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本项目开发的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系统通过气动加压方式实现对织物试样的水平加压,采集了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角度变化的视频序列,利用智能图像处理方法测量折皱回复角,获得回复阶段回复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从动态测试结果中提取试样的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全面表征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关键技术 (1)突破技术: ①织物折痕的自动形成:项目成果能实现对织物试样的自动加压和释压,加压压力可在 5-30N 之间无极调节; ②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织物图像中代表回复角的自由翼与固定翼的夹角,实现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可精确到 0.1°; ③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评价:项目成果可动态刻画织物折皱回复的过程,实现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的获取,达到全面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目的。 (2)形成产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1 套。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香港短期专利 1 件。 项目成熟度 项目成果可应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评价测试,与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标准测试设备 Shirley 测试仪的结果偏差在±2°之间,且相同织物不同试样的经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3.5°之内,纬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2.6°之内,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成果推广到各纺织企业和高校中应用,提高评价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保形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江南大学 2021-04-13
柴油发动机喷油泵数字化检测装配生产线
研发阶段/n项目简介:该装配线用于P/PN喷油泵的装配、检测、调试。在喷油泵装配、检测、包装全过程采用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控制物流管理技术,不仅运行过程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在防错、防漏、可追溯性等方面都做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生产线通过网络与企业的仓库、技术中心等诸多相关部门连接。生产和管理信息得以及时交流和分析,不仅保证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而且为企业在围绕生产方面的相关决策提供信息。该项目研究应用了机械设计、传感器、柔性化、自动控制、智能控制、工业机械手、物流、条形码、网络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防腐耐磨防结垢抽油泵柱塞的制备方法
1、 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抽油泵是我国油田生产中使用主要设备,其主要有泵筒、柱塞、泵阀(吸入阀、排出阀)等组成。其简要的工作原理是:动力从抽油井传递到井下柱塞,使其做往复运动,将石油从井下沿油管被提升到地面。柱塞一下一上,是抽油泵完成了一个循环。应用过程中这个循环导致柱塞容易被磨损和腐蚀。此外,国内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由于高含砂、高含水、高矿物度、注聚合物开采及强腐蚀的介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加重了柱塞的腐蚀,更易在柱塞上结垢,从而造成柱塞泵使用寿命短,检泵周期短、工
吉林大学 2021-04-14
旋转轴承载荷测试技术和系统
轴承载荷合理分配对于保证汽轮发电机组等大型旋转机械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是机组安装、检修时的重要指标,是机组故障治理的重要手段。 本系统应用应变法和无线测试技术,可以实现轴系各轴承载荷分配测试。该技术已在1000MW、600MW、300MW等机组上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轴承载荷测试技术难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聚合物材料流变特性综合测试系统
聚合物材料流变特性综合测试系统是一种积木式、高性能测试平台,可以在接近于真实加工状态下测试聚合物材料的流变特性。能够方便地构成转矩流变仪、螺杆挤出式毛细管流变仪等多种实验测试系统,功能丰富,测试精度高,动态范围大。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5-04
旋转轴承载荷测试技术和系统
成果介绍轴承载荷合理分配对于保证汽轮发电机组等大型旋转机械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是机组安装、检修时的重要指标,是机组故障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系统应用应变法和无线测试技术,可以实现轴系各轴承载荷分配测试。市场前景该技术已在1000MW、600MW、300MW等机组上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轴承载荷测试技术难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恶劣环境下无线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
无线分布式存储测试系统由数据控制中心和若干个测试节点(无线存储测试系统)组成。无线存储测试系统将 ICP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存储电路、时间统一电路、控制系统电路、无线数据通讯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池组等集成封装成一体,构成一个可植入爆炸现场独立工作的微小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数据控制中心通过发送测试命令来控制、管理以及协调测试节点去完成测试任务,而测试节点主要是负责采集爆炸冲击波场信号,并回传给数据控制中心,进行后续分析处理。由于无线存储测试系统防护等级达到 10万 g,较好地解决了“引线电测法”的各种问题,可靠获取冲击波超压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到正压持续时间和冲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塞拉门控制器综合测试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简称 GPTS)为国产化虚拟仪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和数据开放性。单通道最高采样率达到300KHz, 可连续采集或间隔采样。平台前台为实时测试模 块、后台为数据调用模块,原始数据可转换成 TXT文件输出。GPTS可广泛适用于低频信号自 动检测,如电能质量分析、电器状态检测、生理 信号检测、传感器特性测试等。平台可应用于教 学、科研及产品开发阶段。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算法及测试平台
成果介绍针对采用比例积分观测器法,结合电池荷电状态估计,设计能够同时对模型参数和电池荷电状态同时进行估计的算法,可应用于整车的BMS软件算法设计。搭建的软硬件平台可应用于BMS算法测试。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采用比例积分观测器法,结合电池荷电状态估计,设计能够同时对模型参数和电池荷电状态同时进行估计的算法;(2)在观测过程中模型参数可实时更新,算法满足李雅普诺夫方程,估计计算时可保证收敛;(3)更好的动态特性与电池充放电周期整体估计精度,且在电流信号有噪声时仍有较好的估计精度;(4)基于STM32芯片主控,AD7280芯片采集数据,μC/OS-III系统完成了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台架实验表明,系统信号采集精度良好,性能实现成功;(5)采用OCV法对Ah法进行纠正,获得新的综合SOC估算值,针对性地设计了初值确定方法,得到改良的SOC估计算法。*明该算法能在整个电池恒流放电过程中稳定估算SOC;(6)为考虑电池工作过程中的产热,对传统的SOC估算方法,引入温度约束,建立改良的SOP估计算法。*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考虑电池温度对SOP估测影响而提升估算精度;(7)采用STM32F103芯片主控,AD7280A芯片采集信息,μC/OS-III系统建立了BMS软硬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估计算法精度良好可靠,所设计BMS具备出色的控制性能。市场前景本项目的涉及的算法设计及软硬件架构,可以采用成果授权、成果转让或者技术服务的形式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生合作。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575 5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