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优质双低油菜天油杂2号(源油杂2号)
研发阶段/n天油杂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7-23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亩产135.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0.96%,增产显著,居试验首位;2005-2006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8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09%,达显著水平,居试验首位;两年平均亩产135.88公斤,比对照增产15.34%。两年平均含油量40.18%,硫甙含量为21.85?mol/g,芥酸含量为0。2007年通过江西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审定名称分别为天油杂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原代号00SN122)
研发阶段/n该品种是饲料油菜专用双低杂交种。西北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是在小麦收后到冬前2-3个月的农田空闲时间,种植以收鲜草为目的的专用饲料油菜,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鲜饲草的一项新技术。饲油1号是2000年用母本不育系P9A×P14B与父本Sv02002R配制的三交杂种。2003年在和政县继续进行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对比试验,鲜草产量比CK1(华协11号)增产19.78%,比CK2(华协1号)增产9.49%。2006年在古浪原种场进行对比试验和示范,比对照华协11号增产17.5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新品系的培育与应用
可以量产/n该项目提供的柚皮素纳米载体产品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易于控制, 适宜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且整个过程中未使用有机溶剂,安全性高。该成果系通过甘蓝型油菜和白菜杂种后代筛选结合小孢子培养而获 得的遗传稳定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品系,口感甘甜;该品系在冬季和春季 可以快速抽薹,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品种。同时,采薹数茬后的油菜材料 继续生长到成熟阶段,收获种子榨油用,油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该 品系广泛适用于大田栽培和温室栽培。该品系的花色为白色,万亩黄色油菜花海中点缀白色油菜花也是极佳的旅游观光资源。新品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双低自交不亲和油菜杂交种华豫油640
研发阶段/n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自交不亲和杂交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度省区域试验,9点汇总,7增2减,平均亩产211.32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6.68%,差异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7-2008年度省区域试验,9点汇总,8增1减,平均亩产203.38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12.07%,差异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8位。2008-2009年度省生产试验,7点汇总,6增1减,平均亩产197.23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5.45%,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猕猴桃特异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发
针对当前我省猕猴桃特异种质稀少、自主特色品种缺乏,以及主栽品种单一且无突出性状等问题,对本项目组前期基于野生毛花猕猴桃特异种质发掘、中华猕猴桃实生选育与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候选优株子代异位高接、品比试验,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猕猴桃果实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同时,开展“猕猴桃新品种的配套雄株配置与高效授粉、合理疏果及果实负载量确定、营养复配液保果及安全果实增大、省力化夏季修剪、适期采收”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对于调优猕猴桃特色品种结构,有效推进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猕猴桃果实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冬甘蓝新品种“西园15号"、“西园16号"
冬甘蓝新品种"西园15号"和"西园16号”是由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选育,于2015年6月,通过了重 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主要针对近年来重庆、四川等地冬甘蓝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冬甘蓝产品 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寒美"、"寒胜"、"寒将军”等韩日品种,然而种子价格 高,品质相对较差的特点选育,两个冬甘蓝品种的选育成功,将添补重庆以及四川等地的冬季12-1月甘蓝生 产的空档期,同时对目前甘蓝生产中的根肿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价值和潜力大。 "西园15号”(2011B1X2011243 )表现为晚熟、抗根肿病、耐裂球性较强、丰产、品质优良。该组合 熟性比京丰一号晚约15天。晚收10天裂球率为4.3 ,优于京丰一号(平均裂球率为6.7% ),产量为3527.0 kg (667m2)-l ,比对照京丰T平均增产12.6%,在重庆市适合在翌年1月中旬采收。 "西园16号"(2011B3x2011214 )表现为晚熟、丰产、耐裂球性强、优质。该组合熟性比京丰一号晚 约5天。晚收10天裂球率为0 ,优于京丰一号(平均裂球率为6.7% ),产量为3640.2 kg-(667m2)-l ,比对 照京丰T平均增产15.2% ,在重庆适合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采收。
西南大学 2021-04-13
枇杷新品种“华白1号”、"金华1号"
“华白1号“是西南大学2014年审定的新品种, 1、该品种树势强,分枝密、角度大;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6.3g ,最大单果重65g ;果形端正,扁球形;果 皮黄白色,果面光洁,无锈斑,果点小,果皮薄,易剥;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味浓甜。成熟 期在5月中旬,可溶性固形物13.4% ,可食率65.4% ,品质极佳。 该品种丰产、稳产,田间栽培管理容易,抗花腐病,无缩果和日灼,自然座果力强,果实品质优良。是 T 分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枇杷品种,在枇杷主要产区均适宜推广发展。 2, 预期经济效益 栽培条件好,亩产量可达800kg ,产值可达3万元/亩 “金华1号”是西南大学2014年审定的新品种。1、该品种树势强,枝中密;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9.1g ,最大单果重66g ;果形端正,梨形;果皮橙红色, 果面光洁,锈斑少,果点不明显,果皮薄,易剥;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味较甜。成熟期早, 可溶性固形物11.6% ,可食率82.23% ,达到特级,品质极优。该品种早结、丰产、稳产,田间栽培管理容易,高抗花腐病,不裂果、缩果和日灼,自然座果力强,果 实品质优良,耐贮性好。是一份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枇杷品种,在枇杷主要产区均适宜推广发展。2, 预期经济效应效益栽培条件好,亩产量可达1000kg ,产值可达3万元/亩以上。
西南大学 2021-04-13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
特点优势:在2006-2007两年度国家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区域试验中 平均鲜薯、薯干、淀粉产量均居第1位。技术指标:在2006-2007两年度国家长江流域薯区甘薯区域试验 中平均:鲜薯亩产量2414.6公斤,居第1位;薯干亩产量699.0公斤,居 第1位;淀粉亩产量460.0公斤,居第1位。薯块中抗黑斑病,中抗根腐 病;块根干物率平均为29.2% ,淀粉率平均为19.1% ,熟食品质较好。成熟度:可在长江流域薯区推广种植。应用前景:可做淀粉原料品 种推广种植。
西南大学 2021-04-13
脐橙新品种华脐橙2号(红肉脐橙)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红肉脐橙(CaraCara Navel Orange)由美国引进,原名CaraCara。该品种为华盛顿脐橙的芽变,上世纪80年代中在委内瑞拉发现,90年代从美国佛罗里达引入华中农业大学。树冠圆头形,树势中等,树冠紧凑,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00克左右,果面光滑,深橙色,果皮薄,囊瓣11-12瓣。果实成熟后果皮深橙色,果肉在10月即呈现浅红色,12月中旬成熟后呈均红色,色素类型为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汁胞壁中,榨出的汁多为橙色。红肉脐橙肉质致密脆嫩,多汁,风味甜酸爽口,果实果肉呈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华大麦7号
可以量产/n华大麦7号选自复合杂交组合(川农大2号×皮棱波)×(美里黄金×5199),用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苗期叶片浅绿色,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株型紧凑,剑叶中等大小,长芒,齿芒,穗纺锤形。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较敏感。株高92厘米,全生育期180.2天,比对照鄂大麦9号早3.4天。亩穗数39.6万/亩,穗长8厘米左右,小穗密度中,主穗小穗数32个左右,穗平实粒数23.1粒,千粒重46.8克。由湖北省种子站取样送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检测,其发芽率三天为90%,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