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系统
该项目针对装备智能化改造、智能个体自治技术、多智能体协商规则和自组织生产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相应原型系统——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实验系统,形成了一套以物联技术为基础,通过自治与协商方式,实现车间自组织实时生产的“智能工厂”模式。技术优势该系统具备自组织、自决策、自适应、自学习的功能特征,可适应目前动态多变的制造环境,满足多品种、变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的生产需求。通过提供模块化热插拔的智能接口装置,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该智能制造系统可以高效柔性自治的应对加工、装配、检测等作业任务。应用范围:在数字化智能工厂、制造资源互联接入、智能单元自组织自适应协同生产等方面,已为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制造、生物发电、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服装轻工等多个工业领域细分行业客户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网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项目简介】基于RFID、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系统,在感知层通过RFID射频标签、无线传感器节点、条形码、智能移动终端来采集、获取和查询与中药饮片相关的各种信息;在网络层将感知层控制系统中存储的每条感知和控制信息转换成一组通用数据协议的JSON数据包,实现中药饮片全过程的质量信息的有效传递;在应用层通过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实现对饮片从“田头到口头”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与追溯,实现了中药饮片“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质量管理。 本项目研究了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查询RFID射频标签记录饮片生产、仓储、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中药饮片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管理;研究了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原药材种植、饮片生产、仓储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研究了轻量级Java EE(Struts+Spring+Hiberante)技术,采用MVC模式设计系统后台架构,利用Spring Security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权限,同时提供跨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Android、IOS、Window等平台的数据交互。 【获奖情况】2016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本项目主要完成了由RFID射频标签平台、物联环境监测平台、生产执行系统、智能移动平台、质检管理平台、商务智能平台为主要模块的中药饮片管理系统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销售的软件产品。本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带动整个中药饮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由传统行业向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行业转型。另外,本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中药饮片行业,也可以推广应用到中成药、西药等制药行业。系统中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可以供食品安全追溯、农业、环保等领域参考借鉴。 【进展情况】项目目前已完成系统开发,取得相关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基于物联网的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建立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预热电堆入口空气温度的空气换热器单元、预热电堆入口燃料温度的燃料换热器单元、电堆单元、电堆温度检测单元、电堆尾气回收燃烧室单元以及尾气出口流量控制阀门。本发明的空气换热器单元和燃料换热器单元分别具有独立的预热烟气管道、尾气流量控制阀,系统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电堆温度并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温度数据进行相应的运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空气换热器单元和燃料换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聚合物先进制造与系统集成技术
聚合物微纳器件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制造过程具有明显的成本和工艺优势,是微纳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成果完成了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的设计制造,提出了聚合物微纳流控芯片、光学透镜阵列、仿生表面等典型聚合物的功能结构与器件一体化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以应用为导向,开发了注塑成型-模内键合集成制造、聚合微零件超声塑化、微纳米结构模芯离子沉积电铸等新原理和新方法,研制了聚合物功能结构零件批量化微纳制造的装备原理样机。 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成型制造所面临的多工序、高附加能耗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热压-注塑复合成形工艺实现构件的整体化成形与制造。成果集设备、工艺、材料配方于一体,可兼顾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和复杂几何特征,为车用轻量化结构件的高效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跨尺度功能结构与器件设计制造 规模化微纳制造方法与装备 热塑性复合材料复杂构件规模化制造方法与装备
中南大学 2023-08-22
一种室内光照温度控制的物联网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光照温度控制的物联网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光照下阻值迅速减少的光敏电阻制成的用于采集室内光线的光敏传感器,用于将输出的电压值在进行模数转换的A/D转换模块,单片机,电机,串口,wifi模块以及PC上位机;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字信号传给单片机,光敏传感器将光线产生的阻值变化由A/D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后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所接收信号转换为引脚相应的高低电平经串口由Wi Fi模块发送给PC上位机进行显示和存储,PC上位机根据实时测量得到光照和温度数据运用离散粒子群算法进行控制优化,并返回控制指令实时控制电机工作。本发明搜索速度快、效率高、算法简单。
青岛大学 2021-04-13
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大数据评估模型
疫情防控,快速识别出潜在的感染者是关键。近日,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刘跃文副教授研发出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可基于旅行大数据,综合计算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指数和级别。该模型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防控一线现场核查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 当前,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工作中,存在三个盲区也是关键点,严重影响着疫情防治的效果,即:一是很难知道某个人是否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中与已确诊人员或疫源地人员接触过;二是个别人员近期到过疫源地或接触过确诊人员,但是毫不在意,不汇报也不主动自我隔离;三是个别人员甚至刻意隐瞒自己曾到过疫源地或接触过确诊人员的历史。为此,上述三种类型人员给疫情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其无法开展有效核查,也无法有效规避风险。据刘跃文介绍,2月4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及系统在云南省正式上线应用,基于个人的旅行数据,自动分析其是否到过疫源地、是否与疫源地人员接触、是否与已感染病例接触等多项指标,利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其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指数,并预警高风险人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和评估
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政策方针,运用区域系统环境与布局分析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判断区域特征和发展梯度,规范化编制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设计发展战略。其方案能够使社会发展大系统的设计、控制、管理和社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等达到综合最优化,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和长效治理的目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再制造对象寿命评估与复合检测技术
再制造的首要问题是对再制造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和再制造性检 测和评价。该问题是当前各类产品再制造中的关键和难点。
山东大学 2021-04-13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瑞瀛物联2011年成立于杭州,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并提供IoT Mesh系统解决方案的创新科技公司,专注智慧人居、智慧酒店、智慧能源领域,公司拥有超过10年对Zigbee、蓝牙Mesh等无线通信技术的钻研及行业应用经验,是国内最早提供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之一。瑞瀛物联提供优质的IoT Mesh无线通信模组、智能网关等产品及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快速实现智能设备IoT Mesh组网、场景联动、云服务接入等功能,拥抱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公司拥有大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严格遵循IEEE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产品符合FCC、CE、REACH、RoHS等国际认证规范。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0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656 6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