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联网综合实验箱ITS-WSNRA8
产品详细介绍 物联网综合实验箱ITS-WSNRA8 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原理、网络通讯编程、无线电通讯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发挥创新能力。 ITS-WSNRA8 由A8 核心板,实验箱底板,7 寸触摸屏,Zigbee 协调器,若干个Zigbee 节点,蓝牙设备,WIFI 设备,UHF 超高频部分、HF 高频部分、LF 低频125K 部分的RFID 读写模块和一个GPRS 模组构成。Cortex-A8 内核基于ARM v7 指令架构,适用于复杂操作系统及用户应用,运行速度可达1GHz,功耗在300mW 以下,而性能可高达2000MIPS。 ITS-WSNRA8 涵盖了目前市面上的RFID 种类技术,包含125KHz 的低频,13.56MHz 的高频,900MHz 的超高频;学生可以通过RFID 实验,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RFID 读写器、原理机、标签的原理及应用。     产品特点 1. 针对性强:ITS-WSNRA8 由A8 核心板,实验箱底板,7 寸触摸屏,Zigbee 协调器,标配5 个Zigbee 节点,蓝牙设备,WIFI 设备, 条形码扫描模块,UHF 超高频部分、HF 高频部分、LF 低频125K 部分的RFID 读写模块和一个GPRS 模组构成,提供丰富的外设资源满足设计的需求。 2. 实现多学科综合实践:ITS-WSNRA8 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原理、网络通讯编程、无线电通讯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发挥创新能力。 3. 系统基础实验:提供系统基础实验,掌握高性能主控芯片开发环境的使用及内部资源配置,并通过实验实现各外部设备的连接、使用,达到可以自行开发标准。 4. RFID 应用程序开发:包含低频、高频、超高频识别系统的典型应用频率对应的基础实验,通过验证、读、写、擦除标签信息等系列实验,了解RFID 系统的系统组成及系统工作原理。 5. 大量RFID 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对应用案例的学习和开发,掌握项目开发流程,积累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提供的应用案例是经过细心挑选、精心编排的实训系统,几乎涵盖了RFID 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旨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开发中,更多了解行业需求及应用现状。 6. 层进性强:模块化学习体系、由基础到系统逐步学习。 7. 功能强大:提供大量的测试点,培养学生观察、调试、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8. 易于学习:提供参考设计代码和软件的接口API 函数使编程学习更容易。        
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韩文佳副教授参与完成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提升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水平,为实现习主席提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水污染治理做出重大贡献。 该项目以产学研用创新平台联合攻关突破覆盖造纸行业化学机械法制浆、化学法制浆、废纸制浆及造纸等所有主要工艺流程的清洁生产技术,形成了化学法制浆清洁生产节水减排集成技术及装备、化学机械法制浆废水蒸发燃烧资源化技术、废纸近中性脱墨制浆及造纸白水梯级循环回用集成技术等标志性成果,实现了造纸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解决了造纸行业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难题。所研发的技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原国家环保部等部委鼓励推荐的先进技术,为造纸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制造提供了示范。经第三方评估和鉴定,该项目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清洁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0件、发表SCI论文36篇,出版专著3部。研发的技术已在10家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876.79亿元、利润168.29亿元。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低能耗低污染膜/生物反应器(MBR) 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技术特点及优势 1、对现有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进行改性,提高膜通量,减小跨膜压力。膜通量较现有膜提高2倍以上,跨膜压力只有1米左右水柱。 2、突破了以往MBR膜都是与泥水直接接触的固有形式,对MBR结构进行了改进,减少膜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等膜污染关键物质的接触,可以极大缓解膜污染问题; 3 、采用的廉价耐污染膜材料,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4 、控制反应器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反应器中能有效建立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微生态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AO一体化净化微污染源水的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O一体化净化微污染源水的反应器,包括絮凝区、A区和O区;絮凝区的顶端作为反应器的进水端,其设在反应器的中间位置;A区设在絮凝区的下方,且A区的中心位置与絮凝区连通,A区内设有搅拌装置;O区的顶端作为反应器的出水端,其设在絮凝区的圆周外围,且O区的下端与A区的上端非中心位置连通,O区内设有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反应器结构紧凑,集生物反应(悬浮微生物和附着微生物)、絮凝、吸附、沉淀于一体;使用该反应器处理污染水源,可以将水源中有机物、氨氮、锰、铁、亚硝酸盐氮等还原性指标均高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 估方法,基于计及并联电容器补偿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采用无功折 算因子描述交流系统中并联电容器补偿点对直流系统的电压影响程 度,并采用折算的方法获取交流系统中各补偿点接入的并联电容器对 直流系统的无功影响量,将系统中所有并联电容器补偿点对直流系统 的无功影响量累加,获取全系统并联补偿对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不 利影响;根据全系统无功影响量获取有效短路比,进一步获取计入并 联电容器补偿的影响,根据有效短路比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相比 现有基于多馈入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三段式电流保护影响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三段式电流保护影响的评估方法,基于规则库实现,规则 库中包含若干条顺序执行的规则步骤,这些一般性的语义规则适用于任意的配网系统和分布式电源接入 情况,且每条规则通过描述性语言指导操作者该如何构造短路场景,并选择哪些保护的 I、II 或者 III 段 进行校验。这样,操作者无须根据所研究的系统来分析确定校核步骤,只要顺序执行规则库中的规则步 骤便能高效准确地判断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对保护的影响:当规则库中的所有规
武汉大学 2021-04-14
干旱沙漠地区牵引供电系统雷电防护及服役性能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首先,对干旱沙漠地区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防雷失效风险进行评估。其次,通过评估确定干旱沙漠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雷电防护方案和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雷电防护方案。牵引变电所雷电防护主要从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展开防雷保护。一次系统直击雷的防护方案就是采用避雷针;电压等级相对较低的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雷电防护方案主要采用接地、设置电涌保护器、屏蔽和隔离。最后,对避雷器设备在线检测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氧化避雷器MOA泄漏电流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无线多点MOA在线检测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等离体射流的光学特性的采集,所述光学特性采集包括放电电压、电流信号采集。步骤S02:采集流经人体阻抗模型的电流。步骤S03:计算流经人体的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步骤S04:当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中都没有超出安全阈值即判定为人体接触安全,否则判定为人体接触不安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射流人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评估测试平台。本发明通过电流有效值来评估人体接触射流体羽平均效应带来的危害,比脉冲能量评估瞬时效应引起的人体接触危险情况,综合电流有效值和比脉冲能量形成人体接触安全性评估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化工园区内系统性安全屏障保护链及有效性评估模型
本发明涉及安全屏障保护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工园区内系统性安全屏障保护链及有效性评估模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明确研究对象是化工园区内哪种重大危险源,并从案例中和以往研究中人为归纳分析得到多米诺事故路径规律;明确化工园区内组织架构和企业位置布局,以化工园区为边界,按照事故链演化范围;统计并确定各层级内安全屏障使用情况,并重新定义4个层级节点处的安全屏障功能:软连接和硬连接;层级内和层级节点处安全屏障串联,得到与事故链一一相对应的系统性安全屏障保护链,创建的安全屏障保护链从重大危险源自身(储存装置)出发,以化工园区层级为研究边界,预防园区内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云计算平台环境下的动态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云计算平台中的动态任务调度问题。本专利针对动态任务调度问题的特点,引入了排队论对任务分配、执行前的状态进行快速建模、结构化处理;针对现有以任务高度值(粒度)来作为主要参考因素的任务调度算法所存在的严重不足,本专利提出了任务-计算资源分配矩阵,用以描述任务(或虚拟机)与计算资源(节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人工免疫理论给出了运算模式,保证能以概率1搜索到问题的最优解,能有效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快速搜索到合理配置,提高集群资源利用率市场前景分析:本发明为云计算平台下的动态任务调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发明首先利用排队论对任务进行排队处理,然后用人工免疫理论中的免疫克隆选择策略对集群中的计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再利用负载均衡调整抗体基因,使得集群资源的配置更加满足任务处理的需要,本发明能适应云平台的动态变化和虚拟化的环境,快速搜索出最优配置,提高集群资源利用率。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专利提出了任务-计算资源分配矩阵,用以描述任务(或虚拟机)与计算资源(节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人工免疫理论给出了运算模式,保证能以概率1搜索到问题的最优解,能有效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快速搜索到合理配置,提高集群资源利用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 77 78
  • ...
  • 178 1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