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气压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而这些也是影响动植物的因素。   在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在实际测定时只注意到温度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没有考虑大气压的影响,因而有可能在结果计算中引入相当的误差。在进行测定时,整个测量气路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部氧气平均压强应与周围环境中的大气压强相平衡。气压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不会影响气压?在密闭的空间当中,随着气体成分及密度的变化,密闭空间的气压会因为植物而变化!   产品介绍 名称:气压监测仪 型号:APM-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缺少植物样品在活体生理状态下与气压的实时数据 植物在密闭空间中的气压的实时在线记录 解决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活体样品的动态分离子流速的变化,解决了活体样品实时检测的问题 气压监测仪能够提供环境中的实时气压变化,可以提供密闭环境和开放环境条件的监测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1.1实时监测、记录并显示活体样品周围环境的气压与温度数值 1.2液晶屏实时显示监测数值 1.3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和下载测量数据 2.性能参数:   2.1工作电压:5V 2.2气压测量范围:300hPa~1250hPa 2.3气压测量精度:±1hPa 2.4温度测量范围:-40℃~85℃ 2.5温度测量精度:±0.5℃ 2.6*短检测周期:2s 3. 软件参数: 3.1绘制数据与时间的折线图,并随时保存 3.2下载CSV格式的数据文件,可以查找到任一时间的气压数值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滨海软土微观结构、固结特性和沉降预测研究及应用
将微结构研究方法,引入到对滨海新区软土的固结沉降特性研究之中,从而将软土的宏观固结沉降现象与其初始微结构参数及微结构再造过程研究结合起来,在土微结构和土压缩性指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根据建立的软土固结沉降微结构预测模型,可以由微结构参数、应力水平,得到软土的固结参数和压缩性指标。或者根据固结压缩性指标,得到微结构参数的变化。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永盛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建工总承包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从2012年开始采用本项目研究得到的适用于滨海软土固结的微结构参数预测模型,以及基于此模型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沉降预测。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证明了本技术的先进性。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处理吹填软土的多点胁迫振冲联合挤密法
多点胁迫振冲联合挤密法,用于加固处理吹填松散砂土地基,采用多点胁迫振动的联合振冲法和振动碾压挤密法两种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多点胁迫振动的联合挤密法给其松散的砂土骨架施加予力作用,即施加振冲力、激振力、共振力、挤压力和碾压力;促成饱和松散砂土体产生预变形和预沉降,使之地基土经处理后能更好地满足工程使用阶段的承载变形要求;对于加固港口工程的冲填砂土地基来说,其预力度标准可控制在0.85~0.65范围内,并在振冲后1~7天时间内完成振动碾压挤密。该法是一种复合型加固处理吹填松散砂土地基新方法。它将两种方法有机匹配揉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形成有机组合的快速高效处理吹填砂土地基新工法。工艺路线:应用予力技术作用原理,将多点胁迫振冲法与工艺揉合的振动碾压法两种地基处理工法有机匹配,有机揉合,创新出新的施工工艺路线。 应用范围:(1)港口码头抛石挤淤及吹填形成的陆域场地的地基处理工程。(2)围海造地及滩涂造地形成的新陆域场地的地基处理工程。(3)处理软弱地基土深度可达10-15m,甚至更深(正在改制机械)。  (4)特别适合处理含泥量少的过饱和粉细砂土吹填软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围压可调的土样碳化实验仪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压可调的土样碳化实验仪器,由围压加载系统、供二氧化碳系统及碳化实 验平台系统组成:围压加载系统中,电机、水箱和加压管构成回路,加压管上装有加压阀;供二氧化碳 系统中,二氧化碳钢瓶、压力表和调压阀通过二氧化碳管道相连共同提供一个稳定的气压,二氧化碳管 道末端通过一根进气管连接到土体试样上方透水石处,土体试样下方基底座上布置有出气管和备用出气 管;碳化实验平台系统中,压力室顶盖布置有放气螺栓,土体试样放置于基底座上,上下方布置有透水 石,土体试样周围由橡胶薄膜包裹。本实用新型具有围压稳定、气压可调、进出气方向可选的优点。 
武汉大学 2021-04-13
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加固技术与应用
项目组针对目前存在工程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自主创新突破,形成系统的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地基变形计算新方法、改进施工工艺及真空预压法加固关键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围海造陆工程、疏浚巷道工程、污泥固化工程等。 (1)滨海地区大面积超软土地基变形计算新方法; (2)适宜大面积超软土地基的高效节能施工设备及工艺; (3)适宜大面积超软土地基的防淤、破淤加固新技术。
天津大学 2021-04-11
层内撑开式伞形土锚锚头及其撑开工具
本发明涉及土层锚固用土层内撑开式伞形土锚锚头及其撑开工具,解决了现有土锚不能立即承载、锚固力低、钢绞索较长,并且施工工序较多等问题。本发明包括锚头和撑开工具;锚头由两块承力板铰链连接组成,两块承力板铰接处设有推进槽;两块承力板内侧面之间由张角限位索连接,且还分别连接着土锚钢绞索;撑开工具的推进杆前端设有三角状切土导向头,推进杆上套设有滑动套管,滑动套管两侧分别连接着连接板和扇形凸块,滑动套管下部的推进杆上设有限位环。本发明结构简单,承力板张开后施加预紧力,土锚立即承载。施工工序少、操作方便,工期短。本发明锚头张开后的垂直投影面积可达到 0.7 至 1.5 平方米,单个锚头土锚的拉拔力达到 150KN 至 500KN,因此锚固力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研究对我国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提出的建议对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应用范围: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327 3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