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皖油5号
可以量产/n该品种是由不育系8110A和恢复系恢-4256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2003-2004、2004-2005年安徽省正式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171.79、177.22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8.05%、3.92%,增产皆极显著。综合两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173.87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6.39%,芥酸0.40%,硫甙含量22.44μmol/g,粗脂肪含量42.40%。菌核病发病率25.43%,病指10.23;病毒病发病率16.99%,病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皖油4号
可以量产/n华皖油4号是由不育系245A与恢复系恢-4270选育而成的,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左右。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0.2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7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45.6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减产1.7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7.9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0%。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3.2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6%。于2004年通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9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9号是利用不育系986A和恢复系7-5配制的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4年在全国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70.84kg,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57%,连续两年居参试品种首位,芥酸含量0.56%,硫苷含量22.57μmol/g,含油量41.34%。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贵州省和湖南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技术水平:专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油杂15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5号由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7-6选育而成,其具体特点如下:(1)形态特征: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中等大小,有裂叶2~3对;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型为扇形紧凑;茎绿色;籽粒黑褐色,近圆形。(2)农艺性状:株高170~18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10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主花序长75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351.9个左右,主花序角果长5.5厘米左右,每果粒数20.7粒左右。千粒重3.0克左右。(3)产量性状:2003-2005年在湖北省正式区试中,两年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油杂16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6号由不育系8086A和恢复系L-6275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全生育期225天左右。2005-2007年在河南省正式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量196.59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7.54%。在2006-200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198.13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3.32%。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华油杂16号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7.38?mol/g,含油量44.84%。于2007年、2009年分别通过河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适合机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
本技术对油菜毯状苗培育的整个过程都作了系统性考虑,对备盘、铺土、播种、摆盘、施肥等步骤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可操作性强。油菜毯状苗培育的育苗秧盘、育苗设施、育苗场所都与水稻育苗通用,栽插也借用水稻机插秧机(适当改装),技术配套成本小,实用性强。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六方氮化硼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六方氮化硼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按脲醛树脂与水的质量比为1∶(0.2——1)将脲醛树脂与水混合,得到脲醛树脂水溶液;再按含硼化合物中的硼元素与脲醛树脂水溶液中的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5——4)将含硼化合物加入到脲醛树脂水溶液中,搅拌10——50min;然后在80——100℃条件下干燥,干燥后球磨0.5——3h;最后在氮气气氛和1000——1600℃条件下保温1——5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六方氮化硼粉体。本发明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特点,所制备的六方氮化硼粉体纯度和结晶度显著高于现有方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粉体。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高效温缓蚀剂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采用“一脱三注“工艺,即原油电脱盐,塔顶馏出线上注氨水(浓度12~13mg/L)、注水稀释和注缓蚀剂。若只注氨和注水,则低温部位的高温区(气相)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因为在塔顶馏出线上注氨水时,此时馏出线及空次冷管束区域为”露点“初凝区,酸浓度极高,造成馏出线及空冷管束腐蚀严重。有效措施是在此区域内注入低温缓蚀剂。 所研制的缓蚀剂为油溶性成膜物质,其分子内部带有极性基团,它分解吸附在设备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抗水性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和氢离子作用,生成带正电荷离子,其反应式为: RNH2(胺类缓蚀剂)+H+——RH3+ 由于这种离子对溶液中的氢离子(HCl和H2S解离后的氢离子)有较强的排斥作用,阻止了氢离子向金属设备靠近,从而减缓了HCl和H2S的作用。 通过缓蚀剂配方和复配方法优化,并加入了能抑制SH2腐蚀的成分和多分子官能团的有机胺以及高效成膜剂进行复配,开发研制出适合高硫、高酸原油使用的缓蚀剂。技术指标为: 缓蚀剂加入量小于10 PPm,冷凝水铁离子含量少于2 PPm。 缓蚀剂具有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缓蚀剂具有抗点腐蚀性能。 缓蚀剂具有抗SH2腐蚀和乳化性能。 缓蚀剂在使用中对生产装置、产品及后续加工无不良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效长寿热管
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它可将大量的热通过很小的截面积远距离传输而无需 外加动力,由于具有许多特性使得其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空气预热器上的应用,能有效解 决低温腐蚀、堵灰、磨损、漏风等问题。但实践证明,热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传热效率降低, 这主要是由于热管失效造成的。 影响热管寿命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产生不凝性气体;工作液体物性恶 化,有机工作介质在一定温度下,会逐渐发生分解;露点腐蚀。 华东理工大学开发成功一种高效长寿热管,在热管的蒸发段烧结表面多孔层以强化工质的 沸腾,在热管的冷凝段通过表面改性强化工质的冷凝,大幅度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采取表面 改性技术抑制热管内部不凝气体的产生,延长热管使用寿命。在热管外表面镀渗耐蚀合金提高 热管的抗露点腐蚀性能,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同时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优化,对加热炉空气 余热后的燃烧状况进行燃烧优化。研制的高效长寿热管换热器应用到扬子石化F101B空气预热 器,吸热量提高21.41%。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效 EF 肥
高效 EF 肥是一种由混合微量元素、少量稀土与高效肥料保护剂经化合、润胀、吸附等方法制造的新型肥料。该产品开拓了微量元素农用的新途径,为微量元素农用找到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新方法。高效 EF 肥性能优越,效果显著,实现了施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产业化前景良好。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