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检测评估技术与装备研发
该项目是针对大型桥隧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迫切需求以及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抢险、快速恢复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研发具备移动式、无人化、精细化、全面性等特点的快速检测装备及智能评估决策平台,从而提高大型桥隧结构灾后快速高精度及智能化检测评估水平,提升国家救灾减灾能力、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 项目面向重大自然灾害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旨在通过智能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开发有力地提高大型桥隧灾后快速检测评估水平及国家防灾减灾能力。研究内容重点突破桥隧精细化建模、高精度修正及非线性数值模拟仿真方法、高精度三维图像雷达检测技术、变频激励智能声波/超声波内部损伤分布扫描及柔性移动冲击激励梁体关键区域快速检测技术、灾后隧道内外部及围岩检测与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并集成多套对应极端环境的移动自动化检测装备系统。进而结合高强韧桥隧灾害过程监测方法,建立融合多源检测大数据及灾害全过程监测数据的结构(群)智能分析决策及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结构外部变形-内部分布与局部大深度损伤-结构整体性能的快速检测评估,并开展工程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等。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自闭症评估与训练仪特殊教育自闭症
★软件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件具有省级或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 自闭症评估与训练仪由自闭症评估子系统、自闭症训练子系统、个别教育计划(IEP)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课程教学子系统、学习资源子系统等数个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评估教学训练设计的子系统组成。系统共包括管理端、家长端、学生端三个用户端,分别提供给不同身份用户使用。 自闭症评估子系统集成了孤独症发展儿童评估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高功能自闭症谱系筛查问卷、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TEACCH转衔评估工具等国内外权威专业工具,完成评估内容后系统会自动记录评估数据并生成详细的评估分析报告(提供功能截图)。同时系统和后续的训练及个别教育计划内容启动关联,可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训练。系统支持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后续详细解析,可以智能提示分析内容辅助老师针对评估结果进行细化分析。 自闭症训练子系统包括社会交往、认知训练、语言沟通、生活自理、感知觉、职业能力、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等八大维度的训练内容。每个维度的训练内容又包括了不同的子维度,子维度下面共涵盖了数百个完全不同的个性化的训练目标。如感知觉下面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个子维度,其中视觉下面又包括了视觉注视、视觉辨认、视觉记忆等重点,里面又细分为能够注视光线刺激、静态物体追视训练、辨认熟悉人物的面孔、从复杂的背景中辨认图形、线条、颜色等等具体的目标。训练子系统为完全开放式平台,支持根据需求随时添加、维护系统中的训练内容,支持自主设计个性化训练课件并上传到系统内使用。 个别教育计划子系统模块支持为每个学生定制其个别教育计划内容,包括训练的长期目标、每个阶段的短期目标、训练的具体计划及课时表、每次训练的记录和反馈、训练成绩的记录、跟踪全部训练进程,同时系统支持同步共享数据至家长端,家长可以查看训练进度并根据指导开展家庭训练记录至系统,实现家校协作共同教学(提供功能截图)。 数据分析子系统支持对量表评估的多次结果进行累计追踪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评估训练效果,查看每个维度评估变化和整体的评估变化,通过即时显示历次数据对比可直观看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提高和进步,并可生成各维度康复效果统计图。系统支持针对评估量表的任意维度下的因子的数据进行筛查,同时支持原始评估数据通过excel表格的形式进行导入导出,即进行纸质测评的结果也可导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课程教学子系统支持教师随时选择系统内预置的包括感知觉、语言与沟通、认知与学业、社会交往、职业发展等维度下数百种训练课程,如:光影交错、探照游戏、勇闯迷宫、硬币分类、全人拼图、听音识物、点五官、趣味识字、你画我学等等。教师可任意选择课程资源并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系统支持为每位学生提供今日课程表,方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可随时进行动态维护补充。 学习资源子系统为家校联合资源共享的落地应用,系统内提供了包括视频、音频、课件、书籍等丰富的自闭症教学辅助资源,来帮助教师同时指导家长从更广阔的的领域去帮助自闭症的孩子们开展有效的学习及训练任务。 系统为了方便使用,还配套了详细的软件说明及使用指南以及全面的电子化记录文档和表格可随时下载打印。实现了学生建档-全面评估-制定个别教育计划-针对训练+辅导-数据分析-观察总结,自闭症评估训练及IEP的全部流程的动态跟踪与完整记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在全方位多领域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的成长。 包括自闭症评估与训练系统使用说明1本,手册内提供详细的操作说明,每个模块的具体操作指南并配有截图。 32寸嵌入式流线型一体化操作台,配有无线键鼠。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仪心理设备心理咨询室
★软件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件具有省级或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仪包含教师端和学生端两个平台。本产品从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四个维度来全面地评估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潜能开发理论以及认知加工等相关理论,形成32个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游戏,在改善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并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教师端: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系统教师端包括训练须知、学生信息、评估管理、训练管理、个体报告、筛查统计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各模块功能介绍如下: 1、训练须知:可以了解注意力基本专业知识和系统中注意力4个维度32个训练方案的特点和训练设计理论依据。 2、学生信息:实现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3、评估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此模块详细了解评估测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的个体化测验,并通过测验情况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4、训练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此模块详细了解每个训练方案的目标和方法,并能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还可以通过图表成绩、文字描述等记录并分析学生的训练进展情况,以便于统计分析和训练计划的及时调整。 5、个体报告:可以对学生个体测验的评估情况、训练效果和综合分析情况通过系统生成报告进行查看、编辑和分析等综合管理。 6、筛查统计:可生成班级、年级评估报告,帮助教师了解不同班级、年级的注意力发展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整体的平均水平,并根据这些评估数据筛选出特定的对象。 7、系统管理:支持多用户管理,实现数据安全备份。 学生端: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系统学生端平台主要包括个人中心、筛查评估、训练方案、训练助手等功能模块。 1、个人中心:可以查看到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注意力四个维度各个训练方案的成果展示。 2、筛查评估:从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四个维度来全方位评价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结合专业量表等辅助评估方法,帮助老师详细了解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 3.训练方案包括了注意力四个维度的训练游戏,比如动物王国、服装搭配、面孔识别、声声入耳、安全驾驶、慧眼识物、双球得分、蜗牛回家等多种类型不同风格的趣味性训练游戏。(提供功能截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选择难易程度、训练维度等适合自己的训练游戏,通过训练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品质。 4.训练助手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三种放松与训练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和辅助工具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注意力水平。 22寸嵌入式流线型一体化操作台,配有无线键鼠。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
产品详细介绍 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驾校评估模拟人 大屏幕液晶彩显高级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的描述: 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功能介绍: ■ 大屏幕液晶彩显: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模拟心脏搏动显示、模拟心电图显示、钜形图表数据统计 ■ 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时: 1、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按压深度正确(4-5cm区域) 由条码绿灯显示、按压深度不够(小于4cm)由条码黄色、按压深度过深(大于5cm)由条码红色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CPR按压深度。 2、液晶计数显示;详细记录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按压位置不对及正确的次数)。 3、钜形图表数据统计:按压正确、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正确等详细图表统计显示 4、语言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 1、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吹入的潮气量正确(500ml~600ml)由条码绿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小或过大分别由条码黄色或条码红色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潮气量度; 2、液晶计数显示:详细记录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按吹气量过大、吹气力量过小、及吹气正确的次数) 3、钜形图表数据统计:吹气力量过大、吹气力量不足、吹气正确等详细钜形图表统计显示 4、语言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双人) ■ 操作周期:2次有效人工吹气,再按压与人工吹气30: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最新国际标准:100次/分。 ■ 操作方式:训练操作;考核操作(专业考核、普及考核)。 ■ 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 ■ 语言设定:可进行语言提示设定及提示音量调节设定;或关闭语言提示设定。 ■成绩打印:操作结果可热敏打印成绩单。 ■ 检查瞳孔反应:考核操作前和考核程序操作完成后模拟瞳孔由散大、缩小的自动动态变化过程的真实体现。 ■ 检查颈动脉反应:用手触摸检查,模拟按压操作过程中的颈动脉自动搏动反应;以及考核程序操作完成后颈动脉自动搏动反应的真实体现。 材料特点: 面皮肤、颈皮肤、胸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摸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具有解剖标志准确、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消毒清洗不变形、拆装更换方便等特点,其材料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标准套配置: ■ 高级复苏全身人体模型一具; ■ 高级电脑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一台; ■ 豪华手拉推式人体硬塑箱一只; ■ 复苏操作垫一条; ■ 屏障面膜(50张/盒)一盒 ; ■ 可换肺囊装置四套; ■ 可换面皮一只; ■ 热敏打印纸二卷 ■ 2005国际最新操作指南光盘1盘 ■ 现场急救常用技术使用手册 1 本 ■ 使用说明书一本。 ■ 保修卡、合格证;
上海知能医学模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挖掘工作井、安装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继续向下挖掘工作井、安装对应的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依次类推从上到下进行工作井和水平挖掘井的挖掘及支护装置的安装,施工方便,能够从上到下进行支护,在挖掘的过程中进行支护装置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低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低下施工的安全隐患和地面下陷的风险。
聊城大学 2025-01-08
高效率的分布式智能光伏云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绿色无污染,而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水平面总辐射约 1680 吉瓦(1 吉瓦=1000 兆瓦=109瓦),大部分可以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随着光伏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我国的应用规模迅速增长。光伏发电已经跨越了示范应用阶段,进入了大规模推广的阶 段。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截止到 2015 年 6 月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 35.78 吉瓦,其中光伏电站 30.07吉瓦,分布式光伏 5.71 吉瓦。根据美国 IHS 咨询公司预计,2015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 16%~25%,达到 53-57 吉瓦之间。
南开大学 2021-02-01
基于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联合估计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涉及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估计技术,特别涉及信号波达角度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方法。 一个完备的电磁矢量传感器由空间放置的3个电偶极子和3个磁偶极子构成,它们在空间共点放置相互正交,从而形成极化敏感阵列,可以接收入射电磁波全部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因而相较于传统的标量阵列,极化敏感阵列可以接收更多的入射信号的信息。又,极化敏感阵列能够感应入射信号的极化信息,从而获得入射电磁信号的极化参数。然而,传统的标量阵列却由于不能感应入射信号的极化信息,而无法获得入射电磁信号的极化参数。并且,极化敏感阵列还可以同时感应入射电磁波的极化信息和空域信息。因此,极化敏感阵列不管是用于极化参数估计还是自适应波束的形成,其都具有比传统标量阵列更优越的系统性能。 在极化敏感阵列的应用中,利用电场、磁场和坡印廷矢量之间的矢量关系,当空间放置有单个完备的电磁矢量传感器,利用该电磁矢量传感器就能够同时获得最多5个不相关信号的波达角度(DOA)和极化参数的估计,因此,在空间物理孔径受限的场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针对极化敏感阵列的信号处理,大多假设各个阵元由2至6个共点放置的相互正交的电偶极子或磁偶极子构成,因此,各极子在空间共点放置不可避免的会有严重的互耦效应,互耦效应会降低天线系统的性能。 阵元间的互耦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有效减少阵元各共点通道之间互耦的相互影响,现有技术提出了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是将极化敏感阵列各阵元共点分量在空间分散放置,其能够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大大降低,同时也可以感应入射电磁波的电场信息和极化信息。现有的针对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估计方法大多针对完备的电磁矢量传感器,即在空间分散放置3个电偶极子和3个磁偶极子,然后再利用改进的矢量叉乘的方法来完成参数估计。然而,在实际中,由于空间电场和磁场是时变的,时变的电场产生磁场,时变的磁场产生电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冗余关系,因此考虑仅仅采用电偶极子或磁偶极子构成极化敏感阵列将可以获得更多的入射信号电磁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联合估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估计技术,特别涉及信号波达角度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方法。 一个完备的电磁矢量传感器由空间放置的3个电偶极子和3个磁偶极子构成,它们在空间共点放置相互正交,从而形成极化敏感阵列,可以接收入射电磁波全部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因而相较于传统的标量阵列,极化敏感阵列可以接收更多的入射信号的信息。又,极化敏感阵列能够感应入射信号的极化信息,从而获得入射电磁信号的极化参数。然而,传统的标量阵列却由于不能感应入射信号的极化信息,而无法获得入射电磁信号的极化参数。并且,极化敏感阵列还可以同时感应入射电磁波的极化信息和空域信息。因此,极化敏感阵列不管是用于极化参数估计还是自适应波束的形成,其都具有比传统标量阵列更优越的系统性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效率的分布式智能光伏云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绿色无污染,而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水平面 总辐射约 1680 吉瓦(1 吉瓦=1000 兆瓦=109 瓦),大部分可以用于太 阳能光伏发电。随着光伏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成本已 经大幅度降低,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我国的应用规模迅 速增长。光伏发电已经跨越了示范应用阶段,进入了大规模推广的阶 段。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截止到 2015 年 6 月底, 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 35.78 吉瓦,其中光伏电站 30.07 吉瓦,分布式光伏 5.71 吉瓦。根据美国 IHS 咨询公司预计,2015 年 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 16%~25%,达到 53-57 吉瓦之间。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 分布式光伏系统便于实施,是受到各级政府鼓励的分布式电源模 式,但是由于在设计、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特别是过高的 后期维护费用,使其推广过程遇到一些障碍。高效率的分布式光伏云 基于物联网技术,对电站中光伏组件的输出性能进行实时的监测,并 对形成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的大数据分析,从而获得电站运行的性能 评价指标,以及可能影响电站性能的因素,并给出进行电站性能优化 的建议,提高电站产出。由于采用了高可靠性的无线数据采集技术, 可进行无人化的值守和远程监控,大大降低运维费用。 相比国内产品,具有通信速率高、系统可靠稳定等优势,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本项目方案综合成本低,有利于增加光伏电站的透明度。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成本只有其 1/4 左右,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组件级的光伏电站数据采集模块。每块太阳能组件对应一个电压监测模块,方阵中每个组串串联电流监测模块都通过本地通讯链路将 数据上报至数据中继模块,将数据通过电站路由器上传至云数据服务 器,传输过程中进行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有 的数据在云数据服务器内进行存储与处理,用户可通过 PC 或移动终 端进行数据的调取和查看。 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 组件级的电站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具体 的技术指标如下: 最大采集频率:120 次/分钟 自身平均功耗:5mA 峰值功耗:150mW 环境温度:-20~80℃ 最大电站规模:1GWp 应用前景及社会价值: 该技术可以在已建或新建光伏电站上应用,大幅提升光伏电站的 运行质量和发电量,降低运维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管 理、智能运维、智能监控,使得光伏电站也真正进入“智能化”时代。 该项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国内光伏电站的技术水平,从而为节能降耗做 贡献。
南开大学 2021-04-11
一种群体作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监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体作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视觉传感器、控制板和至少一个透明管;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三步进电机分别为空间上x、y和z轴设置,用于实现对所述视觉传感器的移动控制;所述视觉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三步进电机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群体作物根系的地下根区图像;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透明管的位置发送指令将所述视觉传感器送入透明管;所述透明管设置于群体作物种植区域的地下,多个不同的透明管依不同植株的位置而分散设置。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群体作物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实现现场无人操作、根系垂直分布图像的自动采集与实时传输,进而实现全程自动监测。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160 1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