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GJ-ZJ-I型转动与径向移动解耦机构
齿数相同的两齿轮相互啮合,分别驱动两压力辊转动,压力辊径向施加作用力,以使板材在两压力辊之间输出,压力辊既要能够转动,又要能径向浮动,这两个运动相互独立(即解耦),在齿轮与压力辊之间连接双向万向节,利用双万向节的工作特性实现压力辊的转动与径向浮动的运动解耦。 特点:用于机械原理教学。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输送辊子:直径80mm,长度180mm; ②减速电机:功率80W,电压220V,输出转速23.5rpm; ③外形尺寸:长x 宽x 高=1000㎜x 750㎜x 320㎜; ④重量:80kg;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GJ-ZZ-I型转动与轴向移动解耦机构
两齿轮相互啮合,驱动凸轮转动,凸轮驱动平底推杆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花键使推杆转动,即推杆在凸轮的作用下可沿轴向移动,又可以在齿轮的作用下转动,这两个运动互不干扰,相互独立(解耦)。 特点:用于机械原理教学。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中心距:180mm; ②顶升盘直径:160mm; ③减速电机:功率80W,电压220V,输出转速23.5rpm; ④外形尺寸:长x 宽x 高=650㎜x 450㎜x 550㎜;; ⑤实验台重量:50kg;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净化除酸型除湿加湿一体机
京东自营店 https://mall.jd.com/index-1000376656.html    
河北因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19
RAIN-VI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多组分气体监测系统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双站式开放光路配置,通过对大气衡量气体成分红外辐射“指纹”特征吸收光谱测量与分析,实现多组分气体的定性和定量在线自动监测。
山东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紫外可见智能型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7-01
第二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磷酸锰锂材料生产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高安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提高聚烯烃隔膜的耐热性,增大聚烯烃隔膜热闭孔温度与破膜温度的温度差是提高聚烯烃隔膜性能的重要途径。功能隔膜是在隔膜表面涂覆一层热稳定性良好的耐热层(陶瓷等)。耐热层可以在隔膜表层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阻止隔膜的进一步收缩,即使隔膜局部熔化,表面的耐热层也可以置于正负极片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绝缘壁垒,切断电流,防止短路的进一步发生。生产线经过半年多的连续生产后,完成相关配方固化,合浆、涂布、分切工艺技术开发,形成生产能力,并进行了陶瓷隔膜电池设计、试制与测试,并于2013年11月通过了中航工业集团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如下:“该项目开发了陶瓷涂层与聚烯烃微孔膜复合技术,研制出具有耐高温性能和热关断作用的PE 和PP 系列的功能隔膜材料,并完成了产业化技术开发,建立了一条年产300万平米的功能隔膜生产线,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12月,采用该功能隔膜的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通过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强制性检测,安全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多模式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多模式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汽车动力电池优化控制领域。该变换器包括电池侧全桥单元、谐振电路、高频变压器、直流侧全桥单元;由电池侧全桥单元将电池的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方波,通过谐振电路,经由高频变压器流入直流侧全桥单元,输出直流电压;谐振电路可在在LLC工作模式与LLCC工作模式之间自适应切换;通过预定的开关管可使谐振电路与电池形成LC回路,利用电池内阻的欧姆效应产生可控热量。本发明将谐振电路与电池热管理功能融合,通过开关控制使谐振网络与电池形成闭环回路,直接利用电池内阻的欧姆效应实现内部加热。无需外接加热装置,在低温环境下同步完成能量传输与电池预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轻量化汽车用非调质钢零部件锻造形性调控关键技术研发
致力于高性能非调质钢锻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锻件一体化复合锻造成形技术、非调质钢曲轴和连杆热温复合锻造成形工艺及专用模具、以及非调质钢复杂构件组织性能差异化控制技术等技术,创新性发明了非调质钢在汽车零部件上应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非调质钢强度有余而韧性不足的关键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油菜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甘蓝型油菜种子种皮颜色的基因、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BnTT8同源基因,通过遗传转化得到突变体单株,经过自交分离,获得了不含T‑DNA插入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该突变体的种子表现为黄籽,显微观察种子的横切面发现,双纯合突变体的内种皮没有原花色素的积累,而单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内种皮中均包含有清晰可见的原花色素积累。对这些突变体进行品质分析发现,BnTT8基因的双拷贝纯合突变体含油量显著增加。BnTT8基因对于油菜种子的品质改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为油菜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3 164 165
  • ...
  • 222 2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