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泳型水性汽车防腐底漆
成果描述:一种水性环氧磷酸酯乳液涂料,主要组成是环氧磷酸酯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小分子量环氧磷酸酯乳化剂,通过高速乳化制成水性乳液;再混入颜料、促进剂等配制成涂料。 目前主要应用对象:通过自动沉积工艺在钢质材料表面进行防腐处理(需要高温固化)。 优势:投入成本较低、漆膜防腐性能可以达到360h(耐盐雾试验),特别适于异型件的表面防腐处理。市场前景分析:化工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馈能式变恒流值正负脉冲快速充电装置及方法
锂离子(或铅酸)动力电池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存在着发热、充电速率低等问题。成果提供的充电方法可提高充电速率50%以上,减小了电池发热,延长了电池循环寿命。在整体上分为多个不同等级的恒流充电段,每个充电段由多个幅值逐渐减小的等效正负脉冲组成,在负脉冲阶段电池进行短暂放电还原以减小发热,且可以将放电电能存储到馈能电容中,在正脉冲到来时重新加以利用,且正脉冲幅值很高,既提高了充电速率又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随着新能源发电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或铅酸)动力电池的用量每年达千亿只以上,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市场迫切需求一种大电流快速充电而不损害电池寿命的新的充电系统及方法,而本发明可以提升充电速率50%以上,可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每年创造产值可高达数亿元以上,这对于节能环保、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青岛大学 2021-04-13
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由太阳能板及其伸缩收纳机构构成,底盘(12)通过真空吸盘(11)与汽车顶部联接,底盘上通过电机底座(3)连接有电机(2),丝杠(5)通过联轴器(4)与电机主轴联接;丝杠(5)上设置有一对互为反向丝扣的螺母对(6)。通过中控台上的总开关控制开启控制盒内部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检测车内温度,由含有温控开关的逻辑电路控制电机动作,电机带动丝杆螺母运动将“M”形的太阳能电池板机构撑开,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移动空调和整个电路供电,通过移动空调实现降温换气。该系统实现了夏季高温时候,车辆停放时车内的降温换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量转换效率高。市场前景分析:新能源科技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感温太阳能汽车换气降温系统,由太阳能板及其伸缩收纳机构构成,底盘(12)通过真空吸盘(11)与汽车顶部联接,底盘上通过电机底座(3)连接有电机(2),丝杠(5)通过联轴器(4)与电机主轴联接;丝杠(5)上设置有一对互为反向丝扣的螺母对(6)。通过中控台上的总开关控制开启控制盒内部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检测车内温度,由含有温控开关的逻辑电路控制电机动作,电机带动丝杆螺母运动将“M”形的太阳能电池板机构撑开,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给移动空调和整个电路供电,通过移动空调实现降温换气。该系统实现了夏季高温时候,车辆停放时车内的降温换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量转换效率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蓄能型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本成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液除湿剂将湿空气进行除湿干燥,然后进入蒸发冷却器将空气等焓加湿,实现将空气与制冷工质-水的显热转化为湿空气潜热,达到降温要求。利用此基本原理可以构建不同用途模式的循环系统实现舒适度好的辐射供冷系统、空气品质高的热湿独立处理系统、蒸发冷冻技术等.
东南大学 2021-04-10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项目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效益分析: 将供电用户瞄准为离岸海岛,与常规能源相比,海岛越偏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越明显,这也为近期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在青岛市与青岛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进行了初步尝试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课题采购技术服务,项目编号20180193。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流输电的低速齿轮箱双馈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风电领域。该方法采用一种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对包括齿轮箱、双馈发电机(DFIG)和直流变流器的双馈型风电机组进行优化设计及控制;首先采用定子磁通矢量定向控制策略,求优化前后所述DFIG的定转子电流、总电流及直流变流器总电流之比;其次求优化后双馈型风电机组总成本Cs2;最后求风电机组优化设计参数:根据Cs2公式,绘制Cs2‑λ曲线,λ为优化前后齿轮箱增速比之比,求得Cs2的最小值和λ的最优值,由此获得优化后齿轮箱增速比和DFIG的定转子电流、同步转速、定子额定频率。本发明使齿轮箱增速比降低,可降低故障率和成本,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小型智能线控滑板底盘
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VR-2型汽车驾驶模拟装置
VR-2型汽车驾驶模拟装置是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经过三年努力研制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2000年1月,VR-2型汽车驾驶模拟装置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正式鉴定,同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99214744.1)。 本汽车驾驶模拟装置运用了计算机领域中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用计算机生成的逼真三维视觉图像由液晶投影仪投射到3米宽的弧形大屏幕上,使驾驶员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独一无二的力学模拟器,可模仿汽车驾驶中出现的现象,例如抬离合器稍快发动机熄火、加档前不提速汽车会前后剧烈颤动等,使得模拟装置操纵感觉和驾驶真车一样。 利用汽车驾驶模拟装置可以完成公安部关于驾驶考试大纲所规定的驾驶基本技能的练习。使用本系统进行30小时的练习,再经过8小时的实地驾驶,就可参加路考。VR-2型汽车驾驶模拟装置在技术上已成熟,是中国唯一达到实用的驾驶模拟器,通过汽车驾驶模拟装置的练习,至今已有218名学员通过考试,拿到驾驶执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41 2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