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英特罗克 多路程控电源 IPMP48-4L
产品详细介绍 IPMP48-4L性能参数除非特殊说明,电源的性能参数都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试。负载为纯电阻电源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机壳相连至少热机30分钟以上所有参数只是作为使用电源时候的参考值,并不作为电源性能的保证。型号 IPMP48-4L输入 电压 220 VAC±10﹪,50/60 Hz,1 Ф输出 电压 额定电压 48 V 最大电压 49.44V  变化范围 0~48 V 分辨率 1 mV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05﹪ + 5digits)   电流 额定电流 4 A 最大电流 4.12 A   变化范围 0~4 A 分辨率 0.1 mA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5﹪ + 5digits)  额定电压特性 纹波(5Hz~1MHz,RMS) 0.5 mVrms  电源效应注释1-3 0.005﹪+  1 mV  负载效应注释1-3 0.005﹪+  2 mV  瞬态响应时间注释5 50 μs 温度系数 50 ppm/℃额定电流特性 纹波(5Hz~1MHz,RMS) 2 mArms  电源效应 1 mA  负载效应 2 mA  温度系数 300 ppm/℃保护电路 内部过温保护电路检测温度 95℃ 过压保护(OVP) 4.8~52.8V  过流保护(OCP) 0.4~4.4A   OVP/OCP触发脉冲宽度(标准值) 50ms输入保险丝 10A输出保险丝(安装于电源内部) 6A 恒压指示 CV,绿色LED灯指示恒流指示 CC,红色LED灯指示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 0~40 ℃ / 10﹪~90﹪ RH储藏温度和湿度 -10~60 ℃ / 低于90﹪ RH冷却系统 风扇强制制冷输出极性 正极或者负极都可以接地绝缘电压 ±500 V控制接口 RS485/RS232(二选一)外部存储器接口 USB2.0 HOST(可选)读出准确度注释1-4 电压:≦(0.05﹪ + 5digits),环境25 ℃ ± 5 ℃电流:≦(0.5﹪ + 5digits),环境25 ℃ ± 5 ℃【注释1】由于设置值不同会有所不同。【注释2】﹪表示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注释3】使用远端感应模式,测量点在电源面板的S端子【注释4】digits 表示最小分辨率【注释5】指当输出电流变化范围在5﹪到100﹪,输出电压恢复到额定值的±(0.05﹪ + 10 mV)的时间。多路程控电源,多路电源,程控电源,精密电镀电源,多通道电源,多通道程控电源  ,程控直流电源
成都英特罗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英特罗克 多路程控电源 IPMP 36-10L
产品详细介绍 IPMP36-10L性能参数除非特殊说明,电源的性能参数都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试。负载为纯电阻电源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机壳相连至少热机30分钟以上所有参数只是作为使用电源时候的参考值,并不作为电源性能的保证。型号 IPMP36-10L输入 电压 220 VAC±10﹪,50/60 Hz,1 Ф输出 电压 额定电压 36 V 最大电压 37.08V  变化范围 0~36 V 分辨率 1 mV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05﹪ + 5digits)   电流 额定电流 10 A 最大电流 10.3 A   变化范围 0~10 A 分辨率 1 mA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5﹪ + 5digits)  额定电压特性 纹波(5Hz~1MHz,RMS) 0.5 mVrms  电源效应注释1-3 0.005﹪+  1 mV  负载效应注释1-3 0.005﹪+  2 mV  瞬态响应时间注释5 50 μs 温度系数 50 ppm/℃额定电流特性 纹波(5Hz~1MHz,RMS) 3 mArms  电源效应 3 mA  负载效应 3 mA  温度系数 300 ppm/℃保护电路 内部过温保护电路检测温度 95℃ 过压保护(OVP) 3.6~39.6V  过流保护(OCP) 1~11A   OVP/OCP触发脉冲宽度(标准值) 50ms输入保险丝 10A输出保险丝(安装于电源内部) 15A 恒压指示 CV,绿色LED灯指示恒流指示 CC,红色LED灯指示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 0~40 ℃ / 10﹪~90﹪ RH储藏温度和湿度 -10~60 ℃ / 低于90﹪ RH冷却系统 风扇强制制冷输出极性 正极或者负极都可以接地绝缘电压 ±500 V控制接口 RS485/RS232(二选一)外部存储器接口 USB2.0 HOST(可选)读出准确度注释1-4 电压:≦(0.05﹪ + 5digits),环境25 ℃ ± 5 ℃电流:≦(0.5﹪ + 5digits),环境25 ℃ ± 5 ℃【注释1】由于设置值不同会有所不同。【注释2】﹪表示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注释3】使用远端感应模式,测量点在电源面板的S端子【注释4】digits 表示最小分辨率【注释5】指当输出电流变化范围在5﹪到100﹪,输出电压恢复到额定值的±(0.05﹪ + 10 mV)的时间。多路程控电源,多路电源,程控电源,精密电镀电源,多通道电源,多通道程控电源  ,程控直流电源
成都英特罗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英特罗克 多路程控电源IPMP16-20L
产品详细介绍IPMP16-20L性能参数除非特殊说明,电源的性能参数都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试。负载为纯电阻电源输出接口的负极与机壳相连至少热机30分钟以上所有参数只是作为使用电源时候的参考值,并不作为电源性能的保证。型号 IPMP16-20L输入 电压 220 VAC±10﹪,50/60 Hz,1 Ф输出 电压 额定电压 16 V 最大电压 16.48V  变化范围 0~16 V 分辨率 1 mV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05﹪ + 5digits)   电流 额定电流 20 A 最大电流 20.6 A   变化范围 0~20 A 分辨率 1 mA   编程准确度注释1-4 ≦(0.5﹪ + 5digits)  额定电压特性 纹波(5Hz~1MHz,RMS) 0.5 mVrms  电源效应注释1-3 0.005﹪+  1 mV  负载效应注释1-3 0.005﹪+  2 mV  瞬态响应时间注释5 50 μs 温度系数 50 ppm/℃额定电流特性 纹波(5Hz~1MHz,RMS) 3 mArms  电源效应 3 mA  负载效应 3 mA  温度系数 300 ppm/℃保护电路 内部过温保护电路检测温度 95℃ 过压保护(OVP) 1.6~17.6V  过流保护(OCP) 2~22A   OVP/OCP触发脉冲宽度(标准值) 50ms输入保险丝 10A输出保险丝(安装于电源内部) 30A 恒压指示 CV,绿色LED灯指示恒流指示 CC,红色LED灯指示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 0~40 ℃ / 10﹪~90﹪ RH储藏温度和湿度 -10~60 ℃ / 低于90﹪ RH冷却系统 风扇强制制冷输出极性 正极或者负极都可以接地绝缘电压 ±500 V控制接口 RS485/RS232(二选一)外部存储器接口 USB2.0 HOST(可选)读出准确度注释1-4 电压:≦(0.05﹪ + 5digits),环境25 ℃ ± 5 ℃电流:≦(0.5﹪ + 5digits),环境25 ℃ ± 5 ℃【注释1】由于设置值不同会有所不同。【注释2】﹪表示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注释3】使用远端感应模式,测量点在电源面板的S端子【注释4】digits 表示最小分辨率【注释5】指当输出电流变化范围在5﹪到100﹪,输出电压恢复到额定值的±(0.05﹪ + 10 mV)的时间。多路程控电源,多路电源,程控电源,精密电镀电源,多通道电源,多通道程控电源  ,程控直流电源
成都英特罗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可调式直流温压稳流电源-指针式(1)
产品详细介绍  特点  ■单路输出  ■双指针表分别指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值  ■稳压稳流状态自动转换,并由发光管指示  ■采用电流限制保护方式,限流点任意调节  ■全塑面框,外型精致实用   ■纹波与躁音:CV≤1mvrms CC≤5mAms  ■电源效应: CV≤1×10-4+0.5mv CC≤2×10-3+1mA  ■负载效应: CV≤1×10-4+2mv CC≤2×10-3+3mA   ■体积与重量: 285×155×133  
乐清苹果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复杂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分析与综合问题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项目主要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非线性滞后动力系统的鲁棒控制。主要研究状态信息延迟下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和泛函,很好地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控制领域的严格反馈结构非线性滞后控制难题。对于一般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反馈控制设计框架,克服了现有文献关于滞后项的强假设条件。  2、非线性关联滞后大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提出了强非线性关联环节下大系统的分散自适应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解决了非匹配模型跟随控制难题,为强耦合滞后大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3、滞后系统智能控制和网络化系统控制设计。提出了非线性滞后系统的无记忆智能控制设计理论与方法。给出了非对称网络环境下遥操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网络环境参数、控制器参数和系统性能的显性表达式。 4、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化合反应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同时构建了工业无线网络控制平台。 研究成果在大型高炉建模与节能减排优化控制、恶劣工业环境下无线网络化控制、物联网、网络化机器人远程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燕山大学 2021-05-04
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技术
本项成果以以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煤岩动力失稳防治为目标,系统研究工程尺度采动卸压条件下煤岩体的破坏机理,揭示急倾斜特厚煤层深部综放开采期间煤岩动力失稳致灾规律,建立了动压预报技术,制订适合急倾斜煤层深部动压危险预警与管理制度,实现安全开采。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阵列化电流体动力喷印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化电流体动力喷印头,包括墨盒、和位于墨盒中部将该墨盒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的喷嘴板,所述喷嘴板上布置有呈阵列布置的喷嘴孔,该喷嘴孔贯通所述上腔和下腔,所述墨盒下部底面上设置有对应呈阵列布置的墨液出口,所述喷嘴板下底面上设有上电极,墨盒下底面上设有下电极,从而在所述下腔内形成电场,上腔内的墨液穿过喷嘴孔进入下腔,在下腔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射流,通过墨液出口喷出进行喷印。本发明采用电流体动力喷印机理,射流直径可达到 1~10 微米,不受喷嘴直径影响,而且射流拖拽力较大,适用与高粘度溶液,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微纳尺度腔量子电动力学新原理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光学腔的尺寸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达到亚波长尺度或者纳米尺度,同时伴随着非常局域的电场。由于金属的损耗以及低的收集效率,单个表面等离激元纳腔和单个量子发射体的强耦合很少被报道。论文通过精心设计光学模式,将金属纳腔置于金属或者介质纳米线提供的一维的电磁真空背景中,通过一维电磁背景强局域效应,可极大地增强单个量子发射体和金属纳腔的相互作用。理论指出在疏逝的电磁背景下,纳米间隙中的耦合系数可以达到真空中的4.2倍,同时荧光收集效率可提高到47%。此外,这个体系辐射出的光子,还可以通过纳米线的一维倏逝波导入到集成芯片上。
北京大学 2021-04-11
动力重建创伤后下颈椎后柱动态稳定性技术
本项目主要采用生物衍生肌腱构建下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装置。采用临床自愿捐献的人体肌腱进行脱细胞、冻干制备直径3mm,长度不等的生物衍生肌腱材料,进行体外对照实验和动物模型活体对照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材料通过创新的颈椎后路固定方式,使颈椎在前屈时提供足够动态稳定性,在左右侧屈、旋转及后伸运动中并不限制其正常运动,较好的模拟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同时,动物实验证明,此种装置修复动物下颈椎后方连接结构损伤,均表现出良好的修复能力。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明无大量淋巴细胞细胞浸润,细胞呈梭形,纤维组织排列整齐、均匀,可见毛细血管增生,植入装置保持了活力。故采用生物衍生材料的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能在体内长期存活,能够重建后柱稳定并保留部分运动功能。
四川大学 2016-04-29
高速铁路空气动力学成套技术
高速列车所受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85%以上,且轨道交通特有的列车高速交会、高速穿越隧道等诱发空气动力,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以“减阻降耗、安全舒适”为目标,形成了“基础研究-平台研建-技术研发-工程应用”高速铁路空气动力学自主创新研发体系。创建高速列车气动外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人/车/隧耦合空气动力安全理论与技术、大风环境下铁路行车安全技术、建立实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系统和评估方法,并制定了列车空气动力学相关标准。 1.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制造 创建了一套从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到结构工程化设计的列车车体研制方法,提出减小列车空气阻力、降低交会压力波、优化流场品质的外形结构设计方法。目前,完成已投入运营的流线型列车外形设计共33种。 2.动模型试验装置 动模型试验系统由试验台、动力系统、加速系统、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制动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试验模型组成。主要参数:模型列车速度:200-500km/h;模型比例:1:8-1:20,单线运行或双线交会。在该试验装置上已完成了我国各型列车、隧道、线路的气动设计、模型试验研究。动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其周围流场,完成空气动力试验;可解决高速列车交会、穿越隧道、连续地面效应等模型实验难题,与风洞试验互为补充。 3.横风-动模型实验装置 作为国际首创的“横风-动模型实验装置”,突破了国内外现有风洞实验和动模型实验的技术瓶颈,实现“近地风场-运动物体-地面设施”相对运动为一体的瞬态测量,成为近地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研究高速列车、地效飞行器、飞机起降、舰载机着舰、巡航导弹超低空飞行等近地运动物体的动态失稳机理、周围流动控制机制。 4.风/沙/雨/雪环境专用试验平台 风/沙/雨/雪环境专用试验平台有三个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高速试验段、强风考核试验段。高、低速试验段串联布置,强风考核试验段与高速试验段可互换。该风洞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回流运行模式,适用于较低风速和常规实验标定;直流下吹模式,适用于特种试验(降雨和风沙模拟)和强风考核试验。该平台可用于风环境下列车及部件气动性能实验,风速、风向传感器检定实验,风、沙、雨等恶劣环境模拟实验。 5.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 该装置主要用于分析列车高速穿越隧道时,所产生的交变气动载荷导致车体气动疲劳、乘员舒适度问题。主要参数:压力变化范围:±20kPa;压力变化周期:3-60s。主要功能:(1)通过多源阵列控制车体抽吸动作,可模拟±20KPa范围内周期和非周期的压力瞬变过程,对车体施加交变气动载荷,评价车体在交变气动载荷下的疲劳寿命;(2)采用波形追踪逼近控制技术,真实再现车内外压力演化过程,实现车体承受气动载荷谱的准确模拟,研究车内压力变化率对人耳舒适度的影响。
中南大学 2022-12-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88 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