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占地面积1031亩(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全日制在校生24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260人、研究生12891人、长期留学生1600余人。现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0个研究院(所)。馆藏图书465余万册,电子图书809余万册。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全国第六位,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7/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第256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联合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北京市工程中心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5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计划。学校同时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校本部教职工308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7人,91%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6%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3人,资深教授6人,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6个。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共计71人。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有学生交流项目的合作。学校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加拿大道森学院、丹麦奥尔堡大学、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合作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接收来自135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4700余人次,学历生占长期留学生的比例约为78.5%。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天津财经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独立学院模式和机制合作建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的举办方实力雄厚,举办方之一的天津财经大学系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财经大学之一,拥有50多年的办学史,积淀深厚,在财经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另一举办方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系一家集住宅、商业、酒店、教育、医养、产业六大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坐落于风景优雅,环境清新的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紧邻津蓟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校区占地面积900亩,基础设施完备,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专业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图书馆纸质藏书87万册,电子图书310万册,电子期刊10924种;另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乒乓球室、健身房及足、篮、排、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学习及生活条件优越。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管理严格规范,奉行“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牢牢把握教学质量生命线,通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以及建立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名,同时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保险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英语、日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等4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领域,学科体系完备。目前在校生9200余人,生源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至此,学院共送走八届毕业生,每年约有3%-5%左右的毕业生考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招生质量逐年提高,实现了入口与出口、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珠江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重锤打造天财珠江特色育人品牌、创建国内一流新型本科大学为目标,经过十一年的探索与发展,学院已经成长为一所学科体系完备、学生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新型本科大学。全院师生将继续干事创业,拼搏进取,为创办一流新型本科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2021-02-01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前身为南通医学院杏林学院,始建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在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三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后,更名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学院坐落于“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以南通大学钟秀校区作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近500亩。设有44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万余人。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氛围浓郁,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成才之所。 学院依托南通大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享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 “提升质量、凸显特色、创出品牌”的总体目标,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辅导员专家化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充分挖掘学院、社会及家长三方的优势资源,精心培育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明显的技能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院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形成了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在教育教学、思政党建、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科学的办学管理机制: 科学的培养方案—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适合我院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采取“因材施教,科学管理”的教学管理策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有效地为每一个杏林学子成才创造条件。 高效的管理机制—学院管理体系完整,运行机制灵活,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科学有效的行政、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同时构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网络。 完善的助学体系—建立了由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等构成的助学保障体系。设有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实现家校共育。帮助学生配备人文科学素养和就业创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各样的学习合作小组、科技创新小组、兴趣爱好小组、创业工作室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助学成才体系。 丰富的校园文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培养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启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启东)坐落于经济发达的启东市滨海工业园区,以建设国内高校一流的生态式、花园式、数字式、海景式校园为目标,规划总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启东校区东临黄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离上海市区和南通大学主校区1小时左右车程,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已成为启东滨海新区的核心。启东校区共享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设施齐全,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2021-02-01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办学规模超过万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位于拥有“避暑之都”和“森林之城”美誉的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市白云区,毗邻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市综合保税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学院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先后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100强独立学院、贵州省最佳独立学院、区域高水平独立学院、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春晖行动”先进工作集体、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列省内独立学院前茅。 学院秉承“保证基础、强化实践、突出技能、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优势,拓宽传统专业,积极培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学科专业体系;实施春秋两季“学期实习”和“顶岗实习”,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培养和造就创新性、应用型本科人才。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融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共享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雄厚;聘请省内资深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文学与新闻传媒系、社会科学系、理学系、美术系、体育系、外语系六个系;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体育、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58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全日制本科学生近12000人。学院已毕业学生近20000人,毕业生就业率高,适应能力强,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学院—家长—社会”联合培养机制,低年级重养成教育,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一个月一个主题,一个班一个亮点,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一个系一个精品”学生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热情。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精心打造“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专业学术、科技文化、社会实践等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获省级奖项500余项。其中教学方面,获全国师范生第三届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3大赛银奖、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一等奖;教育方面,获第十二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贵州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贵州省第一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贵州省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作品展连续三年金奖;获共青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集体、贵州省第五届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大赛冠军、“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第二届“千校万师”杯全国电视·网络演讲大赛团体一等奖等;学生社团方面,晨曦社、春晖社、农民之子、环保协会获全国优秀社团。 学院建立“奖勤助学贷”五位一体的资助管理体系,设有国家级奖助学金、校级奖助学金以及社会慈善基金,对优秀学生、贫困生予以资助和鼓励,学院每年对学生的各项奖励及资助金额高达近2千万元。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发现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欧美科研机构,在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结合MMS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发现了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相关结果10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磁场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一种基本物理过程。该过程中,磁能会爆发式地释放、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日地空间环境中许多爆发式能量释放事件,例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层亚暴等,都是由磁场重联导致的。地球磁尾发生的磁场重联,其触发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卫星很难直接地探测到触发阶段的粒子动力学行为。因此,磁场重联触发机制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理论和数值模拟。 依据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地球磁尾的磁场重联触发有两种可能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强驱动环境中电子动力学触发磁场重联。第二种是离子动力学驱动磁场重联。关于两种机制的争论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研究团队结合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发现地球磁尾位型下的磁场重联触发过程起始于小尺度的电子尺度区域的证据,由该区域内电子动力学行为主导,并导致了进一步的爆发式能量释放过程。这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发现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三博士和其他多家欧美科研机构,在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结合MMS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发现了地球磁尾磁场重联由电子动力学触发的证据。相关结果10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磁场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的一种基本物理过程。该过程中,磁能会爆发式地释放、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日地空间环境中许多爆发式能量释放事件,例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层亚暴等,都是由磁场重联导致的。地球磁尾发生的磁场重联,其触发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卫星很难直接地探测到触发阶段的粒子动力学行为。因此,磁场重联触发机制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理论和数值模拟。 依据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地球磁尾的磁场重联触发有两种可能的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强驱动环境中电子动力学触发磁场重联。第二种是离子动力学驱动磁场重联。关于两种机制的争论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研究团队结合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发现地球磁尾位型下的磁场重联触发过程起始于小尺度的电子尺度区域的证据,由该区域内电子动力学行为主导,并导致了进一步的爆发式能量释放过程。这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地球磁尾磁场重联触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郑州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大在受热考古材料释光测年技术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
在规范采样及针对性测试条件下,释光测年技术应用在埋藏陶器、烧土类考古受热材料的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高准确度的优势,并有望确定最后一次考古受热事件(如祭祀、焚烧、烹煮等)的高精度年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科大讯飞胡江院: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看AI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数字化与大学教学创新改革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3 74 75
  • ...
  •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