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用高效发电系统控制方案
本成果主要瞄准农村家用发电系统中存在的工况复杂,小型化等问题,以及影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控制精度提升的关键问题——干扰和不确定性, 在确保风力发电系统在所有运行风速范围内能够稳定运行以及捕获最大风能的前提下,通过对风机特性和受扰特性进行机理研究,设计新型的、 可行有效的抗干扰复合预测优化控制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轮轨振动发电及储能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齿条齿轮传动的轮轨发电及储能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轮轨振动发电及储能系统包括装夹结构、齿条、轮系结构、发电机、储存装置、底板;其特征在于:装夹结构夹紧轮轨下方,齿条固连于装夹结构上,齿条与轮系结构相啮合,轮系结构中设置有单向传动选择装置,轮系结构的输出轴连接发电机,发电机电连接储存装置;系统固定在底板上。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4
通讯基站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Ø 在边远地区为了实现无线通讯信号的覆盖,需要大量设立无线通讯基站,由于没有市电接入,或者市电接入的成本非常高,可以采用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为通讯基站设备供电。本产品采用高性能DSP为控制核心,通过对高频升降压DC/DC变换器进行控制,实现了风能和太阳能的MPPT控制,使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本产品的先进能量管理技术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实时控制,有效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本产品具有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对边远地区无人值守的基站供电系统实施在线监控,降低了系统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能量吸收机构、速度换向机构、能量储存机构、稳速机构、 发电机构;能量吸收机构、速度换向机构、能量储存机构、稳速机构、发电机构均密封设置在横截面为 水滴形的柱状外壳内;柱状外壳能够在波浪的作用下转动,能量吸收机构用于将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的波 浪能吸收并转化成动能,速度换向机构将具有波动性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实现全波吸收并转化为动能,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微燃烧发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燃烧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四预热通道、挡流板、燃烧室、热光伏发电模块和热电模块;第一、第三预热通道一端相连,第二、第四预热通道一端相连,形成两套 U 型管道,分别设置在燃烧室两侧,第一、第四预热通道的另一端为进气口,第二、第三预热通道交汇在燃烧室入口外,挡流板设置在第三、第四预热通道交汇处,热光伏发电模块设置在燃烧室外壁与第二、第三预热通道之间形成的高温区,热电发电模块设置在第一、第三预热通道之间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自发电手电筒套材
LED动能转换手按发电电筒;配2个高亮度LED,可以实现电池供电和手按发电两种形式的动能转换。教材2;完成控制与设计的试验教学,也可作为流程设计试验套材使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无机壳电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 板包括内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齿部以及连接所述齿部的冷却介质流道, 所述齿部内设有挡板,从而形成齿部流道并与连接齿部的冷却介质流道连通,使得冷却介质可沿所述流道在冷却板中流动,实现对定子的 冷却;散热齿,其包括散热齿根部和散热齿齿部,用于将所述电机绕 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板,并通过所述冷却介质传递出去,实现对 所述电机的定子和绕组的冷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所述的冷却 结构的分数槽集中绕组无机壳永磁电机。本发明的冷却结构不仅可以 对电机定子齿和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英美等国“煤改气”解决灰霾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燃煤机组能否达到燃气排放限值实现超低排放,对破解我国燃煤污染和能源安全的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燃煤污染治理从达标到超低的高效率、复杂煤质的高适应、系统运行的高可靠和低成本等国际性难题,该项目发明了多活性中心高稳定性催化剂及再生改性一体化技术,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抗中毒、低温活性、协同汞氧化等性能;发明了温-湿系统调控多场强化颗粒物/SO3 脱除技术,通过“凝结—团聚—荷电—迁移”多过程强化,解决了 0.1~1μm 细颗粒脱除效率低的难题;发明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实现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多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 34 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 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共 15 项,发表论文 103 篇,他引 1038 次;建成了首个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示范工程,排放浓度显著优于世界最严标准,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支撑建设了国家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发明成果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装机容量超 1 亿千瓦,大幅削减了燃煤污染物,全面提升了燃煤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实施,近三年新增销售109.6 亿元、新增利润 11.9 亿元。项目完成人受邀在达沃斯论坛介绍“燃煤污染治理”的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燃煤污染挑战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技术和产品已输出欧美和“一带一路”国家,赢得了国际声誉。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驱动溶液除湿新风/空调机组
成果介绍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可使用环保的自然工质,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比吸收式制冷技术,溶液除湿技术可利用更低温区的太阳能驱动,有利于廉价平板集热器的使用且集热效率较高,还能够实现热湿解耦处理。本技术集成了溶液除湿和蒸发冷却技术,利用常温溶液干燥被处理空气,然后经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降温加湿,得到空调用冷风;稀溶液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进行再生。市场前景本技术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水驱动,送风温度17-20℃,热性能系数可达0.65,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1
燃煤机组脱硝和脱硫优化控制系统
机组脱硝控制普遍存在NOx波动大、喷氨量大、空预器容易堵塞等问题;脱硫控制普遍存在PH值无法正常控制、厂用电率和石灰石消耗量高、净烟气SO2经常超标等问题。 本成果采用自适应SMITH补偿技术补偿脱硝过程的对象特性;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有效克服脱硝过程的非线性;采用智能前馈技术,及时消除各种扰动对NOx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提高脱硝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针对脱硫控制,本成果以净烟气SO2满足环保考核、吸收塔PH值运行在合理范围、浆液循环泵运行组合最佳为多重目标,采用多目标控制技术,提出脱硫的多目标整体优化控制策略。 采用此项成果后,烟囱入口处的NOx可控制在10mg/NM3之内,约减少30%的喷氨量;能提供最佳的浆液循环泵运行组合指导,降低浆液循环泵整体电耗20%以上。 本项成果已用于150多台燃煤锅炉脱硝和脱硫的优化控制中,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