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硅基未知频率缝隙耦合式T型结间接式毫米波相位检测器
本发明的硅基未知频率缝隙耦合式T型结间接式毫米波相位检测器是由共面波导传输线传输线、缝隙耦合结构、移相器、单刀双掷开关、T型结功分器、T型结功合器以及间接式热电式功率传感器所构成,整个结构基于高阻Si衬底制作,其上有四个缝隙耦合结构,上方的两个缝隙耦合结构实现信号的频率测量,下方的两个缝隙耦合结构实现信号的相位测量,在前后缝隙之间有一个移相器;T型结功分器和T型结功合器是由共面波导传输线传输线、扇形缺陷结构和空气桥所组成;间接式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由共面波导传输线传输线、两个终端电阻以及热电堆所构成,热
东南大学 2021-04-14
多分支水平井增强地热能开发
增强型地热能开发技术主要用于地热取暖,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地热能开采技术。 压裂辅助常规地热能开发系统,取热由抽水井和回灌井组成,这种方式几乎不消耗地热水。地热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向外输出热量,不进入供暖或发电系统管道。在抽、灌热水井之间进行人工压裂,形成裂缝,增强地热水的回灌,从而降低地热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选取合理的抽、灌井间距,并对回灌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不会出现地热水温度下降的问题。 基于水平分支井的封闭循环取热技术,利用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在主井眼上钻多个水平分支井眼,换热流体从主井眼进入,然后扩展到各分支水平井眼,流体在水平分支井眼中流动时,吸收热量,然后从绝热内管返回地面,随后进入换热器,经对流换热加热地面循环流体。最终,释放出热量的载热流体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主井眼,构成封闭循环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水平二自由度隔振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二自由度隔振机构,包括一连接板,连接板中心插有活塞杆,圆盘的沿周均匀安放有四个磁浮单元。利用磁铁(包括电磁铁和永磁体)的同极相斥产生的正刚度特性,以及磁铁异极相吸产生的负刚度特性,将磁浮单元设计为正负刚度并联的水平二自由度隔振系统。由于正负刚度并联使刚度相互抵消,因此,该水平二自由度隔振机构拥有接近零的固有刚度,从而实现超低频水平隔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桨叶前缘带旋转圆柱的水平轴风力机
桨叶前缘带旋转圆柱的水平轴风力机。装置示意图如下,包括塔架 5、 水平轴机箱 4、轮毂 3 及桨叶 1,每个桨叶 1,一根可控的绕自身轴线的旋转圆 柱2。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桨叶前缘带旋转圆柱的水平轴风力机
桨叶前缘带旋转圆柱的水平轴风力机的研发。装置示意图如下,包括塔 架 5、水平轴机箱 4、轮毂 3 及桨叶 1,每个桨叶 1,一根可控的绕自身轴线的旋 转圆柱 2。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无需进行水平校正的称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需进行水平校正的称重装置。称重平台上固定安装有托盘,称重平台安装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测量称重平台的倾角,托盘底面经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测量托盘上的重量。本实用新型无需进行水平校准,可用于高精度小误差地检测物体的真实重量。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专家报告荟萃③ | 赵明阶: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地方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结合重庆科技大学推进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围绕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与大家分享几点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05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求是》撰文: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奋力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求是》2025/07 2025-04-01
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
本技术成果是在近海养殖塘以红树林构建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使海水从四类优化为二类鱼贝产量分别增加79.7~152.6%、30~35%;实现湿地净化和海水养殖相结合
中山大学 2021-04-10
薄膜蒸发与精馏耦合分离技术及设备
柔性智能互动终端的关键材料与传感器件是实现物联网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为其 中不可取代的关键元件。本团队在前期工作中针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含材料合 成、导电墨水配方调制、大面积卷对卷制程工艺和柔性触控样机制备,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条从材料、工艺 到器件应用的产学模式;并做了一系列十余项的专利布局(发明专利12篇,授权专利6篇)。其采用的技 术方法如下: (1)低成本的表面图形化工艺。包含基于光酸显影的可图形化配方调制、基于表面能差异化驱动的 自组装电极图形化,相比较于传统的激光、黄光刻蚀,溶液态的图形化方式成本更低,同时可保证满足柔 性触控传感器的线宽/线距要求; (2)高稳定性的纳米银导电薄膜。基于单分子缓蚀剂修饰的纳米银线稳定性提升方案,相较于业界 传统的单级分子蒸馏存在分离效率不高、能耗 较大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常规精馏方法又会使某 些活性组分发生热变质或分解能等不足。薄膜蒸发 与精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本技术成果 将薄膜蒸发的高效蒸发性与精密精馏的高分离度融 合于一台完整的设备中,既可避免热敏性物质长期 暴露于加热器内,又可使各组分通过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31 3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