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国标代码:14505,江西省报考代码:8684),由江西省教育厅直属管理,被列为江西省“十二五”重大民生工程。洪州学院由北京锦绣控股集团和广东理工学院联合创办,是我省唯一一所由企业和高校共建的高职院校,是全面推行订单式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新型高职院校。 洪州学院以文化教育为特色,以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为学科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提出了“实训教学全程化,职业技能证书化,思政教学专题化,英语、计算机教学等级化,语文、数学教学应用化,体育教学专项化”的职业教育新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懂管理、会经营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大国工匠”,培养“现代工程师”和“未来企业家”。 一、区域位置 洪州学院位于南昌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丰城市总部经济基地大学城,地处南昌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江西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即南昌中心城区,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两座,为丰城城区和抚州城区) 目前,“洪州号”公交已正式开通,每天往返洪州学院与南昌西客站,一站式直达,全程仅需40分钟,方便洪州学院师生出行。 二、建设规模 洪州学院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1500亩,按本科院校规模打造现代化校园。 学院一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完成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生活服务中心(包括食堂)、学生公寓三栋和教师公寓两栋等主体建筑,同时绿化亮化、运动场馆等配套设施建设顺利完工,已于2015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 学院二期工程首建新建4栋学生公寓,3栋教学楼,且均已投入使用。艺术楼、室内体育馆等工程开始立项报建。 学校软硬件设施完备,教学设备先进,各类藏书丰富,生活设施、休闲场所正在逐步完善,可满足6000余人在校学习生活。 我院学生公寓为六层结构,外形美观、南北通透。四人一间,拥有独立卫生间,独立配套私人衣柜、电脑桌、书架、WIFI端口、空调、热水器等,彰显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每个楼层有自助洗衣房、自动开水机,最大限度方便学生生活。学工处每年举办的“最美寝室评比”有奖活动,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又让室内设计专业的同学大展身手,学以致用,体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 生活服务中心是学生生活、休闲的中心,配套银行、超市、特色小吃、商店、快递服务站以及学生食堂,满足学生的各类生活需要,生活十分便利。 三、教学优势 洪州学院依托广东理工学院的优势资源,以“资源互通,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就业互助”为框架,传承广东理工拥有二十多年办学经验进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快速提升洪州学院办学水平,保障高质量办学。 (一)资源互通。把广东理工学院在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经验,有选择地植入到洪州学院,帮助洪州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实现突破。将双方各项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招生资源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等共享,做到互通有无。 (二)教师互访。广东理工学院每年选派骨干教师、专家到洪州学院讲学、交流,并在师资培训、科研攻关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洪州学院定期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广东理工访学。 (三)学生互换。鼓励学生增加“第二校园经历”,洪州学院学生可以选修广东理工学院特色课程,免除学费,且所选修课程的学分有效,两校互认对方学分。洪州学院每年拥有一定数量的联合培养专插本招生指标和本科自考生招生指标,广东理工学院负责本科阶段的学籍管理、课程教学、考试和学位授予。 (四)就业互助。学生就业之际,两校互助,广东理工开放学院优势就业资源,帮助促进洪州学院学生高层次就业。 四、就业保障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思路,不断聚集优质企业资源,全面推行“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教育,保障每一个学生进入校园,就能实现就业。“订单式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承担专业技术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素质课程在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学,实际操作、学习在企业;二是按照订单企业提出的专业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三是学院制定培养目标,当企业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后,在教学中注入企业的文化和需求,培养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 学院毕业生除了进入订单企业就业,其他就业方向还有: (一)以广东理工学院的就业平台为依托,帮助我校学生在珠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实现高层次就业。 (二)继续升学深造或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 (三)依照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五、人文关怀 洪州学院大学生奖助贷补制度体系完善,公平、公正、公开,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都给予关爱和帮扶,同时还有社会公益资助基金——“江西希望工程锦绣公益助学基金”,资助家庭贫困学子完成大学学业,条件符合的学生可获得10000元学费资助,特困生可获得学费全额资助。 六、开设专业 1、高职开设招生专业26个,分别是护理、学前教育、社会体育、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人力资源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生,招收对象为高考生。 2、五年制大专开设招生专业8个,分别是学前教育、护理专业、会计电算化、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面向省内招生,招收对象为应届中考生。 洪州学院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夯实基础、适度规模、提升内涵、彰显特色”。依托企业、服务地方、成就人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让人民满意,让企业信赖,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是我们的最大愿望。让我们共同成长,见证“大洪州”的美好明天!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null)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工程学院始创于1983年。建校35年来,学校注重创新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形成了同类高校无与伦比的九大亮点: 1.毕业生中亿万富豪企业家校友数量多少是评价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指标。学校位居2016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76名,是中国唯一入围百强应用型高校。 2.校友、木林森光电公司董事长孙清焕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晋升2017年江西首富;校友、鸿利光电公司董事长李国平跻身江西2017财富榜20强。 3.前不久,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应用大学排名榜,以应用指数、学术指数、声誉指数、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建构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国内872所本科院校(非博士培养单位),江西24所上榜,江西工程学院在江西排名12名,全国排名551-600名之间。 4.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田满文博士申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空间并购、产业升级与政策创新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位居全国高校531位,江西高校第12位,江西重点立项高校仅6所(其余5所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仙女湖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首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6.连续四年代表江西高校参展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交会,多自由度美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下象棋机器人先后荣获高交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产品奖,产生了巨大反响。 7.参加中国大学第一赛——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大赛,2015年获得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与南昌大学名列第一,获江西省奖项的十分之一;2016年获省级铜奖3个,荣获十佳优秀组织奖,排名第五名;2017年获省级铜奖5个,荣获十佳优秀组织奖,排名第九名。 8.参加中国大学最高层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7年我校与江西理工大学各获全国2个一等奖,并列江西省第一名,江西财经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紧随于后获得1个全国一等奖。 9.参加2018年全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获全省一等奖20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2人,获奖率70%,再度卫冕成功,牢牢稳坐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大赛头把交椅。 学校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于市场,壮大于市场。从职业技术培训起步,1988年成立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1992年成立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 ,199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并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江西工程学院。学院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电子信息技术为特色,经、管、艺、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创造了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余现象,江工效应”。 学院拥有11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校园占地面积206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6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目前获批51个专科专业,23个本科专业。 学院坐落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东靠上海,南接广东,西通长沙,北至武汉,沪昆高铁、浙赣铁路、蒙华铁路横贯全境,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城镇化水平、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日本环境省主办的绿色城镇化国际研讨会发布“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排名”,北京、上海、深圳综合排名居前三位,新余环境排名居第15位。 新余人杰地灵,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和“仙女下凡”神话的发源地。300多年前,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新余潜心研究,完成了蜚声世界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今天,秉承科技传统,载物格物开物,江西工程学院是有志青年读书求学问、成就理想的好地方。 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顶层设计科学,办学定位准确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形成“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育人格局,致力于工程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创新,把学院建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特色的多科性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本科院校。 大力创新培养模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创新工程师实验班、创业实验班、研究生预科班。依托名校资源优势,建成了“北京大学管理智慧课题组人才实践基地”、“钱学森教育思想研究院”。形成了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构建了一个“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 独具匠心的校园建设——打造江南最美生态人文水域大学校园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建有实验实训中心8个,可开设各类实验实训项目1054项。已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单位600余家,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机器人及智能加工实训室全省首屈一指。中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示范区——仙女湖科技园区处于江西职教园区核心地带,占地800余亩,投资2亿元。其它体育、文娱、医疗、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呈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绿化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15%,构建了一幅“青山迢递,绿水逶迤”美丽的校园风光,与国家级旅游胜地——仙女湖遥相呼应,享有“江南高校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之美称。 独出心裁的专业设置——为中国2025高端智能制造、“互联网+”培养人才并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学院一直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机械、信息、财经、管理等一批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集群。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7门。 ——这里有最具影响力、最具品牌效应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工程造价、物联网应用技术; ——这里有最热门、最走俏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等; ——这里有最前沿、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计算机云技术、物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光电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 ——这里有最实用、最具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 独具一格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 学院成立了互联网+产业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成了新余市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三维成型重点实验室,今年将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以省级大学科技园仙女湖科技园为依托,学校取得了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江西立项本科高校15所,其中重点立项高校仅6所(其余5所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网络链接)。自主研制高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航拍无人机。成功中标江西省移动公司营业大厅迎宾机器人项目。连续四年代表江西高校参展中国第一展——深圳高交会,多自由度美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下象棋机器人获高交会优秀产品奖。2017年参展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参展江西省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有10家企业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研制智能龙舟,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持,转化科研成果186项,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近5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632项。38家公司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率先与全城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打造了学生创业新平台。自1998年起,13次蝉联江西省大学生大专组电子赛和电脑赛两项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中屡屡摘金揽银抱铜。参加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VR)制作与设计取得优异成绩,填补江西省空白。201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名列江西省第一名。参加2018年全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再度卫冕成功,牢牢稳坐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大赛头把交椅。近5年参加国家和省级各项技能竞赛获奖942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及省级竞赛一等奖353项,不少比赛创造了与名牌大学同场竞技、同台领奖的优异成绩。 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六个一”、“五个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教育部专家好评 学院形成了以“六个一”、“五个合”为内核的“教研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六个一”即开设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产业,创办一所研究机构,举办一个企业实体,参加一项全国竞赛,创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五个合”即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与前沿契合,教学与科研汇合,学院与企业联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参赛结合。2014年12月,教育部专家莅临学校,对学校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独占鳌头的造福贡献——校友多次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榜人物,学校跻身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在同类高校中绝无仅有 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8余万名优秀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造就了数十几位亿万富翁及一大批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其中校友、木林森光电公司董事长孙清焕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晋升2017年江西首富;校友、鸿利光电公司董事长李国平跻身江西2017财富榜20强。7位校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跻身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是唯一的进入前100名的应用型大学(网络链接)。广州日报发布应用大学排名榜,科学评价国内872所本科院校(非博士培养单位),江西24所上榜,学院在江西排名12名,全国排名551-600名之间(网络链接)。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的美誉。 独辟蹊径的国际交流——全力推动跨国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签订了2+1或3+1的联合办学协议,实施高中起点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本科攻读硕士、硕士攻读博士项目。有90多名学生获美国伊氏教育基金奖。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独占一席的品牌效应——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高度认可与赞誉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应用型高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应用型高校等称号。创办人杨名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江西十大杰出校长等称号。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先后三次来校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介绍学院办学情况。2005年,全国中职教育会议在学院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莅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各项事业进行了充分肯定。会议结束后,前来参观学习、指导的单位和领导络绎不绝,几年来共接待各类教育考察团体236个,4968人次。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强大的亲和力和突出的品牌效应,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院办学水平的高度认可。
江西工程学院 2021-02-01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9年创办的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1983年开始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专科。200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在此基础上,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地理位置优越。学院位于南昌市西湖区安石路69号,是南昌市中心城区唯一一所高职学院。学院东沿抚河公园,南临象湖公园,西靠洪城大市场,北望名楼滕王阁,是一所环境优美的景观园林式文明院校。学习之余,一出校门,从东、北、西三方向就可步入都市生活区,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办学理念先进。学院致力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手段,培养‘工、商融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放融合”就是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专业与市场有机相融、证书与行业紧密对接、教学与生产有效结合。“工、商融通”就是充分发掘学院教育资源,以辅修专业、开通识课等形式培养“就业领域广、发展空间大、可持续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全国著名高等教育评估专家胡显章等专家的充分肯定,并为学院题名题词。办学条件优越。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建有全省最先进的现代化远程开放教学系统,拥有教育部、财政部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1个,教育厅、财政厅计算机技术实训中心1个,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1个,省职业教育技能实训基地4个(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建筑工程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学院依托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建有20多个仿真实训室和集学生实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体验中心。让学生不出校园,即能体验职场氛围,熟悉职场过程、学习职场技能,适应职场岗位需要。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师傅)为骨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70多人。专业门类齐全。学院设有信息工程分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分院、机电工程分院、会计分院、人文艺术体育分院、电子商务分院六个专业学院。专业门类以工科类为主,兼有财经、旅游、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类共35个专业。几年来,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就业渠道畅通。学院与全国60多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为学生提供优质、便利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就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稳居全省中上水平,就业质量名列全省前列。学院秉承“厚德敏行、博雅精工”的校训,弘扬“自强、求知、有为”的校风,以有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需要为原则,搭建多条“通本”通道。学院正以优质的办学资源,优秀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毕业生安置,为建设“综合性、特色化、高水平、开放融合式”现代高等职业学院而不断努力。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是2002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旅游商贸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江西省商业学校(1964年创建)、江西省旅游学校(1987年成立)、江西省核工业技校(1964年成立)。 学校是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省人民政府和国家部委确定的省部共建优秀院校、江西省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院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院校、首届中国网民最尊敬的(江西)十大高校、国家优质高职立项建设院校。 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丁香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068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120多万册、电子图书30多万册,各种数字资源6.5T。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8000多人,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 学校拥有文、理、工、艺术、体育等多种学科,设有旅游、经济管理、会计金融、国际商务、机电与建筑工程、艺术传媒与计算机、体育等7个学院,开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金融与证券、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汽车维修、建筑工程、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社会体育等50多个专业。学校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应用技术本科班,并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开办了中英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三个专业。 学校紧跟社会与市场需求,面向现代旅游商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狠抓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学校在2004、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初评、复评中均被评为优秀,并顺利通过2011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创建以来,学校先后获评为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化校园、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新发展年先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助学单位、 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等25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声誉。 自2002年组建以来,学校经历了规模发展求生存、改革创新促发展、内涵特色树品牌三个阶段之后,2017年开始,进入“优品牌、强特色、提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文化铸校”的创新发展之路,按照“改革提速、特色发展、内涵建设、校企合作、实干兴校”的20字方针,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规范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办学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实践实训和职教集团优势,整合校内办学资源,努力创建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国家AAA级景区校园),加快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贯通融合,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切实增强市场办学适应能力,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建“理念先进、管理精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全面推进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旅游强省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写好新时代旅商职业教育奋进之笔。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学院简介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集文、工、艺术、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共青团江西省委。学院和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是我省唯一从事青年干部培养和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纲、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弘扬“朝气蓬勃、负重争先、团结自强、创新发展”的青院精神,秉承“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培养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学生为根本,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实施多元化办学,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团干培训、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青年高技能型人才。历史沿革江西省团校创办于1952年6月,建校初期,校址位于南昌市叠山路中段(今南昌市供电局处)。1960、1961、1965年举办了三届大学普通本科班(首届学生是由原瑞金大学停办而转过来的,后两届学生从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经历了“文革”停办后,1979年江西省团校恢复办学,搬迁至现校址(南昌市经开区志敏大道1458号)。从1984年秋起,江西省团校先后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江西教育学院合作,联办团干马列专修方向的成人大专学历教育。1991年秋,江西省团校开办普通中专学历教育。2001-2003年江西省团校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普通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组建成立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普通大专学历教育。2011年开始独立举办成人大专学历教育。2012年,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保障厅批准,成立江西青年技工学校。2016年6月开始,学校与南昌航空大学联合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第三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项目。人才培养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20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职称43人,中级职称60人;全国优秀团校教师6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员76人。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在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较为协调的发展。专业设置学院现设青少年教育系、交通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等5个系部,开办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学前教育、社区服务与管理、艺术教育、健康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艺术设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空中乘务、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电子商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共20个高职专业。其中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实训学院重视教学工作,狠抓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有理想、懂技术、通团务、会管理、善服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建有电钢琴房、立式钢琴房、学前专业智慧教室、手工坊、幼教一体化教室、空中乘务实训室、轨道交通实训室、焊接工程实训中心、3D模拟导游实训室、虚拟现实教学制作与设计实训室、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室37个,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91个。其中焊接实训室和轨道交通实训室被列为省级重点实训室。在已开设的专业中,实现校企合作全覆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团干培训江西省团校成立后开始举办团干部培训,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加强了团干部培训工作,2016年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数1878人;2017年举办培训项目7个,培训人数5606人, 2018年培训11300人。校园文化学院致力于打造共青团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诚信文化、感恩文化、责任文化等体现在办学育人过程中。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和重要纪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团属院校学子的青春朝气和时代精神。“梅岭风校园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锻炼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学院青蓝志愿者在全国全省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中赢得美誉,深化了实践育人模式;“微心愿”“一分钱基金”“爱心超市”等爱心助学活动,青院爱心、善举竞相涌动,关爱、和谐的阳光尽洒校园。(2019年3月更新)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中天景观有限公司
江西中天景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发展公司成为一家集智慧城市信息平台景观、灯具、研发灯光景观工程、设计、灯具产品生产、工程施工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企业。 公司成立以来,以“创新引领城市未来,价值创造公司明天”为价值观,先后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数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已通过ISO9002: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2004标准及GB/T28001-2001标准的认证,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公司以“智慧、生态、宜居”为理念,打造以智慧城市为中心目标的灯联网;将智慧环境、智慧灯光、智慧消防、智慧交通、智慧平安城市、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智慧信念等多元化,以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智慧灯具为城市智慧端,建造一个理念的智慧灯联网。      公司以智能控制技术结合个性化实用功能灯具为基础,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为成就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城市夜景景观作品,我们将不懈努力前行。公司为合作伙伴搭建打造一个一站式无忧的合作平台,诚邀携手前行,创造多赢的美好明天。
江西中天景观有限公司 2021-10-28
江西金格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金格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关于印发《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了做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我省科学技术奖(以下称省科技奖)的提名、评审、授予等活动,保证省科技奖的授奖质量,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11-19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江西省唯一的冶金类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根本任务,秉承“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校训,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培养融职业技能、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占地面积共9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冶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经管系、智能制造系、实习教学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部等9个教学部门。开设了黑色冶金技术、有色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软件技术、会计、电子商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40多个专业,其中,冶金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黑色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工程技术4个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中德国际交流合作专业。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50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双师型”教师328人;在校生1万余人;馆藏图书40万册。 学院大力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建立了数控实训中心、冶金仿真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金工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与会计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10多个实习实训中心,涵盖了学院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100多个实训室。同时依托新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宝钢德盛、宁波吉利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0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积极鼓励、选派学生参加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并屡获殊荣,近3年共斩获各级各类荣誉100余项。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创建学生“第二课堂”。设立了话剧社、吉他社、街舞社、足球协会、创业协会、微电影社等60多个学生社团,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足球联赛、篮球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已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新余钢铁集团、江西省建材集团、宝钢德盛、江西钨业控股有限公司、沙钢集团、上海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宁波(韩国)三星重工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阿里巴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建校40余年来,数万名毕业生在江西乃至全国各大行业大多成为中高级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他们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先进单位”以及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