冲反射法;2. 测量精度:<1mm;3. 可检材料类型:复合材料、金属;4. 缺陷类型:脱粘、腐蚀、裂纹、孔洞、分层、夹杂;5. 缺陷位置:表面、内部。水浸超声C扫描检测设备是北航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无损检测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氢作为二次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2019年我国首次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人民币。目前氢气主要有两个来源:化石能源重整和水电解。其中,化石能源重整制氢是最主要的来源,占比约97%,成本低廉但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电解水制氢立足于未来碳减排,被各界寄予厚望,但电力成本居高不下,且目前其实际碳排放(约36千克)甚至高于煤制氢(约20千克)的碳排放。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低成本、低排放制氢是未来发展主要目标。 本项目通过半导体多级纳米结构的有序组装,不仅减少光电极对太阳光的反射、拓宽了光电极对太阳光谱的吸收范围;同时通过对材料结构及成分的调控实现对半导体能带的有效裁减,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及表面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进一步通过表面修饰显著提升光电极的工作寿命。本项目通过精确调控、系统优化与多功能协效,目前已经实现了无外加偏压下完全通过太阳能高效分解水制氢,其中太阳能光转化氢效率高达10%。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