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老芒麦种子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芒麦种子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野外采集的老芒麦种子进行筛选后去除种带真菌,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纵切后,依次放入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分化和增殖培养基进行分化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根长度为4~5cm的待分化苗;将待分化苗移出生根培养基,闭瓶炼苗,随后洗净根部并注入自来水,开瓶炼苗,使用灭菌后的蛭石培养,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本发明显著提升了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实现快速、高效且遗传稳定的植物繁殖,为展开老芒麦的分子育种提供基础实验材料。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是如下1)或2): 1)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克隆了一个新的正向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CTB4a,将其转入野生型水稻中,表现出孕穗期耐冷,为水稻的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技术 本发明属于利用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生产杂交F1种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利用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在冬油菜产区秋播生产杂交F1种子的杂交制种方法。由于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中国的冬油菜产区(例如长江流域)正常播种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可以自交结实,在中国的春油菜地区(例如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夏播表现雄性不育,不能自交结实,因此,必须在春油菜地区夏播生产杂交种种子。本发明的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抗黑条矮缩病载体及抗黑条矮缩病转基因水稻培育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 RNAi 片段的可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专用载体,将该载体转入水稻获得的转基因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毒近乎免疫, 生长全程均不需要采取对该病毒病的任何防治措施。
扬州大学 2021-04-14
邱让建副教授在《Agricultural Forest Meteorology》上发表不同类型增温对水稻蒸散发影响最近进展
近日,重点实验室邱让建副教授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农林科学I区top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4.651)上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rice evapotranspiration to varying patterns of warm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是我校邱让建副教授,杜克大学Katul教授和硕士研究生李隆安等为共同作者。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水稻水分消耗与生长、生物量和产量等息息相关。水稻生产面临着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诸多挑战,其中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最大。然而观测气候变暖条件下的水稻蒸散量比较困难,因此运用作物模型估算气候变暖情况下水稻的蒸散发成为研究热点。很多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呈不对称增温形式,然而日尺度上的作物模型只能评估全天变暖对作物蒸散发的影响。 利用中国、日本和菲律宾1003个气象站50年的气温数据,文章揭示了东亚不对称增温的事实;创新提出了基于冠层覆盖度的冠层和土壤接收的辐射的分配方案,基于Wang–Engel温度响应函数发展了日有效热时间的表征方法,构建了冠层覆盖度随累积热时间的动态变化函数,基于改进的动态Priestley-Taylor模型,实现了不同类型(白天、夜间、全天,不对称)增温对蒸散发影响的评估,突破了传统作物模型只能评估全天增温对蒸散发影响的瓶颈,为评估未来气候变暖对蒸散发的影响提供了新方法。论文同时揭示了气候变暖导致的物候期变化对水稻蒸散发的重要影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26
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油菜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BnTT8同源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得到突变体单株,经过自交分离,获得了不含T‑DNA插入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该突变体的种子表现为黄籽,显微观察种子的横切面发现,双纯合突变体的内种皮没有原花色素的积累,而单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内种皮中均包含有清晰可见的原花色素积累。对这些突变体进行品质分析发现,BnTT8基因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含油量显著增加。BnTT8基因对于油菜种子的品质改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8 9 10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