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单轮平板式汽车悬架参数检测仪
项目概况 本项目提供的单轮平板式汽车悬架参数检测仪整机成本低于1万元,大大低于行业现行使用的汽车悬架参数检测主流设备。作为便捷有效价廉的设备,可应用于汽车悬架参数检测工作,大大降低汽车维修和检测企业的开业运行成本。作为能够说明悬架检测机理的教学设备,可应用于各类院校汽车专业的汽车检测实践教学工作,直观输出悬架检测的过程参数和结果参数。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特点 本项目属于小型乘用车悬架修理、检测、诊断的专业装备范畴。在这样的定位之下,单轮平板式悬架参数检测仪基于拟脉冲激励的工作原理,采用人力按压法激励车体,省去了庞大复杂的谐振式悬架激励子系统,也避免了紧急制动时汽车轴载分配值冲击性转移激发出的悬架-车轮系统响应信号特征分散性较明显的问题。设置标准版和高配版两种单轮平板式悬架参数检测仪。标准版仅采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得因悬架振动引起的车体振动加速度信号,仪器的价格更低,可更为广泛地为汽车维修和检测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目的。高配版是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再采用力传感器获得悬架振动激励力信号,分别处理由力传感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分别提取悬架参数,经过平均后得到更为准确的被测悬架参数。高配版既可应用于汽车维修和检测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目的,也可用于各类院校汽车专业用于实践教学目的用途。技术指标最大轮载荷:500 kgf检测参数:悬架效率、悬架一阶固有频率检测精度:+5%平板尺寸:(400~450)×300×60 mm电源:AC 220 V,50 Hz显示及打印参数:①悬架振动时域信号曲线及其幅频特性;②悬架一阶固有频率;③分别用线性隔振系统方法和经验方法计算的悬架效率;④悬架平均效率;⑤悬架效率评判结论。主控计算机: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输出设备:打印机1台市场前景 本项目提供的单轮平板式悬架参数检测仪,适合于小型乘用车,成本低于1万元。对于在用小型乘用车来说,庞大的维修市场需求将推动悬架参数检测业务的扩展,推进汽车悬架视情维修工作的进程,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和行驶平顺性,同时使悬架检测更加方便、快捷,且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车载探地雷达隧道检测系统与检测技术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5年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技术评审,2015年11月获得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年度技术创新奖,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的检测速度从间歇式5km/h,提高到连续性175km/h,它能在正常的列车运行条件下完成整条线隧道的检测,彻底地改变了国家铁路网隧道病害不能普查和定期体检的现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公路隧道和地下铁路隧道的健康状态检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车载探地雷达路基检测系统与检测技术
探地雷达属于高科技产品,长期以来,只有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少数国家生产。近年来我国国内也生产探地雷达,一些大学也研制探地雷达,但是这些探地雷达多为单通道,地面耦合天线,扫描速率很低,不能用于车载。一般探地雷达系统好比照相机,而车载探地雷达系统好比多摄像头的高速摄像机。车载探地雷达系统的扫描速率与高速摄像机的单位时间内所能拍摄的照片数类似,扫描速率越高,测试速度越高。目前国外车载探地雷达系统主要有美国GSSI公司的SIR-20系列、30系列和意大利IDS公司RIS-2K系列。车载探地雷达技术有五项关键技术:空气耦合天线、多个通道技术、高速扫描技术、定位技术和多通道数据处理技术。以我校地学学院昝月稳教授领衔研制的车载探地雷达系统,在这五项技术方面都达到国际领先。专用空气耦合天线,集中了国外喇叭型天线和平板天线的优点;采用金属壳全屏蔽,减少了外界干扰;三通道探地雷达系统的扫描速率是美国SIR-20系列雷达扫描速率的5倍,意大利RIS-K2系列雷达扫描速率6倍, 美国SIR-30系列后来才与我们的扫描速率相当,但是探测深度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定位系统采用了GPS和里程绝对坐标定位技术,可以整条线自动采集数据,而国外同类产品是相对定位,累计误差大,无法长距离检测。自主研发了多通道数据处理软件,在吸收国外软件优点的基础上,软件功能达到国外同类软件先进水平。该项成套系统集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2008年经铁道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不干扰运输的路基状态检测与普查。铁路车载探地雷达24小时可以采集2880km的数据,而在运营线上人工检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其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高精度气体泄漏检测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包括容器类和管道类两种测试对象的泄漏测试和泄漏点定位技术。1)研制了系列化的高精度气密性检测仪;2)研制了基于红外图像 处理技术进行泄漏点检测及定位的装置;3)研制了多种主要针对汽车变速器/离合器壳体的高效率、高精度在线式自动试漏机,满足了当前实际生产 需要,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4)将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气体管 道的泄漏诊断中,实现气体管道动态泄漏和稳态泄漏的检测与定位。 项目来源:北京市教委产学研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汽车教具汽车分解模型汽车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使得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控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由于系统结构和工况复杂,混合动力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严重制约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应用。经过十多年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建模、控制、优化、测试过程中的系列难题,掌握了覆盖并联、串联、多能源混动汽车的整车电控关键技术,并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69篇。经科技鉴定,专家均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所属节气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永磁同步弱磁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南大学 2021-04-11
汽车设计与制造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依托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汽车造型品牌基因的表征、遗传与变异,②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车身数字化设计方法,③儿童的碰撞损伤机理与防护方法,④车身用铝镁合金热变形理论与短流程加工技术,⑤车身正向开发自主创新与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湖南大学 2021-04-11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和铭泰集团投巨资建设的,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座落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湖南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区域九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地处汽车新世界中央,周边有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华研汽车研发中心,有长株潭F2国际赛车文化产业园,有吉利高端品牌凌克项目等。学院所处区域集汽车教育、汽车研发、赛车竞技、汽车文化、豪车体验于一体,是真正的汽车王国。 学院创建于2012年,首期规划占地700亩,教学、日常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根据汽车企业和行业的需要选拔人、培养人。学院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实践教学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专业课程由企业派出一线工程师任教,初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实现无缝对接,保证了教学效果。 学院以笃行至善,盛德日新为校训,把德育放在首位,创新了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励志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试行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好心态、好习惯、好技能作为办学目标,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自创建以来,每年新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接受入学新生473人,2015年迎来入学新生777人,2016年入学新生人数突破1000人,2017年入学新生人数持续增加。现学院在校学生人数为3000多人。在学生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吉利就业、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三重就业平台。在校综合评价合格的学生,学院将帮助他们在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汽车及国内外其他汽车品牌企业完成就业;对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学院将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支撑平台。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桥技术
Ø  成果简介:电子差速桥技术是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电动轮驱动技术的电动汽车由于采用多电机驱动策略,不仅传动系统简单、效率高,而且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对电动机功率要求高和功率器件性能难以满足要求的矛盾,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电动游览车开发项目,设计了电子差速桥,电动轮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电动机电枢采用并联结构,控制器采用了基于转向几何的独立转矩开环和闭环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减小质心侧偏角的独立转矩控制策略,达到了不用测量方向盘转角即可由电动机自动实现速度与驱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能网联汽车仿真软件关键技术
1. 痛点问题 自动驾驶受制于测试规模、测试成本、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限制,导致实际道路的测试验证工作安全性差、成本高昂。据权威机构预测,实现全自动驾驶需至少170亿公里测试,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天文数字。合理的研发时间内完成百亿公里的测试验证,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准确可靠地仿真。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商大多选择采购国外的自动驾驶仿真软件,国内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软件产品。并且,自动驾驶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传统仿真软件对新趋势适应性不足,存在渲染负担重、交互智能差、仿真精度低、测试评价难的问题,不足以高效的支撑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2. 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汽车团队,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深刻理解现阶段技术瓶颈,聚焦细分领域重点攻关,打造了以LasVSim为平台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研发工具链,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该工具链面向大规模交通流的自动驾驶仿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解决现有仿真平台的需求痛点,覆盖典型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自主研发了交通参与者交互模型,高精度传感器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支持标准化的算法开发I/O接口,内嵌客观性能评价体系,可实现自动驾驶算法的仿真测试加速迭代。 合作需求 (1)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1000万元。
清华大学 2022-01-0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10 8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