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保及污染治理合作开发项目
分子筛回收液中模板剂应用的分析技术 项目介绍:该项目对ZHP分子筛赶胺水和母液进行氧化钠、氧化铝、正丁胺等组分准确定量的分析,排除相互干扰及挥发性的影响,建立赶胺水中的正丁胺浓度技术,具有快速和分析偏差小的优势。该项目获得2013年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 2021-02-01
水性环保涂料技术
项目背景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活性体系涂料以及辐射固化涂料已成为涂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水性涂料除在建筑涂料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外,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工业涂装领域,水性涂料还只占很小的比例。发展水性涂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涂料亲水性和涂膜耐水性之间的问题。     涂膜的光泽和丰满度问题。     溶剂的使用问题。 一、水性聚丙烯酸酯乳胶水性涂料主要包括水乳型和水分散型两大类。聚丙烯酸酯乳胶价格低, 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老化性,主要用于建筑涂料领域。普通聚丙烯酸酯乳液由于分子间缺乏交联,漆膜性能存在诸多缺陷,限制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我国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消耗量数十万吨,但高档乳液基本依赖进口或依赖国外技术。 技术特点:本项目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耐酸、耐碱、硬度高、丰满度好的性能特点,不需另外加成膜助剂,常温下即可干燥成膜,且干燥时间与溶剂型木器漆相媲美。该产品漆膜附着力高,不易泛黄,耐家用调味品(如酱油、醋等)、洗涤剂等的侵蚀,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环保型成膜材料,可满足木器、建筑、金属、纸张等的涂装。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为单组份、室温固化型产品,成膜性能优良且不含有机溶剂,安全环保,技术成熟,是优异的绿色环保涂料,性能可与溶剂型木器漆涂料相比美,符合目前越来越苛刻的环保要求,而价格低于同类产品,市场前景好。 技术指标:外观:淡蓝色至乳白色乳液 硬度(铅笔硬度):1H-2H耐水性:通过干燥时间(25℃、湿度25%):表干30分钟、实干7天耐酸碱、调味剂、洗涤剂:数小时不起泡、不变色固含量:≥ 40%pH值:7-8核乳胶粒(左)和核壳结构乳胶粒(右)的透射电镜图片优异的耐水性泡水1天,漆膜没有明显变化水在漆膜表面的滴接触角为103° 生产过程无任何“三废”产生,属绿色环保的清洁生产工艺;产品完全以水为溶剂,为绿色环保产品;从生产到产品,以及产品的应用过程,完全符合“绿色”和“低碳”工业发展的要求。利用同样的生产设备,通过工艺及配方调整,可生产苯丙乳液、醋丙乳液、硅丙乳液、各种改性乳液等系列产品。利用调漆设备,向乳胶中加入颜填料、助剂等,可以配制各种清漆、色漆等,满足不同的用途。 二、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涂料已在轻纺、皮革、涂料、粘结剂、木材加工、建材、汽车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应用。聚氨酯水性涂料可分为单组分聚氨酯水性涂料、双组分聚氨酯水性涂料和改性聚氨酯水性涂料三类。改性聚氨酯水性涂料中最重要的是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结合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酯聚合物各自优异的性能,可以制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树脂体系。技术特点:所开发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生产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生产工艺简单:预聚体—直接乳化—水性聚氨酯乳液;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能耗低,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重现性好;设备投资少,无需蒸馏和剪切设备;可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乳液的室温固化交联,改善了漆膜的力学性能;通过核-壳聚合技术,改善多组分材料的相容性及固化膜的性能。生产成本不到1万元,性能优异。产品特点:本技术产品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完全水性: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单组份:可直接施工;室温可固化:不需加热或光固化;耐水性好:优于市场上同类水性产品,基本接近溶剂型聚氨酯;固含量高:可直接生产35%以上固含量的乳液产品; 成本低: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成本。 生产过程无任何“三废”产生,属绿色环保的清洁生产工艺;产品完全以水为溶剂,为绿色环保产品。 
清华大学 2021-04-13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成套技术
技术团队围绕污染场地环境土壤评估与修复通过环境修复新材料及修复 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实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应用的协同创新。通过 研发环境修复新技术与新产品,通过项目技术应用及推广已形成一整套污染 场地治理修复技术,项目可培育出完整的产业链,并最终有望形成国内具有竞 争优势的技术产业集群。
重庆大学 2021-04-11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 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 3560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20 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 1993 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356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1993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 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 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 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 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小流域水质综合治理技术
针对目前国内小流域范围内污染源输入增加,河道及湿地自然净化能力降低的问题,对小流域展开全面的的调查和治理,包括污染源头截污强化净化、流域水质生态净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生态景观提升美化四大工程。经过成套技术整治修复后的小流域能形成水系畅通、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的健康格局,实现自我维持与良性演化。 在流域汇水过程中,对流域内不同的点源及面源污染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净化,在出水端构建单位面积处理效率高的人工湿地系统,由组合工艺提升出水水质,满足水体入河的排放标准。然后在流
南京大学 2021-04-14
系列环保增塑剂生产技术
本项目先后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和中国石油与化 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均排名第一。 1、项目简介 在系列化高品质环保增塑剂、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性能研究等方面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促进我国增塑剂行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关键技 术支撑。蒋平平教授任《塑料助剂》编委、《增塑剂》主编,主编学术专著 2 部 《环保增塑剂》(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增塑剂及其应用》(化学工业 出版社,北京,2002),2006-2011 年连续五年在全国塑料助剂行业大会作特邀技 术报告,2011 年 5 月作为大会主席召集 “2011 年绿色增塑剂产业与技术发展 论坛”。2、创新要点 所研制的系列增塑剂无毒环保,符合欧盟最严格的安全检测要求,代表增塑 剂行业的发展方向。 3、效益分析 视规模而定。 授权专利: 1.一种稀土盐二元复配型固体酸催化制备柠檬酸三丁酯的方法 200810195075.4 2.多品种、低消耗增塑剂生产方法 03113054.2 3.一种偏苯三酸三(C8-10 醇)酯的制备方法 200510095365.8 4.一种无芳香环结构聚六氢苯酐二元醇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201010110558.7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电渣冶金节能环保新技术
成果简介电渣冶金技术目前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电耗太高, 吨钢在 1500kwh 左右, 甚至有部分电渣炉在 1700 kwh 以上; 另外一个问题是电渣过程需要高纯度的萤石,而高品质萤石矿日益枯竭, 这也是电渣冶金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项目组针对以上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已开发了新型的节能渣系、 冶炼工艺, 并实现了返回渣的大规模利用, 基本解决了以上问题。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项目成熟, 无需其它条件。技术指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城镇黑臭河道的微生态治理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给群众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工作已得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水十条”、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城市黑臭水体一般位于老居民区、早期拆迁安居房等区域,雨污分流、 污水收集等扩建改造工程难度和政府财政资金压力较大。 项目所开发的微生物治理技术,3-5 天即可消除河道黑臭现象,逐步净 化水体,恢复河道健康状态。使用时,只需向黑臭水体直接泼洒微生态制剂即可,无需曝气、无需种植水生植物或者放养螺蛳、鱼类等水生动物。该技术已在多地进行实地应用,水质数据符合住建部要求,治理效果令人满意。治理成本下降至 30 元/m3水体•年以下。 
江南大学 2021-04-11
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长期进行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研究。针对目前煤矿坚硬顶板区域冲击危险性预测及治理、煤柱区冲击危险的预测与治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岩层运动与围岩应力场为基础,研究煤岩体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以松散煤岩体为主的治理技术,以柔性蓄能为主的防冲支架与支护技术,从而建立煤矿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1)深入研究了煤层型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提出了煤岩体弹塑脆性模型,建立了煤岩破坏的流变冲击模型和较为统一的冲击危险前兆信息识别模型。 (2)解释了煤岩体冲击破坏的脆性冲击和延时冲击现象,提出了煤岩冲击破坏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和冲击矿压预测预报的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率先采用电磁辐射技术成功地预测冲击矿压危险,建立了相应的预测准则和技术。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 (3)建立了煤岩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设计试验了柔性防冲支架并在现场得到了试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冲击矿压发生机理、电磁辐射仪器预测、松散煤岩体治理技术以及柔性防冲支架的整套理论与技术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692 6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