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蓝光辐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蓝光辐射装置。所述 蓝光辐射装置,包括蓝光光源(1)和多根侧面发光光纤(2),所述侧面发 光光纤(2)首端通过光纤连接头(3)和所述蓝光光源(1)相连;所述蓝光光 源(1)发出蓝光,蓝光通过耦合进入光纤,沿光纤传播并均匀漏出,形 成均匀蓝光辐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蓝光辐射装置, 便于携带,漏光均匀,治疗效果好,使用舒适安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血清中 miRNA 浓度分析的癌症筛查及治疗评价方法
用于癌症病人的早期筛查以及实时治疗效果评价。 相比目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1.可直接用于血清等复杂体系检测不需要过分稀释; 2.普适性较强,适用于不同序列的 microRNA 的检测; 3.检测灵敏度高; 4.应用于便携式以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干细胞诱导制备 T 调控细胞治疗自我免疫病的研究
项目背景:T 调控细胞(Treg 细胞)可以提升人体免疫耐受 能力,临床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以及免疫排斥,但是人体内 Treg 细胞比例低,很难达到治疗免疫疾病的水平。干细胞可以 诱导 CD4+T 细胞高效率地转化成 Treg 细胞,企业目前掌握干细 胞制备到临床应用全部核心技术,但缺乏利用干细胞诱导制备 Treg 细胞完整的技术体系。企业目前虽拥有 B+A 级洁净实验室, 不具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环境,此外开展动物实验需涉及实验 动物的需要相应的许可证;临床试验需由研究者发起并经研究单 位伦理审批。企业迫切需要与在细胞免疫领域里具有先进技术和 较高学术声誉的科研团队合作,建立和完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 CD4+T 细胞高效率转化成 Treg 细胞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并利用 动物模型证明该体外诱导制备的 Treg 细胞同样具有压制免疫反 应、恢复免疫平衡、维护免疫耐受的能力,从而具有明显的治疗 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临床初实验。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如何提取纯化 Treg 细胞。2.如 何在体外进行高效制备和扩增 Treg 细胞。3.制备扩增后 Treg 细 胞活性验证。4.Treg 细胞在临床如何应用。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长期免疫、干细胞和自我免疫病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设备先 进。尤其在 T 调控细胞的临床应用方面在国内外具有先进地位, 课题组应具备开创精神和创新能力。 
青岛中康原能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KDW660/220矿用隔爆不间断备用稳压电源
KDW 660/220矿用隔爆不间断备用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为矿用隔爆型,该设备主要适用于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以及井下通信系统,该类电源将先进的锂电池配组技术、充放电管理技术、均衡技术、隔爆技术、通信总线技术、显示技术等融为一体,为矿用避险设施提供稳定可靠的后备电力供应。 能够将煤矿井下非计算机用电标准的矿用电源127V/380V/660V AC电源电压转变为计算机外围设备标准电压220V AC。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维波面厚粘弹性层隔减振/震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波面厚粘弹性层隔减振/震装置,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及夹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的波面粘弹性支座,所述波面粘弹性支座包括固定在上钢板下表面的顶板、固定在下钢板上表面的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波面叠层支座,所述波面叠层支座由粘弹性材料层和上下表面具有椭球状突起的钢板依次交替叠合硫化而成。本发明在水平方向能够在保证水平隔振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装置水平向的抗极限变形能力;在竖向保证承载力情况下,降低竖向刚度改善隔振效果,且通过截面设计获得了较大的竖向阻尼。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三向可调阻尼无谐振峰抗强冲击隔振器
发明专利1通过采用加厚的摩擦片和摩擦圈作为主要的摩擦阻尼元件,使得隔振器具有较强的耐磨损和耐腐蚀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船用橡胶隔振器易老化、金属隔振器易磨损等问题。具有较强的空间三向隔振缓冲和抗冲击性能,以及三向摩擦阻尼力便于调节等优点。 发明3通过采用具有滚动摩擦锁死机构的隔振器结构提高了隔振器高频隔振能力及抗磨损能力,解决了目前现有无谐振峰隔振器零部件易磨损和高频段隔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有三向摩擦力大小调节简单等特点。 发明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向摩擦可
重庆大学 2021-04-14
大型( 5 吨)电液自由锻砧下直接隔振装置
技术原理: 将 5 吨电液锤 127 吨重的砧座,通过挑梁、拉杆和横梁悬 吊在 54 组 972 片迭板弹簧之上, 锻打后砧座随板簧伸缩产生 8~10mm 的 运动,而通过板簧作用于基础的动载荷下降至不隔时的 3%,既有效地保 护了环境,又确保了锤身上电气液压元件的安全,这项技术不仅从原理上 把积极隔振与消极隔振融为一体, 而且因取消惯性块使工程造价比国际著 名的德国 Gerb 公司报价低
南昌大学 2021-04-14
一种竖向协同隔减振/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向协同隔减振/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架和下钢板、竖向夹置在上支架和下钢板之间的螺旋弹簧、同轴置于螺旋弹簧内的组合式粘弹性圆筒阻尼器,上支架包括环向的侧翼板及分别固定在侧翼板上端面和下端面的支架顶板和支架底板,组合式粘弹性圆筒阻尼器包括同轴套装的内套筒、外套筒和高温硫化于内、外套筒之间的粘弹性阻尼层,组合式粘弹性圆筒阻尼器通过内套筒顶部的螺栓穿过并固定于支架底板上,外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下钢板上。 本发明在弹簧隔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大阻尼比、性能稳定、密封性好、适于工程应用的粘弹性阻尼材料提升装置系统耗能能力,并设计了适于竖向承重结构承受竖向激励的完整弹簧阻尼协同工作系统,发挥优异的隔振、减振作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冠肺炎患者分类治疗研究
2020年3月9日,北京大学姜保国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Comorbidities and multi-organ injuri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提出将 COVID-19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同时在治疗COVID-19时,应注意潜在的多器官损伤及其保护和预防。研究人员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的重症患者集中治疗病房。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被分为三种类型。60例患者中有13例[22%]主要患有肺炎,被归类为A型,提供了抗病毒药,抗生素,氧疗和糖皮质激素等基本治疗方法。60例患者中有33例(55%)为B型,其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炎,并伴有严重合并症。对于归类为B型的患者,研究人员继续在控制肺炎的同时监测合并症的变化,进行个人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包括降压药,降糖治疗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60例患者中有14例(23%)是重症患者,被分类为C型。分类为C型的患者患有疾病,认为该疾病是由于A型或B型疾病的早期治疗而恶化(导致多器官损伤),这些重症患者应注意器官功能,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包括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对症治疗和抗休克疗法。
北京大学 2021-04-10
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方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江山平教授首先提出“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案,并参与推动相关科研攻关和临床研究,为抗疫工作贡献了中山大学专家的智慧和力量。2020年1月19日,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和党委书记王景峰教授指派,江山平教授参加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科研攻关组牵头组织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会议,根据会上决议,江山平教授牵头承担了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应急专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低分子肝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肺微血管栓塞对改善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预后的作用,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运用到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治方案中,取得很好成效。1月27日,江山平教授参加了包括中科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徐涛院士等在内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会议,与徐涛院士深入探讨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并制定了科学的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江山平教授联合定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开展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2月7日,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健委联合组织,由钟南山院士主持,全省十余家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院相关专家参与,共同制定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中心协作方案和形成了专家共识。全省10余家定点收治医院按协作方案和专家共识,开展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试用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单鸿院长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截至2020年3月4日,累计入组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120例,其中轻型9例,占比7.50%;普通型107例,占比89.1%;重型4例,占比3.33 %。目前服用药物后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患者110例,转阴病例中,轻型9例,占比100%(9/9);普通型97例,占比90.65%(97/107);重症4例,占比100%(4/4);平均用药后4.4天转阴。接受磷酸氯喹治疗的120例患者中无1例发展为危重型,目前已出院81例。用药过程中,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2月18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十四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重点介绍广东目前疫情防控科技攻关进展情况。江山平教授应邀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磷酸氯喹的科研临床实践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卫健委以及高级别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月19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磷酸氯喹被纳入其中。2月24日,江山平教授向国家卫健委汇报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实验结果,为改善临床救治效果提出调整方案。2月27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发布《关于调整试用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用法用量的通知》,进一步科学指导磷酸氯喹的用药使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