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快速成膜和创面修复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小英教授团队提出一种由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材料纳米杂化获得的冠状病毒防护材料,实现快速成膜,在口罩和防护服的最外层形成一层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的透气防护层。此外,针对医护人员长期带口罩而产生的疼痛、麻木、压红,甚至破损等问题,使用改性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抗菌材料复合的超薄海绵作为防护夹层,实现集抗细菌感染、快速愈合和平衡修复为一体的创面修复,该技术已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了合作研究。 团队研发的超薄海绵防护夹层点击查看原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
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是将液晶和聚合物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膜材料,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 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研发团队立足地域优势与独特的人才优势,与江苏柏鹤化工集团开展了长期的战略合作,研发团队利用多年的研发经验,构建了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研发平台,通过多年的合作,构建了一条产学研的联合道路,开创了双赢的局面。 研发团队通过多年实验探索,制备出低驱动电压、高对比度、耐黄变性能优异的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有着优良的光学性能和极强的实效稳定性。 目前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开始迈向批量生产阶段,可替代进口产品。 主要技术指标: 应用范围: 电致变色智能窗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光吸收透过的可调节性,可选择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阻止内部热扩散,减少办公大楼和民用住宅等建筑物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耗费的大量能源。同时,也起到改善自然光照程度、防窥、防眩目等作用。可减少室外遮光设施、满足现在建筑物采光和美观的需要,解决现代不断恶化的城市光污染的问题。此外,电致变色智能窗在飞机、汽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以建筑行业为例,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率已达到25%。通过窗玻璃的热交换在夏天和冬天分别占到总能量交换的71%和48%,是外围结构中最突出的能耗“集散地”。若合理利用智能隔热调光复合膜,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可分别节能约20%和12%,市场需求巨大。
四川大学 2021-04-11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性能指标全部达到上述“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界定描述条件要 求。 利用自主研制的核心膜组件、膜单元、膜支架,及相应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设计、 运行调试技术,课题组已经建立了两个示范工程,其中,白龙港水质净化厂中的中水回 用项目为目前报道的国内最大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应用项目。 课题组为目前国内唯一掌握平板膜生产、平板膜组件制作、膜组件性能评价、膜生物反 应器设计、污水处理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膜生物反应器调试、清洗和运行管理整套技术 的单位。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中频微电流乳腺癌治疗
1 成果简介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 7-10%,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已成为最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且呈逐年升高、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本成果立足于微电流能够在电极表面产生大量的氧化自由基,通过透化作用进入细胞,以及使得细胞内 Ca2+ 浓度大量增加,从而造成细胞死亡的特点,针对放疗、化疗等肿瘤治疗方法过程复杂、疗效不够理想、治疗后易复发、毒副作用大等问题,研发出利用中频交变微电流抑制乳腺癌的新方法, 所采用中频交变微电流的频率为 100-300kHz,电流大小为101-103μA,电场强度为 2-4 V/cm,相比较电化学疗法,减少了使用者的不愉快感及毒副作用;相比较陡脉冲电场的所采用的高电场强度( >10 kV/cm),使用更安全;而相比较肿瘤治疗电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治疗,作用时间更短,仅为 30 分钟,因此中频交变微电流拥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该方法证明: 1) 中频交变微电流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 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 2) 中频交变微电流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能机制为影响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内部结构,改变细胞外部结构使细胞表面产生电穿孔; 3) 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有效地抑制荷瘤鼠皮下肿瘤的生长,且辅助化疗的效果更好; 4) 中频交变微电流无化疗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目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完成了两代中频微电流治疗样机的研发, 样机具有双通道,频率范围为 10-500kHz,内置多种刺激模式,多种刺激波形,并且已经系统完成了细胞实验并且取得积极效果,目前正进行动物实验。 上图 样机图片 在中频微电流肿瘤治疗方面,我们是国内唯一的设备研发和实验研究团队,我们研究发现中频微电流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等细胞增生和动物肿瘤生长, 对此并发表多篇 SCI 文章,在中频微电流的药物增敏作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积极成果。2 效益分析各种乳腺疾病患者比率达 52.4%,大大高于女性其他慢性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一,现有的乳腺癌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均存在残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晚期乳腺癌出现多发转移、 放化疗效果差、 死亡率高。所以,开发新的乳腺癌治疗新技术意义重大,并且前景广阔。3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4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纳米材料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考虑到血液循环中的表达PD-1的T细胞(PD-1+T细胞)可以靶向结合aPD-1抗体,然后通过趋化因子的作用主动向炎症或者肿瘤部位聚集,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纳米药物递送策略(如上图),不仅可以利用纳米载体递送aPD-1抗体用于免疫检查点的阻断,而且还可以利用T细胞来递送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用于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由于纳米载体pH的敏感性,肿瘤浸润的PD-1+ T细胞结合的纳米药物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释放,留下aPD-1封闭抗肿瘤T细胞上的PD-1/PD-L1免疫检查点,新产生的负载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纳米药物被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摄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这些募集来的T细胞又可以再次作为纳米药物输送的工具输送纳米药物,这种良性的药物递送循环可以显著提升肿瘤内药物的聚集,改善肿瘤中T细胞的浸润,协同提升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为一些不响应免疫检查点治疗的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通用多功能陶瓷保护膜
1.工艺过程及设备 (1)制备原理:在基体材料表面浸涂液体,经过低温干燥,形成多功能陶瓷保护,保护薄膜与基体材料为分子间结合,构成牢固结合的整体。 (2)工艺过程:对需要制膜的基体材料或部件进行清洗—涂覆陶瓷膜涂覆液—低温干燥。 (3)投资特点:生产模式决定设备投资,最小规模的非自动化生产模式,设备投资10-15万元(不包括厂房基础建设),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设备投资约600万元。 (4)设备:基体材料、零部件清洗设备;喷涂、浸涂或刷涂设备;干燥设备;中间运输传送设备;车间要求无尘干燥。 2.膜的功能及特点 (1)高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比钢铁等金属材料更高的硬度,涂于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上能防止其表面被磨损。 (2)良好的耐腐蚀性: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耐酸碱腐蚀、和耐氧化腐蚀的能力,可以避免钢铁表面的腐蚀和锈蚀,可以避免铝、铜等有色金属表面因腐蚀而失去原有光泽。 (3)任意可调的表面颜色:多功能陶瓷保护膜为无色透明膜,涂于金属、非金属表面能显示其原有材料的品质,也可以加入颜色,使基材显示出比原表面更加亮丽的色彩。 (4)可用于任意的基材:多功能陶瓷保护膜与各种基材表面都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可制备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表面。 (5)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不会因为高温、辐照而老化、变性、脱落而失去原有的保护能力。 (6)良好的韧性: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制备于金属表面不会因为金属部件的弯曲而破裂,制备于玻璃等脆性非金属材料表面能提高其韧性,减少脆性损坏。 (7)美观特性: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良好的平流特性,涂在基体材料表面能够形成平滑的表面,掩盖原表面的微观不平的形貌,使其美观亮丽。 (8)任意可调的膜厚:多功能陶瓷保护膜膜厚可在1-50微米范围内变动,对于需要保持紧密尺寸的零部件,可以涂薄层膜,其余情况可以根据需要涂覆多层膜,以达到需要功能目的厚度。 应用范围: (1)用于装饰性铝合金:装饰性铝合金表面受到大气的腐蚀会变色,一些装饰性铝合金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还会经受不同酸碱度的洗涤液的清洗和人工的擦拭,在其表面留下小的腐蚀痕迹,慢慢改变其表面状态,失去它初始时的光泽和装饰效果。在装饰性铝合金表面制备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可以有效的保护装饰性铝合金表面,经长期使用和不同酸碱洗涤液清洗而不改变其初始光泽。 (2)用于装饰性铜合金:铜合金由于其金黄色的表面,经常被用作为装饰性的部件使用,但由于其在空气的氧化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颜色会逐步变暗,从而失去其装饰性的功能。在装饰性铜合金表面制备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可以有效地隔离铜合金表面与外界气氛的接触,从而能长久的保持其金黄色的初始的表面,同时,由于多功能陶瓷保护膜的制备过程的平流特性,能掩盖装饰性铜合金表面的微观不平,使装饰性铜合金看起来更加有光泽。 (3)用于钢铁材料表面:钢铁材料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容易生锈,虽然不锈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毕竟其价格和性能的关系,大部分的钢铁材料还都是以非不锈钢的状态使用,防止其生锈就成为必然的问题。在钢铁材料表面制备无色透明的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可以有效地隔离钢铁表面与大气的接触,有效的解决氧化生锈的问题,还保留了钢铁的原始表面,同时,由于多功能陶瓷保护膜的膜厚可以在1-50微米内选择,即使精密的零部件也不会因为增加了膜而需要改变其装配关系。 (4)用于玻璃容器表面:多功能陶瓷保护膜既有硬度又有柔韧性和润滑性,制备于啤酒瓶等玻璃容器表面,会减少瓶罐间划伤以及外部的划伤,同时使瓶罐的耐内压强度、耐冲击强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耐内压强度提高25%以上。 (5)用于着色的目的:多功能陶瓷保护膜具有着色功能,制备于医用及化学用玻璃瓶上,可以达到避光的目的,同时因为膜的着色元素含量很少,这些玻璃瓶熔化再造时仍然是无色玻璃,从资源利用和减少能耗方面说是有利的。多功能陶瓷保护膜也可以用在其它只需要满足着色功能的表面,如窗玻璃等。 (6)用于工艺品:工艺品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其初始外观经长时间摆设能不改变,另一个问题是看起来晶莹亮丽,在工艺品表面制备多功能陶瓷保护膜,由于其透明的特点和平流特性,可以使工艺品看起来比原件更加晶莹亮丽,同时,其良好的防腐保护特性,能免于工艺品受到大气的腐蚀,使它经长时间摆设而不改变初始外观。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分子筛膜溶媒回收技术
该技术产品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分子筛膜的规模化制备,获得了能够稳定运行的膜分离装备。与传统精馏、吸附等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节约能耗50%以上。技术指标:该技术依据分离体系处理量的要求,设计不同膜面积的分离装置,原料预处理方式等,开发出渗透汽化膜分离工艺。已在化工、生物医药等企业推广工业装置70余套,涉及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四氢呋喃等多种溶媒脱水,为企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有机溶剂脱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中频微电流乳腺癌治疗
1 成果简介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 7-10%,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已成为最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且呈逐年升高、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本成果立足于微电流能够在电极表面产生大量的氧化自由基,通过透化作用进入细胞,以及使得细胞内 Ca2+ 浓度大量增加,从而造成细胞死亡的特点,针对放疗、化疗等肿瘤治疗方法过程复杂、疗效不够理想、治疗后易复发、毒副作用大等问题,研发出利用中频交变微电流抑制乳腺癌的新方法, 所采用中频交变微电流的频率为 100-300kHz,电流大小为101-103μA,电场强度为 2-4 V/cm,相比较电化学疗法,减少了使用者的不愉快感及毒副作用;相比较陡脉冲电场的所采用的高电场强度( >10 kV/cm),使用更安全;而相比较肿瘤治疗电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治疗,作用时间更短,仅为 30 分钟,因此中频交变微电流拥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该方法证明: 1) 中频交变微电流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 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 2) 中频交变微电流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能机制为影响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内部结构,改变细胞外部结构使细胞表面产生电穿孔; 3) 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有效地抑制荷瘤鼠皮下肿瘤的生长,且辅助化疗的效果更好; 4) 中频交变微电流无化疗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目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完成了两代中频微电流治疗样机的研发, 样机具有双通道,频率范围为 10-500kHz,内置多种刺激模式,多种刺激波形,并且已经系统完成了细胞实验并且取得积极效果,目前正进行动物实验。 上图 样机图片 在中频微电流肿瘤治疗方面,我们是国内唯一的设备研发和实验研究团队,我们研究发现中频微电流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等细胞增生和动物肿瘤生长, 对此并发表多篇 SCI 文章,在中频微电流的药物增敏作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积极成果。2 效益分析各种乳腺疾病患者比率达 52.4%,大大高于女性其他慢性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一,现有的乳腺癌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均存在残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晚期乳腺癌出现多发转移、 放化疗效果差、 死亡率高。所以,开发新的乳腺癌治疗新技术意义重大,并且前景广阔。3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4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精确放射治疗系统研制与应用
“精确放射治疗系统研制与应用”成果成功研制了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设备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和自动多叶准直器(MLC),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模拟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X射束的强度分布,首次用“特征线”法计算X束剂量,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其结果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7项发明专利。研制的TPS软件已在国内外百余家医院应用,占有近20%的国内市场份额,为5万名肿瘤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川大学 2016-04-22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应用的最广的质子交换膜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Nafion膜,Nafion膜高的甲醇渗透率导致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以PBI为基体,通过添加两亲性修饰的PAMAM树枝状大分子(ZC-PAMAM),制备了复合型质子交换膜,与Nafion相比,PBI/ZC-AMAM复合膜在保持较高电导率的同时,甲醇渗透率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常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