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桥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桥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南瓜籽油及南瓜籽蛋白提取关键技术
 一、成果简介 南瓜籽油和南瓜籽蛋白的开发技术一直是制约南瓜籽工业化开发的难题,南瓜籽中优质蛋白质约占30-56%, 其中谷氨酸(Glu)、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和天门冬氨酸(Asp)是最丰富的氨基酸,同时南瓜籽中还含有大量的天然油脂(约占干重的35-64.4%),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 98%,同时南瓜 籽中还富含维生素E、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盐工业尾水湿地水生植物建技术
基于南京大学研发团队与示范工程承担单位联合研发专利的基础上,分析目标水体含盐量和有机污染物含量特点,进一步筛选抗水体有机污染强的水生植物类型及低有机污染渗透性基质,研发不同基质在潜流湿地中的配置方式,完善与优化了水生植物建植技术。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且不增加成本的优势,转换了在解决尾水处理中实际问题的思路,具有创新性。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亚临界水提取米糠多糖的方法
项目简介 本成果采用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板栗中活性多糖。原料经粉碎和脱脂预处理后,装入 萃取釜中,按照水料比泵入的蒸馏水,通过控制萃取的压力、温度和萃取时间,即可得 到板栗活性多糖的提取液,该提取液经脱蛋白和醇沉纯化后,经真空干燥即得板栗活性 多糖。该方法具有板栗活性多糖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以及适用范 围广等特点。现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201110002219.1 性能指标 (1)原料处理经粉碎并过
江苏大学 2021-04-14
富含维生素E植物调和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维生素E植物调和油的生产方法,经本发明方法加工成的植物调和油维生素E含量高.技术方案:将原料油离心,过滤去掉杂质,其特征在于:将番茄清洗干净,切半去蒂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将捣碎的番茄糊与原料油中的葵花籽油,按照每毫升葵花籽油加入1克番茄糊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放置避光处,提取番茄红素,将含有番茄红素的葵花籽油与其它原料油混合后加入脂溶性茶多酚.由于本发明在葵花籽油中溶入了番茄红素,有效的减少了油脂中维生素E的损失,加工后的植物调和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可以达到40-50毫克/100克.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05-04
分流分相式天然气-水-油多相流体测量技术
经过十年多的实验室研究,本项目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现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工业应用,相关研究论文也在国际和国内杂志上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分流分相法的测量原理是,首先采用一种独特的多相流分配技术从多相流中严格按比例分流出一小股多相混合物,并将其分离成单相气、油和水,然后分别用单相流量计测量它们的流量,最后仍将这部分流体返回被测两相流体的管道,多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则根据比例关系而确定。因此,分流分相法实际上将多相流体的流量测量变成了单相流测量,同时又具有很小的体积,便于做成仪表广泛应用。由于所有仪表都工作在单相流中,因而,不但能显著提高测量仪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测量过程与流体的性质无关,计量精度目前已接近3%,有希望逼近单相流的测量水平。采用分流分相法研制的注汽流量干度仪也已通过工业性考核试验,在胜利和新疆油田得到推广应用,流量和干度的测量精度均达到3%,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测量注汽流量和干度最好的仪表。分流分相式气-油-水三相流量计经过5年多的实验室研究,已经趋于成熟,测量精度能达到3%以内,具备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能力。在油气田使用该项技术能替代目前的分离计量设备,大幅度降低油田的开发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自动化检测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天然植物中番茄红素的性质及提取工艺研究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一样,是防腐治病的重要功能因子,目前普遍认为,番茄红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强抗氧化剂,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蛋白和DNA受到氧化破坏,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抑制LDL胆固醇氧化产物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2)促进细胞间正常结合,当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间的结合会变弱,而番茄红素能促进具有维持细胞间正常结合的蛋白质的合成。(3)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的遗传表达。(4)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的作用,如抑制胰岛素生长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关键技术
本项目以甘蔗植物水与蔗糖为目标物质,开发了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的技术,创建了“水-糖”联产的甘蔗加工新模式,不仅实现甘蔗食糖绿色加工,更重要的是率先实现了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 一、项目分类 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甘蔗植物水与蔗糖为目标物质,开发了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与蔗糖的技术,创建了“水-糖”联产的甘蔗加工新模式,不仅实现甘蔗食糖绿色加工,更重要的是率先实现了甘蔗植物水商品化利用,改变世界上甘蔗制糖只以蔗糖为目标物质、甘蔗植物水只能作为废水排放的现状,引领世界甘蔗糖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升级转型,为我国制糖产业创造直接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甘蔗产业长期亏损或微利发展局面,显著推动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国国家战略物质食糖的供给安全。此外,甘蔗汁“零”添加生产工艺,也为甘蔗汁多元高值化产品与大健康产品的生产,如甘蔗啤酒、甘蔗保健醋、生态功能糖等创造可能,促进甘蔗糖业产业链拓展和延伸,显著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为广西大学独家拥有,目前已获2件发明专利保护(一种多级膜并行生产甘蔗浓缩汁及甘蔗饮用水的方法,ZL201510205328.1;一种多级膜并行生产甘蔗浓缩汁及甘蔗饮用水的装置,ZL201510206613.5)。同时在本技术的前后端生产环节或产品,如甘蔗(浓缩)汁高值化利用、功能糖生产等还获得14件专利技术保护,已形成有效技术壁垒。
广西大学 2022-08-16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关键技术及应用
植物绝缘油具有高燃点、可再生、可降解、无毒害的特点,是一种环保 型液体电介质。欧美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植物绝缘油商业化产品,至2006 年,美国Cooper电力的FR3植物绝缘产品已在上万台配电变压器中应用,处于 市场垄断地位,但价格昂贵,国内难以普遍应用。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缺乏新型植物绝缘油的研究经验,面临着大量的难点 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需要解决植物绝缘油击穿电压低、介 质损耗与运动粘度高、抗氧化能力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高稳定性的植物绝缘 油;(2)需要揭示水分和杂质等因素对植物油纸绝缘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建 立植物油纸绝缘在多因素下的寿命模型;(3)植物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具有本 质的差异,已有标准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无法适用于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 故障诊断,需要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新的植物绝缘油中特 征气体评估方法。本成果针对上述问题: 1.  主要技术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在植物绝缘油批量制备工艺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发明了我国首套植物 绝缘油批量生产成套设备。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植物绝缘油批 量多次碱炼和深度吸附工艺及方法,研制出我国首套年产300吨植物绝缘油 的中试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植物绝缘油成套设备,并投入产业化批量生产, 油品各项指标达到预期要求。 (2)  发明了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性能调控技术和制备工艺方法,发明了高 稳定性山茶籽、菜籽绝缘油,在提高植物绝缘油氧化安定性、降低油品介质损 耗与凝点方面取得突破,技术指标显著优于国外产品先进水平。 (3)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制备工艺方法及复合抗氧化剂:发现了植物 绝缘油中脂肪酸、酚类抗氧化剂、金属减活剂等含量对油品氧化稳定性的影 响规律,发明了植物绝缘油制备工艺方法以及基于多种酚类抗氧化剂和金属 减活剂的抗氧化剂复配技术,发明了高稳定性山茶籽和菜籽植物绝缘油, 新油主要理化与介电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中击穿电压(85kV/2. 5mm)、介质损耗(1. 48%/90°C)、起始氧化温度(210°C)等三个主 要指标显著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4)  高稳定性植物绝缘油单分散纳米添加剂:发现了纳米粒径与表面活性 剂对纳米液体电介质陷阱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调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 径与表面活性剂厚度,发明了具有分散性且性能稳定的四氧化三铁改性纳米植 物绝缘油,解决了纳米粒子在液体电介质中难以分散稳定的问题。   关键技术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发明了植物绝缘油量产的多次碱炼和深度吸附技术,解决了量产油品 脱酸和介质损耗难以降低的问题,研制出我国首套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 1500吨植物绝缘油量产成套设备。 (2)  发明了抗老化的混合绝缘油,设计了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内部结构。 本成果建立了植物油浸纸电、热老化的寿命模型,提出一种抗老化混合 绝缘油的制备方法,调整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增加变压器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有: (a)  提出了植物绝缘油浸纸热老化寿命模型,揭示了植物油浸纸比矿物油 浸纸具有更高的电、热老化特性;建立了植物油浸纸电、热老化的寿命模型与 水解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绝缘纸剩余寿命随水解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发明了 —种矿物油-天然酯混合绝缘油,发现自然酯分子与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 酯基、水分向植物油中迁移是延缓绝缘纸纤维素老化根本因素。 (b)  发现植物绝缘油-纸绝缘中热稳定纸聚合度明显高于普通纸,采用 热稳定纸、增大油道及调整铁親绝缘等技术优化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绝缘结构, 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的综合性能。 (3)  植物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及油品现场运行维护技术,解决 了传统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误判率高和缺乏植物绝缘油现场处理手段的问题, 提高了植物油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 (a)  植物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发现植物油变压器电热故障特 征气体含量与矿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具有显著差异,导致已有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 体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植物油变压器故障诊断,发明了适用于植物绝缘油故障诊断 的改进杜威三角形分析技术,建立了以H、CH和CH及H、CH和CH为特征量 的电、热故障诊断模型,并定义了新的故障边界条件,改进杜威三角形技术诊断 正确率从59%提高到87%。 (b)  植物油变压器运维技术:通过大量油品劣化特性的试验研究,发明了 以酸值、粘度、水分和介质损耗为关键指标的植物绝缘油劣化程度评估技术, 发明了以复合过滤微分净化滤芯为关键技术的吸滤一体化植物绝缘油离线及 在线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填补了植物油变压器现场运维技术的空白。 (c)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发明,开发出10kV、35kV两个电压等级绿色高效 植物油配电变压器系列新产品,发明了 2套植物绝缘油批量生产线和1套植物 油纸绝缘及部件电热老化试验平台,为植物油变压器绝缘系统设计和安全运行 提供了基础数据。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深入发展,人们对用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电网公司提 出推进绿色电网建设,变压器绝缘油是电气绝缘油最重要的产品,占电气绝缘 油市场总需求的98%以上,植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已被列入国务院《中国制 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和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 计划》中,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团队介绍: 团队为“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 体,拥有国家杰青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以上数 据不重复统计)。团队围绕学科前沿科学和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开展高电压输配电装备运行安全应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自然形成了高电压设备状 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复杂大气环境中电气外绝缘、输配电系统过电压防护、 电工绝缘新材料与新技术等四个方向,作为负责单位承担了国家973项目1项、 973课题7项、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等,获得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重庆大学 2021-04-11
液相高压石蜡切片核酸提取一步法
项目简介 基因检测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因检测的第一步是从固定或未固定的生物样品中提取核酸。传统的化学方法,通常先用酶消化细胞或组织,再经有机溶剂抽提,使被分离的核酸经过酒精或异丙醇沉淀,收集并浓缩于水中。整个过程需2-3天。本项目提供了核酸提取新思路,以高压液相一步法,取代传统石蜡切片必须先脱蜡再酶消化的繁锁、费时步骤。完成石蜡切片脱蜡与酶消化整个过程仅20-30分钟。应用范围 专利保护所有生物样本。项目阶段已经用于临床石蜡切片的感染性因子的检测和肿瘤的基因序列分析。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已获得美国、德国、加拿大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