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分子介孔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回收及可控释放取得
以咔唑为中心,在其2,7,9号为分别进行芳基化,制备了新型的二维、三维的螺旋桨状芳香性两亲物, 并通过折叠芳香性平面的组装制备了空心球。与传统的基于一维芳香性分子的超分子多孔材料相比,二、三维π-共轭组装体在水溶液中提供了疏水性碳环境,可以吸附回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介孔球对有机污染物—乙炔雌二醇(Eo)和双酚A(BPA)的回收率分别为92%和90%。值得注意的是,介孔球可以识别盐的浓度。随着盐的加入,折叠的芳香性分子被观察到逐渐变得平坦,诱导强的π-π相互作用,使多孔球体融化并相连一起形成实心的纤维。这种多孔向无孔材料的转变引发被吸附的污染物从多孔结构中自发释放,而随后的透析使超分子多孔结构恢复吸附容量。
中山大学 2021-04-13
CuFe2O4复合材料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性能与机理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冯畴境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2019-2023 201931043101 李暄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2019-2023 201931043116 罗雨欣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2019-2023 201931043111 黄品杰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2019-2023 201931043110 张一丹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 2019-2023 201931043105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周家斌 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 刘丹 化学化工学院 讲师 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 四、项目简介 工业生产当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需要净化处理,对此问题,本课题准备采用光催化耦合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快速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制备出磁性好、易回收且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Z型CuFe2O4/MnO2复合材料来活化PMS。PMS在复合催化材料表面会迅速反应生成硫酸根和羟基的自由基,同时在光照下实现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通过光催化和高级氧化产生的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会争夺有机物的最外层电子来实现对有机废水的高效降解。 因为CuFe2O4具有磁性好、易回收、可重复使用、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可见光催化活性等优点,可减少二次污染,且能够高效的活化PMS,此外,PMS可作为电子受体快速转移和消耗光生电子,实现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同时,通过掺杂MnO2颗粒进一步提高CuFe2O4催化剂比表面积,在反应体系中能够进一步活化PMS产生氧化自由基,从而有效地降解有机物。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20
一种大尺度模拟污染物在含水层垂向迁移的模拟装置
一种大尺度模拟污染物在含水层垂向迁移的模拟装置,包括含水层模拟装置、降雨装置、水位调节装置、真空泵和测压表,根据野外地层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填装土样,通过设置污染物的投放装置、土壤样品填装装置、压力检测装置、水样检测装置等来对压力场、水化学场、渗流场等参数进行监测,通过这些参数来观察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的垂向迁移规律。一种大尺度模拟污染物在含水层垂向迁移的模拟装置,包括含水层模拟装置、降雨装置、水位调节装置、真空泵和测压表,含水层模拟装置为带有顶盖的箱体并固定于底座上,箱体上部为矩形体,矩形体上部为蓄水层、下部为渗流层,底部为锥形体,锥形体为负压层,渗流层和负压层之间设有一块包覆有300目纱网的多孔有机玻璃隔板,渗流层中按照野外地层顺序填装试验用土壤或砂石并埋有试验用层状透水陶瓷或球状透水陶瓷,箱体渗流层侧壁上设有81个取样孔并通过设置有于侧壁上的81个直通铜管固定,其中纵向设有间距相同的九列取样孔,每列横向设有间距相同的九个取样孔,每个取样孔直通铜管的外端连接有铜质宝塔和硅胶管,直通铜管的外端与铜质宝塔之间设有200目致密纱网并利用硅胶垫片密封,箱体蓄水层侧壁设有进水口、出水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带回转式GGH的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回转式GGH的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脱硝反应器、电除尘器、增压风机、脱硫塔、湿式静电除尘器、烟囱,所述系统还包括回转式GGH,所述回转式GGH包括回转式GGH的吸热段和回转式GGH的放热段,所述回转式GGH的吸热段布置在电除尘器与增压风机之间;回转式GGH的放热段布置在湿式静电除尘器与烟囱之间。本实用新型将GGH吸热段布置在增压风机之前,使得GGH净烟气侧为负压,这种GGH的布置方式,可防止因原烟气向净烟气的泄露引起的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升高。燃煤烟气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可实现NOx排放浓度小于50mg/m3,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m3,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mg/m3,汞排放浓度低于3μg/m3。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测试方法,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装置和电阻率测试装置完成重金属污染成分及浓度的测定。X射线能谱分析装置包括X射线发射器,X射线探测器以及高性能滤波片。通过X射线探测分析,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成分。电阻率测试装置由外周的四个环形电极组成,环形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层隔离,中间两个环形电极为测试电极,上下两个环形电极为发射电极,发射电极用于向土体发射电流,测试电极用于测量电位差,再结合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极周围土体的电阻率大小,通过特定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电
东南大学 2021-04-14
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及装备
本项目属于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涉及石油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化工过程机械和环境保护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我国石油脱硫与后续转化过程中每年消耗碱性原料2万吨以上,产生含硫含碱废液(水)约4500万吨,其组分复杂,涉及面广,有重大生态安全风险。 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含硫含碱废液的清洁防治问题,提出“减量、全回收、无污染”的“过程减排”方法。考虑到非均匀结构、颗粒碰撞和微粒偏析等问题,提出采用流动状态、微尺度介质、机械结构调控旋流场中微粒排列的新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结构的稳定性条件、离心碰撞概率以及微粒偏析的调控方法,初步构建了微界面结构与微粒排列特征相结合的微相旋流捕获(MHC)原理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离子、分子及其聚集体等微量污染物的经济快速捕获利用,将旋流分离精度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成功开发出重力沉降-旋流分离-旋流捕获-聚结-反应再生新工艺,整体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同类技术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污水处理过程恶臭气体减排技术
该技术在保持和提高原工艺技术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只需在原有工艺中简单改进,投资少,运行管理简单,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恶臭气体减排,可免除污水处理单位因恶臭气体排放而带来的扰民困扰。该技术已经在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示范应用,受到企业的高度好评,带来显著的环境及经济效益。
扬州大学 2021-04-14
我校在地下水污染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地下水,全世界普遍的淡水资源,是农业灌溉、民生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水源。2019年9月河海大学水文院黄璟胜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9年影响因子达7.650,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排序前5%)发表题为“Analysis of radially convergent tracer test in a two-zone confined aquifer with vertical dispersion effect: Asymmetrical and symmetrical transports”高水平论文,在地下水修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随着地下水污染的急剧增加,示踪试验对地下水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径向示踪试验解析模型存在因子参数物理意义不完整的问题,非径向数值模型虽然避免了因子参数,但存在网格建构困难与计算耗时两个问题。本篇论文完善了径向示踪试验模型,定义模型的因子参数、示踪剂初始浓度、稳态浓度三者的本构关系,赋予因子参数完整的物理意义,阐明了径向与非径向两种模型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相同的浓度穿透曲线。通过含水层厚度、弥散度、特性长度三者组成的无量刚参数设置观测井,实际的三维污染传输可简化为二维、甚至一维传输,不仅揭示了弥散现象与稀释机理,更能有效排除不敏感参数,大幅提高参数估计反问题的计算性能,提升获得全局最佳解的概率。研究成果开启了地下水溶质运移的新思维、新见解,对推动示踪试验的高效应用以及实现地下水修复、解决实际的水资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河海大学 2021-02-01
水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生态工程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
已有样品/n工程项目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规划、建设了武汉六湖水体生态修复、“大东湖”生态水网、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杭州西湖水质改善与水生植被恢复等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设工程500余项,其中湖北80余项;累计水处理规模231.19万吨/天,削减COD6.73万吨/年,实施水域面积187.3km2。受污染地表水经处理后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均可提高1-2个等级,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成果应用推广中形成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结合的生态工程产业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集群,引领了湖北乃至全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铜铈材料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铜铈复合材料(CuO‑CeO2)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是以单线态氧作为主导活性氧化种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异相高级氧化方法。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高效的催化活性,与过一硫酸盐联用,可实现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本发明提出利用铜铈复合材料通过非自由基途径活化过一硫酸盐产生单线态氧实现污染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本发明之前,未发现有将铜铈材料与过一硫酸盐联用的报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高效以单线态氧为主导的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方法,用合成的铜铈复合材料与过一硫酸盐联合,应用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地下水高优先级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中,具有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