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优质香稻对主要害虫耐受性机理及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
可以量产/n该项目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领域。本项目主要探明了优质香稻鄂香1号、鄂中5号和武香988田间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结构和种群动态,掌握了香型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变化规律和香稻的耐受性,探索了预测预报技术和无害化治理关键技术;通过解剖香稻组织结构,测定了叶鞘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分析了香稻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耐受性机理;研究了二化螟和褐飞虱对香稻的嗜食性,提取鉴定特殊物质并研究了其对主要害虫的行为调节作用。本项目最终制定了香稻主要害虫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建立了香稻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抗黑条矮缩病载体及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水稻培育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 RNAi 片段的可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专用载体,将该载体转入水稻获得的转基因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毒近乎免疫, 生长全程均不需要采取对该病毒病的任何防治措施。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产优质广适应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13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1.利用自己的“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的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杂交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并结合小孢子培养选育出新的高配合力、强抗倒伏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195A。 2.利用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技术选育出耐菌核病的恢复系7-6,并纯化至DH7-6。 3.用195A与恢复系DH7-6配制出杂种“华油杂13号”。“华油杂13号”已分别通过了国家长江上、中、下游农作物品种审定。采用官、产、研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实现了 “华油杂13号”的快速推广,该品种繁育和制种技术成熟,品种适应性广,安全性强。采用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 2160万亩,新品种累计新增产值77096.88万元,新增利润65532.35万元,新增税收3276.62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品种2010~2012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长江流域油菜主导品种。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产优质多抗大麦新品种华大麦6号、华大麦7号的选育与应用
原理: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注重种质资源鉴评和特异种质的筛选、创制与利用,注意多学科结合在种质资源鉴评和特异种质筛选、创制中的应用;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注重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注重引进新的遗传育种技术,注重新的特异种质的创制与应用;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注重早熟、高产、优质、矮杆、多抗大麦新品种开发利用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模式与技术体系研制,注重研制专用大麦高产高效保优栽培技术体系,注意专用大麦研、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建立。 指标:生育期比当地小麦品种早熟15天以上;产量比当地对照显著增产;株高90厘米左右;抗(耐)主要病害(1)率先将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特异种质应用于大麦育种实践,开辟了一条利用特异野生大麦资源改良栽培大麦品种的高效育种途径。(2)所育成的大麦新品种在三个方面有大的突破,表现为专用品质潜力大幅度提升;产量潜力有了大的提高;早熟、矮杆、抗性、产量、品质协同进步,较好地解决了产量与品质、早熟与产量、抗性与品质产量间的矛盾。(3)研制出了用早熟、矮秆大麦开发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的大麦种植新模式与配套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完全成熟;没有安全问题;适合湖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早熟、矮秆、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大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我国大麦生产向前迈进一大步,创造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麦开发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新模式的研制与应用开辟了大麦开发利用冬闲田与棉花、玉米预留行的先河,为发展我国专用大麦生产开辟了新径。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邱让建副教授在《Agricultural Forest Meteorology》上发表不同类型增温对水稻蒸散发影响最近进展
近日,重点实验室邱让建副教授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农林科学I区top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4.651)上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rice evapotranspiration to varying patterns of warm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是我校邱让建副教授,杜克大学Katul教授和硕士研究生李隆安等为共同作者。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水稻水分消耗与生长、生物量和产量等息息相关。水稻生产面临着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诸多挑战,其中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最大。然而观测气候变暖条件下的水稻蒸散量比较困难,因此运用作物模型估算气候变暖情况下水稻的蒸散发成为研究热点。很多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呈不对称增温形式,然而日尺度上的作物模型只能评估全天变暖对作物蒸散发的影响。 利用中国、日本和菲律宾1003个气象站50年的气温数据,文章揭示了东亚不对称增温的事实;创新提出了基于冠层覆盖度的冠层和土壤接收的辐射的分配方案,基于Wang–Engel温度响应函数发展了日有效热时间的表征方法,构建了冠层覆盖度随累积热时间的动态变化函数,基于改进的动态Priestley-Taylor模型,实现了不同类型(白天、夜间、全天,不对称)增温对蒸散发影响的评估,突破了传统作物模型只能评估全天增温对蒸散发影响的瓶颈,为评估未来气候变暖对蒸散发的影响提供了新方法。论文同时揭示了气候变暖导致的物候期变化对水稻蒸散发的重要影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26
重庆市肉牛杂交改良及安全优质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重庆养牛长期役用,肉用生产能力及牛肉品质差,优质牛肉依赖市外调入或国外进口。该成果历经十余 年,引入8个世界著名肉用品种,筛选出4个二元杂交组合、2个级进杂交组合、1个三元杂交组合;配套优质 牧草的栽培及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营养调控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程序化人工授精技术, 实现了役用牛向肉用牛的转变,产肉能力提高3倍以上、肉质达到国家特级标准、安全指标符合国家及欧盟等 要求,每头肉牛的产值提高5~6倍,填补了市内优质牛肉生产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发布重 庆市地方标准14个,助推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及市级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在保供增收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成果于2014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抗逆融合基因(WX02)的创制及其在抗逆优质作 物育种中的应用项目
盐碱、干旱、高温、冻害和洪涝等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粮食作物和多数经济作物来说,其功能叶片中的同化产物和衰老叶片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向产量器官的转运,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物的过早衰老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要素,对于绿叶类作物和观赏花卉还会影响到其货架寿命以及观赏价值等。 克隆叶片衰老和逆境抗性相关基因,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调控其在主要经济作物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水平,是提高和稳定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性状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很多衰老或逆境抗性相关基因在植物细胞中高表达后,在增强转基因植株对特定胁迫的抗性、延缓植株衰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植株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不利影响,如导致植株矮小、生长迟缓或产量下降等,导致该基因无法直接应用于抗逆作物的培育。如果可以特异性地表达这些基因,让它们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或胁迫条件下高表达,而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维持在较低的基础水平,可以大大提高它们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性。 课题组前期克隆了一个植物叶片衰老的负调控因子。在转基因植物中过表达该基因可以显著延缓植物的衰老,并赋予植物对高盐、干旱等胁迫的抗性,但是,转基因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导致该基因无法被直接应用于抗逆作物的育种工作。课题组前期还分离鉴定了一段含有 14 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命名为 WX01。我们对 WX01的功能研究发现其包含独特的蛋白降解信号,能够响应发育与环境信号,在转录后水平调控与它融合的目的蛋白的稳定性,从而使目的蛋白在光下正常旺盛生长的植株中降解、但在启动衰老或者高盐、高温和失水等多种逆境胁迫条件下特异积累。我们利用 WX01 与前述衰老负调节因子构建了融合基因 WX02,并转入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该融合基因可以恢复衰老负调节因子积累造成的植株矮小、生长抑制的表型,但是保留了其延缓衰老、促进光合和提高转基因植物对高盐、干旱等逆境胁迫的抗性的功能。课题组进一步将 WX02 融合基因转入经济作物大豆中进行功能验证,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多个株系单拷贝纯合转基因大豆材料。对转基因大豆的表型分析同样证明,WX02 转基因大豆对高盐、干旱胁迫的抗性显著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WX02 融合基因在抗逆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围绕该项目已经申请了 2 项国家发明专利,1 项国际 PCT 专利,其中 1 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获得授权。 
南开大学 2021-04-13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种质资源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杜马斯定氮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水稻种质资源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杜马斯定氮仪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京市建邺区西城路300号君泰国际大厦C座3楼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7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5-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10 11 12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