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吨小型反铲装载机
泰安正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苏州中环快速路路面设计、施工与检测
苏州中环快速路于2012年1月31日正式开工,全长112.204公里,是迄今为止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城市快速路,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架桥、隧道、地面道路等形式,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工程总投资220亿元。 苏州市将中环快速路建设成一条绿色环保节能的耐久之路。为此,道路工程团队提供了最新成果的技术服务,为沥青路面设计了10种不同骨料粒径大小和不同级配类型的高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特别是首次结合使用了30%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降低拌合生产温度的温拌技术及废物利用的橡胶沥青技术。另外,把与苏州市公路学会共同开发的测试改性沥青SBS含量,控制改性沥青质量的检测技术在中环路上全线推广,并进行现场路面摊铺技术指导、路用性能检测等技术服务,为中环路路面质量提供了技术保证,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多阵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计算系统的算力难以满足海量数据的计算需求。与此同时,摩尔定律逐渐放缓,单纯依靠提高集成度、缩小晶体管尺寸来提升芯片及系统性能的路径正面临技术极限,通过引入忆阻器新器件、模拟计算新范式、存算一体新架构,将拓展出全新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实现计算能力的飞跃。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经典冯·诺依曼计算架构下数据存储与处理是分离的,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在面向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中,这种计算架构已成为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系统的主要瓶颈之一:数据总线的有限带宽严重制约了处理器的性能与效率,且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存在严重性能不匹配问题。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把传统以计算为中心的架构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其直接利用阻变器件进行数据存储与处理,通过将器件组织成为交叉阵列形式,实现存算一体的矩阵向量乘计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可以避免数据在存储和计算中反复搬移带来的时间和能量开销,消除了传统计算系统中的“存储墙”与“功耗墙”问题,可以高效、并行的完成基础的矩阵向量乘计算,未来极有潜力成为支撑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的核心技术。 清华大学吴华强教授团队实现了材料与器件、电路设计、架构和算法的软硬件协同等多方面原始创新,解决了系统精度损失等被广泛关注的难题: 材料与器件创新。科研团队选择了电学特性稳定的二氧化铪作为忆阻层核心材料,提出了通过插入少量氧化铝层来固定离子分布、抑制晶粒间界形成的新理论,提出了引入热增强层的新原理器件结构,成功抑制了忆阻器非理想特性的产生。 电路设计创新。开发了一套忆阻器与晶体管的混合电路设计方法,提出“差分电阻”设计思想,采取源线电流镜限流设计,抑制了忆阻器电路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计算误差。 算法创新。提出了混合训练算法,仅用小数据量训练神经网络并只更新最后一层网络的权重,即可将存算一体硬件系统的计算精度达到与软件理论值相同的水平。 “技术链”创新。从“单点技术突破”拓展到“技术链突破”,开发了针对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打通了从电路模块设计到系统综合再到芯片验证的设计全流程。 上述理论和方法发表于《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期刊,以及被誉为“集成电路奥林匹克”的“国际固态电路大会”等顶级学术会议。研究成果被“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和30多部综述文章长篇幅引用。团队已在该研究方向申请国内外专利72项,其中30项已获得授权,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可控。 团队已研制出全球首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和系统,集成了8个忆阻器阵列和完整的外围控制电路,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件成本大幅提升了计算设备的算力。全系统的计算能效比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图形处理器(GPU)高两个数量级。团队还设计了一款基于130nm工艺研制的完整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在MNIST数据集上计算速度已超过市面上28nm工艺的四核CPU产品近20倍,能效有近千倍的优势。
清华大学 2021-02-01
多阵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计算系统的算力难以满足海量数据的计算需求。与此同时,摩尔定律逐渐放缓,单纯依靠提高集成度、缩小晶体管尺寸来提升芯片及系统性能的路径正面临技术极限,通过引入忆阻器新器件、模拟计算新范式、存算一体新架构,将拓展出全新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实现计算能力的飞跃。
清华大学 2021-01-12
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
01项目背景 片上网络将片上路由器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互连,从而构成一个片上微网络结构。不同功能的IP核通过网络接口NI接入到片上网络中来,网络接口对IP核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封装,形成固定格式的分组。片上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分组在网络中正确的传输到目的IP核。片上网络可以为系统中任意一对IP核之间实现透明的数据通信。互连网络中的一些控制协议,例如流量控制机制、路由算法、任务调度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都可以应用到片上网络中来,以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由于片上网络采用分组交换,IP核之间数据通信的基本数据单元是分组,不同的分组根据目的地址信息在网络中独立传输。片上网络技术能够有效的克服基于总线结构的片上系统在大规模集成下的瓶颈,在时延、吞吐、功耗、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多核,多片架构将成为芯片设计的发展趋势。 处理器多芯片之间的通信已经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瓶颈,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能力或将成为下一个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根据各自的架构设计出更适合的高效而可靠的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协议,将使得集群芯片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02项目简介 研究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算力扩展总体架构,包含异构计算资源节点之间、片上交换路由与片上处理资源之间、片上处理资源与外部接口之间的互连结构与互连拓扑,如图3所示。 设计与物理层解耦的轻量级网络架构,使之可以在不同的物理连接方式之上灵活的构建多种拓扑的网络。针对机载计算任务的算力提升需求,研究异构计算节点的算力扩展问题,通过基于路由交换的、可扩展的互连构建异构计算系统,采用轻量化互连协议实现异构计算节点的低延时、高带宽互连,验证基于路由交换的异构计算系统对于特定应用的高速并行分布式处理效果。本系统的主体思想是将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互连协议扩展到片间互连(NetworkonPackage,NoP),实现芯片内部计算资源到集群芯片的延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07-05
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修筑了许多大跨径的梁桥,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具有重量轻、跨度大等优点,在国内大跨径钢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江阴大桥、南京长江三桥、佛山平胜大桥、天津富民桥、湛江海湾大桥等。然而使用传统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铺装,出现了温度变化大,易产生脱层推移、车辙和裂缝等病害特征,虎门大桥在通车一年内即出现病害,采用灌缝填缝等修补手段均难以阻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多座桥梁的SMA铺装已进行翻修,甚至二次大修。在分析比较目前国际应用较为成熟的钢桥面铺装技术的基础上,对用于钢桥面铺装的联结层、铺装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后,设计开发施工简便、既经济又易维护的,在钢桥面铺装领域具有创新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环氧沥青组合体系新型钢桥面铺装技术。 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技术是首先在钢板层上,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粘结一层3~5mm粒径的碎石形成碎石与环氧及环氧与钢板粘结牢固的防水防腐又粗糙且耐高温的抗滑界面,一步实现钢桥铺装界面的防水和防剪切滑移,这种新型界面形式称为环氧粘结碎石层界面(Epoxy Bonding Chips Layer, EBCL); 冷拌沥青混凝土整体化层(Resin Asphalt,RA)由树脂沥青和矿料拌和组成, 在其完全固化前,表面均匀洒布一层10~13mm粒径的石子,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要求撒布石料粒径的一半以上嵌入RA表层;当上述RA层完全固化后,在其表面洒布防水沥青层,用于增强层间的防水和粘结;最后铺装传统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形成表面功能层。ERS的设计,旨在通过EBCL层中环氧树脂及RA层中树脂沥青两类材料性能的突破,实现桥面材料极性的梯度化过渡,实现弱极性的沥青混凝土在强极性钢桥面上的铺装,解决传统工艺下脱层等的病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地铁减振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型无砟轨道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水泥100份,细骨料180-220份,乳化沥青80-110份,膨胀剂10-15份,铝粉0.015份,消泡剂0.12份,水0-20份,聚合物乳液5-10份。本发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弹性性能介于CRTSI型低弹模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CRTSⅡ型高弹模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之间,提高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耐久性,同时其弹性满足地铁轨道减振的要求,对于地铁轨道结构的长期安全使用,减轻振动对建筑物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危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前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环保型沥青软包装袋
长期以来,公路建设或市政街道建设用的道路沥青,大都是靠铁桶或罐车运输,桶装、罐装的方法在使用时常需反复加热,运输成本增加,且不能避免泄漏事故。另外,桶装、罐装沥青一般盛装量大,如果不能一次用完还需特殊保管,下次使用时还要事先加热,沥青经反复加热后性能的发挥将受到很大影响。 为改变道路沥青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方便用户,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道路沥青专用包装袋,它是采用先进材料与工艺制成的防粘脱膜软包装复合袋,能在高温130℃左右下不破、不粘。且有足够强度,在加热到170℃左右时包装袋与沥青同时混熔在一起,作为路面材料使用,不用回收。包装袋灌装、搬运及储存过程中不破裂、不粘连、不发脆、不泄漏,堆垛高度为2米,露天存放一年不老化。 这种软包装沥青带给用户的另一个好处是,采用了小包装的方式,25千克一袋,用户可以随用随取,避免了开封后沥青的保管和反复加热问题。该生产线的投产,给用户在沥青包装、装运、贮存、运输、施工等方面带来了很大方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沥青基连续长丝炭纤维
依托“湖南大学碳材料研究所”,建成国内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基地,逐步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铝合金、钢筋等,促进建筑行业、汽车行业的“产业革命”,打造百亿、千亿的产业集群,把湖南长沙打造成全球第四家拥有整套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制备技术的生产基地,确立长沙中国“碳谷”地位。目前已研发出高性能沥青基连续长丝炭纤维。 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航天、航天、承载一体化、冲击载荷下微结构、兵器材料等,为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进步提供了基础支撑。合作单位包括国防科工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一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集团等国防军工单位。
湖南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冷补沥青混合料技术
一、 项目简介为了克服现有的热拌沥青修补料不能在冬季严寒及夏季多雨修补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冷补沥青混合料,冷补料不仅能在雨雪天气下施工,而且材料不需加热随用随取,施工简单,修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初始强度达到1.5kN,成型后强度8.0kN,残留稳定度>70%,40℃动稳定度>1500次/mm。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所采用材料为大宗商品;设备均为常见混合料拌和生产设备;该成果中的核心技术广泛使用有关领域,技术成熟度高。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2013年已经通过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鉴定,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申请专利一项。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坑槽养护缺乏合适的修补材料、养护成本高、修补结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路路面及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生产需自有资金100万元,生产场地规模500m2,仓库规模500m2,人员需求14人。六、 效益分析采用该技术生产的高性能冷补沥青混合料材料成本低于800元/吨,国外相同产品的售价在6000元/吨,价差较大;其成本构成主要是材料费,人员等其他成本可随设备水平提高而明显降低;假如售价为2000元/吨,利润空间可观。七、 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河北工业大学,肖庆一;联系方式:15022608360,chaphd@sina.com九、高清成果图片2-3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