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稻新品种北粳203
水稻新品种北粳203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粳型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以广东优质籼稻七山占为母本,以日本优质米丰锦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再与籼稻泸糯425复交,与自选品种千重浪2号再次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品种统一试验中熟区组。初试平均亩产664.6千克,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5.4%;复试平均亩产653.9千克,比对照增产8.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7千克,比对照增产7.7%,米质主要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优质米1级,2023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240013。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稻区种植。该品种由于米质好、食味佳,曾获得盘锦(首届)优质稻米食味品质鉴评品种组金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水稻新品种北粳143
水稻新品种北粳143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粳型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以美光为母本,以蜀恢527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再以自选品种沈农159为父本进行复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20年参加国家中早粳中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52.8千克,比对照增产12.1%,续试平均亩产641.8千克,比对照增产9.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9千克,比对照增产7.0%。米质主要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优质米2级,籽粒长宽比达到2.4,属于长粒优质米类型。2021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2029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广适性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红莲型杂交水稻
可以量产/n红莲型杂交水稻细胞质来源于野生稻,花粉圆败,是国际公认的水稻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之一。近20年,该团队在朱英国院士带领下,克隆了HL-CMS的不育基因和两对恢复基因,深入研究了核质互作的分子机理;挖掘红莲型新的不育和育性恢复资源,培育了新的不育系、恢复系;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稻组合,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紧密结合的完整体系。产品先进性:产量、米质、广适综合性状协调好;耐高温,适合长
武汉大学 2021-01-12
水稻华328S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328S是以广占63S作母本,8077S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和低温选择育成的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分蘖力强,叶色绿,剑叶挺直、微内卷,叶鞘、叶舌无色,穗型较大,着粒较密,包颈度较高,谷粒中长型,稃尖无色、无芒。在武汉种植不育期株高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穗12.9个,穗长19.8厘米,每穗颖花数166.7个。在武汉5月播种,播始历期为69-75天,主茎叶片数12.9-13.5片。人工气候箱鉴定,在光照14.5h,日均温度为23.5℃条件下,花粉不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水稻华两优2890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两优2890是以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华328S”为母本,与恢复系华90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10和2011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均亩产535.4 kg,比对照明优02增产6.38%。2011年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0kg,比对照明优02增产9.10%。平均全生育期平均152天左右,比对照“明优02”长2.7天。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抗稻曲病。出糙率80.8%,整精米率66.9%,垩白粒率23%,垩白度3.7%,直链淀粉16.8%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抗病虫转基因水稻培育
用农杆菌双 T-DNA 载体介导的共转化技术,将 AP1 基因或(和)BT 基因与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共转化入优良的水稻品种中,通过自交分离,在共转化水稻植株的自交后代中筛选获得了无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抗虫鉴定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水稻植株对螟虫的抗性与未转化对照相比有明显提高。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籽粒充实机理与调控技术
该成果曾经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该成果在“水稻胚乳细胞的增殖和充实规律及其机理、根系代谢活性与籽粒充实的关系及其机理、植株衰老-物质运转-籽粒充实的关系及其机理、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及其生理机制”等研究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 提出了按叶龄期控制土壤水分的旱育秧壮秧培育技术、实地实时因种施肥技术、控制低限土壤水势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促进水稻籽粒充实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稻优质清洁化生产技术
该成果曾获农业部神农奖三等奖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该技术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层次的稻米清洁化生产理论,从稻田生态、环境监控、秸秆还田培肥、抗病优质水稻品种筛选、减污施肥与节水灌溉等主要技术环节,系统研发了水稻清洁优质生产农艺,研制了多种生物农药,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在丰产科技工程中构建形成了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有机食品稻米生产技术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效率实证分析——以吉林省水稻生产为例
本文主要利用吉林省8个县(市)1994~2005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水稻生产的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分析,获取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做出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水稻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由于技术进步水平低,规模无效率的作用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改善生产效率水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送炭蜂——水稻废弃物高值化就地利用首创者
本技术基于物料多样性的可调控自适应流态化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技术,提高转化效率与速率。发明了多相燃料脉动燃烧循环利用供热的快速热解技术。我们研发出移动式集成化快速热解装备。该装置以专项作业车为载体,实现了稻壳等水稻废弃物的就地回收。技术已实现将碳排放量减少 87%,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装置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长期封存,将水稻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
天津科技大学 2024-11-0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