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
监测
实训室解决方案
监测实训室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标准统一、先进实用、安全可靠、软硬并重、重点突破、以用促建”的建设原则,科学决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将学院建设成为一个智慧、网络化、智能化的虚拟大学,通过建造基坑监测实训室、高支模监测实训室、隧道监测实训室、大坝监测实训室、桥梁监测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形成“教、学、练、考、交互、体验、协作”的综合培训模式,学习工程安全监测技术,提升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7-01
系列海洋
监测
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
监测
中的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获奖成果瞄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迫切需求,突破了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克了抗恶劣海洋环境、高可靠性、深海系留、拼装式浮标等技术瓶颈,研制了适用于近海、大洋和极区等极端环境监测的12种规格系列军民两用浮标产品,形成了我国浮标的系列标准,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使浮标用传感器国产化率从10%提高到70%,扭转了浮标用传感器依靠进口的局面,显著降低了浮标平均故障率,使浮标在位可靠运行时间提高了三倍,观测数据接收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支撑了国家浮标网建设。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用于水质
监测
的手持仪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水质监测仪主要用于水的电导率、温度、PH值以及溶解氧等多种参数的监测,目前通用的方法是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不仅加大了成本,也保证不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项目涉及一种采用可伸缩式SDI-12接口总线、ARM微处理器、GPRS无线模块以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等开发的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属环境监测领域。本项目利用SDI-12传感器对水的多个参数进行监测,并将数字信号传送给ARM处理芯片,ARM芯片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将结果显示出来。此外,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打包通过GPRS传输到终端处理器上,终端处理器将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本体论对该区域的污水处理进行分析。同时该系统还具有报警功能,当污水的某一指标值超出报警值时,直接产生报警,并借助GPRS模块讲发送报警信息到监测者的手机或Email上,方便监测者处理一些污水突发事件。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有:基于SDI-12通信协议的传感器与主芯片之间的通讯、基于Linux的嵌入式污水监测系统的开发以及嵌入式系统与GPRS模块的通信、建立数据分析处理的本体模型。该手持式仪器的硬件结构简洁、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受到操作系统的支持,在多任务并行处理和进程实时处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单点系泊
监测
系统现场应用
"浮式海洋油气结构是海洋油气生产、储存、运输的关键结构。为了满足我国当前海洋油气工程建设的迫切需求,天津大学余建星教授课题组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项目等8个科研项目,开展了浮式海洋油气结构时变可靠性优化及智能监测预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首次提出了深海浮式结构时变可靠性(腐蚀、疲劳)分析方法,揭示了深海工程结构腐蚀损伤机理,建立了复杂模式下深海浮式结构及系泊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计算关键节点的可靠指标,预测其剩余安全寿命,提出了基于可靠指标的深海浮式结构动态维修方法,为浮式结构系统安全保障和控制提供指导。 2.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新型浮式结构及锚泊系统,通过优化锚链长度配比,将锚链缩短255m(约原有36%),并计算其在南海复杂荷载(包括海浪拍击、船体撞击、爆炸和南海畸形波等)下的动力响应,发现新型结构不仅减少了建造成本,还有效降低可变载荷的影响,提高了结构强度。 3.实现了海况、结构运动和系泊受力在线实时监测,建立集成智能监测预警数据库,提出了系泊系统运动受力的快速预报算法,预报结果准确度达到95%以上(行业平均水平90%)”
天津大学
2021-04-10
PCA-Lab智能体温
监测
系统
“PCA-Lab智能体温监测系统“由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杨健院长团队,利用团队在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的长期积累和实验室的现有设备研制而成。与市场上的多数测温仪相比,该系统的突出优点在于其准确的人脸检测能力。该系统首先能从红外图像中,准确找到人脸的位置。然后测量并语音报出人脸面部的温度。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只关注人脸的温度,大幅度降低红外相机视野内其他高温物体导致的误警率。比如,点燃的香烟、汽车的排气筒、照明灯等,不会导致测温系统报警。“PCA-Lab智能体温监测系统”使用的人脸检测算法是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该成果曾发表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CVPR 2019上,该算法在多个国际人脸库上取得了当时国际上最好的检测性能。该算法能同时在单张图片上同时检测出多张人脸,并且对遮挡、光照变化等表现非常鲁棒。在智能体温检测系统的实际测试中,对行人戴口罩、眼镜等情况下,依然能准确找到人脸的位置。而且算法检测速度快,整幅图像的人脸检测耗时仅0.2-0.3秒。 项目组将加紧推进可见光与红外相结合的“PCA-Lab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升级版的研制,期待着升级后的系统能够对车内的人脸检测与人体测温更加鲁棒可行。点击查看原文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0
基于回归技术的广告
监测
系统
本技术成果利用图像帧匹配技术及时序回归技术,设 计并实现了一套有效的在线视频广告自动监测系统
中山大学
2021-04-10
玄武岩智能材料
监测
系统
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开发出具有自监测自传感功能的玄武岩纤维智能筋。将这种智能筋埋入结构,可实现结构长期性能的有效监测和评价,提高结构安全性。结合应用场景和数学模型建立桥梁、隧道、大坝、道路、管廊、建筑物的结构完好状态的连续监测、损坏和险情评估等长期健康监测系统。
东南大学
2021-04-11
网络
监测
报警系统软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电能质量在线
监测
及管理系统
整个PQM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为两级管理模式:在供电公司设立一级监测站,配置一台三位一体的服务器(数据库/通讯/WEB服务器),与所属各变电站上位机通过电话线、网线或光纤等进行通讯与传输数据;各变电站设立一台上位机,通过RS232/以太网与各监测装置进行通讯与传输数据。主要功能:1、测试依据标准及评判标准 PQM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功能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暂态分量等。 功能及精度符合以下国家标准: GB12325-90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15945-199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T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12326-2000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5543-1995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8481-2001 《暂时过电压和瞬时过电压》 (PQM谐波最高次数为50次)2、现场显示、查询、设置功能 当地监测单元能够就地液晶屏显示实时曲线,各项主要电能质量实时参数及其频谱图等;l通过单元的面板键盘,可现场查询所有被监测的参数并显示波形,并方便的设置系统参数;l显示屏在现场无任何面板操作时,3分钟内可以自动转入黑屏,保护液晶显示屏。3、强大的通讯接口功能 监测单元具有RS232、以太网接口,能够通过电话线、网线或光纤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及通讯、设置。 变电站级可按基于IEC61850标准通信接口协议设计;供电公司监测中心可按基于IEC61970标准通信接口协议设计。4、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为12800次/秒。5、工作电源: 交流220V±20%。6、测量回路: 额定交流电流: 0~5A(接CT二次侧); 额定交流电压: 0~100V(接PT二次侧); 频率:47-53Hz。7、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20○C~55○C; 环境湿度:<90%(25○C)。8、安装地点: 监测单元、组屏柜安装在指定变电站。监测中心可设在在省级电力公司或供电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压断路器在线
监测
系统
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传感器件和数据传输技术,利用可靠有效的数据采集方式实时获得高压断路器各项数据,并通过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手段实现消除噪声影响并提取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模式识别和状态评估方法对各项数据指标做出评判,结合现场运行经验给电力运行部门生产检修提供可靠的参考。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13
14
15
...
305
3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