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奥龙(AOLONG)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助力高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学生与导师的双向互选、课程的选修机制、成绩审核、学分制等管理方式的改革向传统的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在充分综合各高校研究生管理特点的前提下, 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公司推出了一整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研究生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AOLONG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学籍管理、导师双向选择、专业培养方案/个人培养计划、开课 / 排课、选课、排考、中期考核、成绩管理、论文管理、学位管理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工具、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导师互选管理、培养管理、开课管理、排课管理、考务管理、免修管理、成绩管理、质量监控、教学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学位管理、网页功能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招收研究生的综合性大学、学院,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管理部门对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管理。  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研究生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面对种类繁多的数据和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管理的步伐,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方面都对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AOLONG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ES)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客户端/服务器(C/S)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来建设高校研究生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使研究生教务管理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满足各类高校现在和将来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为各级决策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学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为信息交流、教务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电子化手段;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提高研究生管理部门、各院系研究生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系统设计宗旨:计算机能做的尽量让计算机做,计算机不能做的才使用手工方式处理,教学工作能下放的尽量下放,将研究生管理单位的老师工作从繁重的,机械化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实际的教学管理、监督和改革中。 适用范围: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各招收研究生的系(部) 典型用户案例: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大基础医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众多研究生院。
北京奥龙飞腾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疫苗研究NMT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在国际竞争白热化,战争形态多样化的今天,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10月,生物安全法草案于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各界更加意识到,生物安全对于确保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就是国家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NMT联盟的会员单位,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NMT:非损伤微测技术为底层核心技术,迅速推出了与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多种检验,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适用于多个学科及领域的研发平台: 《NMT生物安全创新平台》特制系列产品!   应对挑战: 1)有效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疫苗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分类及用途: 1)《疫苗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ER-1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2)《疫苗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ER-2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疫苗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ER-100) 应对挑战: 1)有效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疫苗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疫苗研究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Ca2+、Cl-、O2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 《疫苗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ER-200) 应对挑战: 1)有效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疫苗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疫苗研究和研发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Ca2+、Cl-、O2 1.4可实时监测和记录检测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海拔、经纬度 1.5配备新指标拓展功能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以及检测时的环境参数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水泥水化机理及过程控制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高性能水泥及其组分的水化过程及控制机理,为从科学理论阐释 整个高性能水泥项目的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高 C3S 水泥熟料的晶格畸变与辅助胶凝材料 的活化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与支撑。并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与创新。 
同济大学 2021-04-11
热轧、冷轧、中厚板板形控制技术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用户对板带钢的板形质量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板形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标志现代化板带热轧机、冷轧机和中厚板轧机的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水平的代表性技术。北京科技大学陈先霖教授领导的项目组从“六五”至今一直在板带轧制工艺研究、板形控制技术的消化和自主创新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并投入实际应用。包括:  能够提供变接触VCL/VCR支持辊技术,自动消除辊间有害接触区,显著改善了轧机的板形控制性能,增加了弯辊调控效果,降低了轧辊消耗,延长了换辊周期。 能够提供高效变凸度HVC/LVC工作辊技术,克服CVC工作辊技术在轧制窄带钢时表现板形调节能力不足的缺陷,实现板形调节与带钢宽度和窜辊量均成线性关系,显著增加轧机的板形调节能力,解放弯辊力,为L1的板形实时控制预留空间。 能够提供非对称ASR/ATR工作辊技术,解决热连轧机组中下游机架不能兼顾板形控制和工作辊磨损控制的难题,在获取好的板形质量的同时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同时,该技术可实现对边部板形要求较高的专用钢的稳定生产。 能够提供均压型PPT中间辊技术,消除了HC轧机辊间接触压力尖峰,解决了轧辊严重剥落损伤问题,提高了板形质量和成材率。 能够提供成套板形控制模型,包括过程控制级(L2)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和基础自动化级(L1)的弯辊力前馈控制模型、凸度反馈控制模型、平坦度反馈控制模型、板形板厚解耦控制模型和轧后冷却补偿模型等,实现连续生产过程中高精度的板形自动控制。      以上研究成果在武钢1700冷连轧、宝钢2030冷连轧、武钢1700热连轧、鞍钢1700热连轧、鞍钢2150热连轧、济钢1700热连轧、莱钢1500热连轧、日钢1580热连轧、武钢2800中板等生产线取得了长期稳定应用。 本项目适用于所有的新建和欲改造的板带轧机包括热轧机、冷轧机和中厚板轧机。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和转移,可为轧钢技术装备国产化作出较大贡献。 ◆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产品的板形质量、提高轧机的生产率和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同时,由于价格优势,可为企业降低投资成本,节省外汇。市场竞争的压力对新建的和已有的板带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板形控制技术将成为这些轧机的必备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工业生产中的现代控制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目来源于工业生产实践,用智能控制技术代替或结合传统控制技术,实现操作自动化和过程的最优控制。主要包括应用锁相环技术实现严格的同步要求,基于神经网络的压力调节器,利用专家智能系统提高操作自动化水平。本项目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铝箔(带)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
“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攻关”属国家“八五”技术攻关课题,解决某铝加工厂1350mm中、精两铝箔轧制机组存在的影响高速高精轧制的控制技术问题。   该项目于1996年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技术创新点一是采用了新型全密封张力传感器,实现张力直接闭环,提高了张力控制稳定性和精度,克服了原德国产传感器结构不合理、使用寿命低(仅半年)、必须在线标定的缺点,不仅寿命长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传感器的1/10。精度误差小于1/1000,能有效保证高速轧制时张力稳定,板形良好,防止断带,提高厚度精度。第二个创新点是采用了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改进控制策略,加强控制功能,提高了控制精度。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张力AGC控制。 采用智能化非线性变系数法,解决了直接张力控制投入时系统稳定性问题。 采用模糊卷径记忆法,提高了卷径计算精度。 采用最优控制技术,实现了质量最优、面积最优和重量最优。 采用压下和张力协调控制,提高了厚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采用“双重化改造作业法”,基本做到不停产改造调试,对生产的影响减至最小,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工艺参数预设定和二次优化设定”模型,提高了设定精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直进式拉丝机控制系统
金属制品是冶金工业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我国该行业却是一个薄弱环节,机械、电气设备陈旧,阻碍了行业的发展。该系统是以笼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代替发电机—电动机组,用一台PC机实现拉拔品种设定、操作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实时闭环控制、自动计米等功能。系统动、静态数字模型的建立及按专家系统研制的品种设定器为本项目最突出的创新点。 系统的技术先进,节能显著。调速范围在正常工作时为30:1;在5%的额定转速时有1.5倍的额定转矩;设备效率为90-95%;节电率为41%。自94年第一套投产以来,已有从三卷筒到八卷筒的五套电控系统投入运行,至今工作良好。 97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无张力检测的直进式拉丝机上应用变频调速,实现反拉力恒定、秒流量相等的实时控制;应用专家系统研制的品种设定器及自行研制的急停装置等属国内首创。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温室大棚物联网远程控制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手机、电脑和农业现场设备的互联互通,让农 民可以远程查看温室大棚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 风口开关情况、卷帘情况等现场状态,远程调控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远程发 送控制指令,控制放风机、卷帘机、灌溉系统、补光灯等设备立即开始或者停 止工作。可以设置现场状态警报阈值,温度过低过高、意外停电等情况下手机 和电脑都可以及时收到警报提醒农民及时处理。历史数据持久保存,各种机械 和传感器的历史数据可以查看时间轴曲线分析,温室大棚情况清晰掌握。 整套产品由现场工作机械(放风机、卷帘机等)、现场数据传感器(空气 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网络中央控制器、远 程控制核心平台、手机前端 App、电脑前端软件、前端网站、菓然藓微信综合平 台组成,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放风机控制器和网络中央控制器采用易 施工、稳定性高的射频无线传输,搭载自主研发的 Figbee 自组网协议,传输距 离远、链接稳定。数据传输采用自主研发的 FYY 压缩算法,数据流量小,传输 速度快。当风口或者温湿度等数据有异常发生时,现场设备和传感器会及时推 送警报到互联网,从而第一时间提醒农民进行处理。本平台对农业生产现场数 据进行持久留存,提供曲线、图表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 建立生产数据农民社交互动平台,促进农民生产技术相互交流、学习。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
本项目针对国内外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态势,经十余年研发应用,解决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工程系统等三大系统性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保障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的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在汽轮机、直流炉、电梯、环保等领域关键工业装备推广应用 13000 余套,技术经济指标达国际6先进水平,产品出口美、日、韩、俄等 32 个国家。获授权发明专利 104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近三年新增销售 111.15 亿元,新增利润 18.81 亿元。
浙江大学 2021-04-11
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智能无人系统能自主的完成复杂任务,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协同性等特征,覆盖了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群体智能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贺威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次申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项的项目成果研究历时六年,针对柔性无人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具有多约束条件的智能控制和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建模方法和边界控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状态和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推动了智能无人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本项目的20篇主要代表性论文均发表在IEEE汇刊及Automatica等本学科著名期刊上,SCI他引1705次,其中1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23次,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4篇SCI他引超1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318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335 3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