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
从电器文明开始,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人类在科学探索的步伐上已经从工业进入了智能化的技术环境。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数据时代到来,各行各业也在争相抓住契机,利用新时代科技智能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其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为工业监测带来了新的惊喜。它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可以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信号经过转化后以数据的方式提供给人们,做到实时监测,确保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监测工业机械运行一般使用振动传感、温振一体化传感器等,存在成本高、易误报、不能对早前故障进行监测等问题;而故障早期诊断对于维护设备安全、保障工业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故障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声纹、振动、温度一体的声振温一体传感器,该传感可综合感知监测对象声音、振动、冲击脉冲、温度以及倾角数据,全面覆盖旋转设备早中晚期故障信息。同时,开发了旋转设备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其由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采集网关、电脑 WEB 端构成,同时适配云平台、手机端小程序。通过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将设备运行时的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噪声、温度数据采集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依托独有的异音分析、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 核心优势: (1)全面集成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声音、温度多维度深度感知专利技术; (2)快捷部署(磁吸胶粘/纹可选),无线方式,快速联网; (3)数字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准:独有异音、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 (4)高性价比,大容量电池,长维护周期。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用于多参数水质检测的手持式智能设备
项目简介: 水安全是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水资源的管理和 使用需要精确和及时的监测。现有的水质检测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其便 携性、降低成本、提高测量灵敏度,用来实现野外的实时水质监测。 本项目以 pH、pO2、温度等水质参数为出发点,通过小型化相关 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研发出可用于多参数水质检测的手持式设备。 项目特色: 用于水质多参数检测的手持式设备包括多个传感器、传感器信号 采集电路、低功耗蓝牙(BLE)和窄带物联网(NB-IoT)等通讯电路 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等软硬件模块。 一般商用的 pH、pO2、温度等水质测量设备,需要使用市电供电, 只能在室内使用或者工作环境必须有市电的接入口。使得水质测量范 围受限。并且多数水质检测设备体积较大,难以携带。少数可手持的 设备,成本高昂,功能单一,难以适应室外多参数水质检测的需求。
南开大学 2021-04-11
紫外-微臭氧光化学激发氧化水质深度净化技术
紫外-微臭氧光化学激发氧化水质深度净化技术是对现有的紫外—臭氧工艺进行改进得出的创新工艺。该工艺利用紫外光激发空气产生微臭氧,使进水在紫外光和微臭氧的协同作用下得到深度净化,达到去除水中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优先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东南大学 2021-04-10
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针对现有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系统开环运行、预警功能单一、环境适应性差、检出污染物有限等问题,通过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基于事件驱动和风险评估的水质安全预警控制技术体系,突破水质安全评价、水质组合预测、水质事件检测、动态风险预警等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完成具备高集成度、可扩展性的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平台;2)提出包括 126 项水质指标的饮用水水质安全指标体系和基于水厂工艺处理能力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实现综合考虑水质状况、水厂工艺和调度能力等因素的本地差异化水质安全评价系统;3)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原理的突发水质事件动态风险预警方法,研发完成支持多任务运行的突发水质污染事故模拟仿真服务系统;4)研制完成多种新型水质在线监测预警仪器及装备,包括发光菌法在线水质综合毒性监测仪、免试剂多参数在线水质分析系统、移动水质采样监测系统等。由吴澄院士等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成果具有普适性和可扩展性,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预警系统集成、全流程水质评价、动态风险预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移动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1. 痛点问题 比色检测在环境监测市场占据较大比重。根据结果判读的方式,比色法可分为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目视比色法包括比色试纸条、试剂盒等,可节省判读仪器,经济性好,但是准确性低。光电比色法往往需要实验室分析仪器,譬如实验室台式或者便携式/手持式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准确性高,但是经济性受到诟病,且仪器小型化、智能化程度低,导致其应用场景和范围受限。综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水质比色分析仪器或技术在经济性和准确性上无法兼顾。 2. 解决方案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以手机摄像头为信号感知和处理模块,减少了新仪器开发的成本和周期,此外提出了整合手机摄像头的比色检测光路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图像信息与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开发了配套的单机及云上APP测试软件。仪器可支持可见光波长范围(400-700 nm)的水质参数快速比色分析,测定指标包括氟化物、氨氮、余氯、正磷酸盐、浊度等。整机重量小于1kg,主机尺寸12cm*7.5cm*7cm,电源采用充电锂电池,防护等级IP54,检测方法符合国标。 相比于传统实验室水质分析技术,该款仪器重量轻、体积小,利用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兼容平台,可实时上传数据和定位监测地点,可组网形成监测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手机的开放性系统有利于迭代升级,互联网服务有利于产品升级和维护。该仪器打破传统环境监测极大依赖于实验室仪器的现状,提供兼顾经济性、准确性和便捷性的非凡测量体验;有利于开展现场污染调查及定量分析,在条件恶劣和偏远地区的环境监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借助智能手机的高用户普及率及实时定位功能,能够为构建环境物联网和污染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合作需求 (1)寻求在数字孪生流域、智慧河湖应用场景对接资源。 (2)寻求在环境监察执法、管网巡查执法、应急监测等领域有丰富市场销售经验与渠道资源的企业开展商务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1-06
TE-800Plus 智能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产品简介:TE-800 PLUS是一款便携式多参数高精度分析仪,具有实时数据传送,4G通讯模块,采用高精度数字电极,检测项目有COD,TOC,氨氮,浊度,悬浮物,叶绿素,蓝绿藻,余氯,pH,溶解氧,温度,电导率,ORP, TDS,水中油等项目,适应于各种恶劣工作环境,内置高容量SD卡可进行数据无限保存;专业水质检测仪系统,内置高容量锂电池,仪器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测定范围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是一款为客户在野外,实验室提供检测,监察,数据管理融为的一体便携水质检测系统 . ▷功能特点: ※ 检测项目有COD,TOC,氨氮,浊度,悬浮物,叶绿素,蓝绿藻,余氯,pH,溶解氧,温度,电导率,ORP, TDS,水中油(可定制项目); ※ 8寸彩色触摸屏,内置热敏打印机; ※ 内置大容量充电锂电池,待机时间长; ※ 采用传感器新技术、无需试剂,无污染,经济、便捷; ※ 整机按照人工学设计,外观流行时尚,携带方便; ※ 可长时间在野外工作,中文界面切换,操作简单、快速; ※ 内置存储卡可实现数据保存、查询; ※ 采用高精度全数字光学电极,自动温度补偿,从而实现更稳定准确的测量值; ※ COD,浊度,悬浮物,叶绿素,蓝绿藻,水中油采用全数字光学电极,能自动对光路衰减及浊度影响进行快速补偿,从而实现更稳定准确的测量值; ▷应用行业: 可广泛应用于科研院所、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江河湖泊、自来水厂、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光伏能源、食品饮料、水产养殖和市政给排水以及第三方检测等行业 .
天尔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2022-07-18
紫外可见智能型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7-01
海洋牧场智能监测系统
针对远离陆地、供电通信困难的海洋牧场监测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海洋浮台的海洋牧场智能监测网系统,也可扩展应用于海洋平台、养殖工船等载体。整个系统由水下自动观测子系统、海气界面观测子系统、能源供应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大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组成。在监测海域布放的1个海上监测浮台基础上,将能源供应子系统(最大功率600W)和无线通信子系统(最大带宽50M)布放于浮台上,实现观测网设备的供电和双向通信。设备布放于浮台下的海底,可通过数据采集器实现水下自由组网观测,观测距离从几十到上千米。浮台上通过增加无线通信设备与海上作业平台连接,实现数据实时回传至岸基基站。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北航开发的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结合GIS地理信息电子地图,建立电磁环境资源数据库,可以对电磁环境分析评估,最终实现对电磁环境资源的监测、规划和管理。本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合理利用电磁资源,发展经济和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社会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通信网设计方面,在分析现有的网络系统或进行组网设计时,可以指出移动通信运营商所关心的信号盲区、接收信号强度不好的地区; 2、频谱管理方面,可为无线电管理和环保部门对重要地点如雷达站、机场、火车站、医院、化工厂等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分析、处理与管理提供方便,可帮助发现非法设台、擅自增大功率及互调干扰等情况,以排查存在干扰隐患的频率和台站; 3、在城市居民电磁环境评估方面,采用“城市居民(公众)暴露值”来衡量的,可利用系统的电磁环境评估模块,建立传播预测模型,进行城市人口暴露值的预测评估; 4、在无线通讯空间通道保护方面,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筑物布局、建筑物特征数据库,结合无线电发射设备数据库中微波站数据,对无线通讯的空间通道进行保护。目前,该技术已达到小批量样机生产的实用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52 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