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油菜品种华协102(原代号H02-14)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属甘蓝型油菜双低三系杂交种,半冬性。抗病性强于对照,耐旱性、耐渍性中等;抗倒性、耐寒性在区试中表现中等,但抗病性、抗倒性、抗寒性在生产试验中均是最强的。生育期比对照(皖油14)长0.32天。结角密度大(两年平均1.33个/cm)是华协102的重要特点。每果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2-3.5g,分枝平均9.85个。两年安徽省正式区试平均华协102亩产185.30kg,较对照增产7.24%,增产点次为91.66%。两年品质测定平均芥酸含量为0.33%,硫苷含量29.11%,油份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高效结层构建途径及高产栽培技术
该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油菜高效结层构建途径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使油菜高产栽培过程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初步给予定量和实现诊断指标化、技术规范化。采用前促、中控、后重的调控技术,促进油菜叶片和角果皮两种光合器官的顺利交替,形成高效的结角层结构,以提高角果皮的光合生产能力而形成高产。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油菜生长模型建模及应用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油菜生长模型是用数学方程描述油菜、气候和土壤之间的作用过程,根据气象条件、土壤条件以及管理方案,动态定量的描述油菜生长、发育、籽粒形成及产量。油菜生长模型最重要的意义是对整个油菜生育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并量化生理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即综合知识和量化关系。油菜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计算功能,对不同生育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合成,相当于所研究系统的最新知识的积累和综合。在这种知识合成的过程中,还能鉴定知识空缺,从而明确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油菜模拟研究在理解油菜生理生态过程及其变量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和数理模拟,从而促进了对油菜生育规律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化过程,深化了对油菜生育过程的定量认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天油杂2号(源油杂2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天油杂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 7-23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亩产135.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0.96%,增产显著,居试验首位;2005-2006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8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09%,达显著水平,居试验首位;两年平均亩产135.88公斤,比对照增产15.34%。两年平均含油量40.18%,硫甙含量为21.85μmol/g,芥酸含量为0。2007年通过江西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审定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油杂5号(华皖油1号)油菜品种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油杂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对原“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的超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RGCMS-1141A(或986A),恢复系为“恢5900”。“华油杂5号”的不育系RGCMS-1141A具有如下新特点:1. 不育性比原不育系1141A更加稳定彻底,微粉较少;2. 品质优量,其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umol/g;3. 不育系的花瓣比原1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分子鉴定技术
该成果提供一种快速、准确鉴别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分子标记方法。在鳜类种质鉴定和保护、遗传育种和养殖生产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因组DNA的提取、DNA目的片段的扩增、PCR产物的电泳及银染色鉴定。方法中还包括一对特异微卫星引物和标准图谱。本发明的分子鉴定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别出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一代,具有客观、快速、准确、经济的优点。 该成果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一代进行鉴别,其反应稳定,重复性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相比具有检测准确性高的优点。本发明通过一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一次PCR鉴别出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一代,减少了检测时间和降低了检测成本。 该成果有较高的产业化前景,实际操作性强,简便、准确,价格适中。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技术 本发明属于利用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生产杂交F1种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利用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在冬油菜产区秋播生产杂交F1种子的杂交制种方法。由于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中国的冬油菜产区(例如长江流域)正常播种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可以自交结实,在中国的春油菜地区(例如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夏播表现雄性不育,不能自交结实,因此,必须在春油菜地区夏播生产杂交种种子。本发明的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该杂交瘤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名称为杂交瘤细胞A7-E3,保藏号为CCTCC?No.C201123。本发明给EV71病毒抗原检测以及捕获法进行抗EV71病毒IgG、IgM的检测提供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质的抗体。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甘蓝型油菜华协102(原代号H02-14)
研发阶段/n属甘蓝型油菜双低三系杂交种,半冬性。抗病性强于对照,耐旱性、耐渍性中等;抗倒性、耐寒性在区试中表现中等,但抗病性、抗倒性、抗寒性在生产试验中均是最强的。生育期比对照(皖油14)长0.32天。结角密度大(两年平均1.33个/cm)是华协102的重要特点。每果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2-3.5g,分枝平均9.85个。两年安徽省正式区试平均华协102亩产185.30kg,较对照增产7.24%,增产点次为91.66%。两年品质测定平均芥酸含量为0.33%,硫苷含量29.11%,油份为41.1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硼高效利用机制与硼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应用
研发阶段/n本技术根据当前推广油菜高产优质品种的需硼规律,通过湖北省油菜主产区土壤有效硼现状的调查,以及油菜施硼效果的大田和示范,修订了当前油菜种植中土壤有效硼和植株硼营养丰缺的诊断指标,制定了《油菜硼肥施用技术规范》。该规范概括为"测土定肥、依产调肥、因势补肥"12个字。主要表现在:在油菜整地之前,测定土壤有效硼及其他有效养分的含量,以此为主要指标,根据土壤有效硼的等级所对应的硼肥推荐量,确定硼肥施用量、施用环节和方式。然后根据产量目标和品质需硼特性调整硼肥用量,并根据土壤氮磷钾等肥力状况,制定硼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837 8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