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模锻成形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汽车结构件内高压成形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内高压成形是一种加工空心轻体件的先进工艺方法,原则上适用于冷成形的材料均适用于内高压成形工艺,适合制造空心变截面轻量化构件,可以减轻重量节约材料又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和第一汽车集团研发项目的资助,在国内首家开展了内高压工艺理论和成形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研制国内首台400MPa内高压成形机,该设备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ZL00208694.8。 主要应用领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电磁成形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成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成形线圈、 驱动线圈、导体驱动板、第一脉冲电源、第二脉冲电源、凹模和压边 圈;压边圈和成形线圈设置在凹模的上方,第一脉冲电源连接成形线圈,导体驱动板设置在成形线圈的上方,与成形线圈固定形成带导体 驱动板的成形线圈结构,驱动线圈固定在导体驱动板的正上方,第二 脉冲电源连接驱动线圈。本发明通过驱动线圈驱动成形线圈随工件的 变形运动,使成形线圈始终贴近工件,为工件的电磁成形提供持续的 随形分布的电磁力,能有效提高工件的成形深度,并改善工件的贴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
(专利号:ZL 201510059040.8)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闭塞锻造成形模具,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采用连杆机构连接上、下凹模座,实现上、下对分凹模的开启与锁紧闭合,模具下行时,左、右下摆杆向模内转动,上凹模与下凹模压合形成封闭型腔,在凸模向下运动中完成闭塞锻造,当上模返回时,左、右下摆杆向模外转动,通过锁紧连杆机构使模座上升时自动打开,实现上、下凹模分离,通过增设水平侧向凸模,实现多向闭塞锻造。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具易于实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管材数控内高压成形液压机
管材数控内高压成形液压机是研发研发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管材液压成形设备。在其上可实现金属管材的液压成形,制件精度高,重量轻,刚性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五金等结构件的工业领域。 本研究所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5G无线注射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市一医院)为了时刻监测雷神山驻地舱内患者病情变化,支持雷神山医院的上海医疗队用上了一件由医院心内科,呼吸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联合研发的最新设备——5G无线注射器。5G无线射频和操作界面这款设备体积小,易消毒,能持续采集听诊音,除了听呼吸音,还能使用心音,判断鼻饲胃管位置等,帮助医护人员实时纠正患者病情发展。新冠肺炎防控5G远程会诊平台,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方,实现远程会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鹏宇进行无线听诊除了急救时的听诊外,“ 5G无线上行”在日常查房的时也可对患者进行听诊追踪。在查房中,市一医院专家发现有的患者虽然CT影像变化不大,但肺部经过音基本消失,提示患者康复过程中,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可能会稍早于器质性变化。在经过充分验证后,此类患者就可以更早地转出ICU,进入普通病房。此外,医疗队还利用无线射频治疗心梗患者,通过心音听诊,纠正心衰引起患者病情缓解,还能判断鼻饲胃管的正确位置,吸收性肺炎等。医院建设的新冠肺炎防控5G远程会诊平台,医疗队还能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后方专家未来,医院还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将呼吸音的识别升级为智能自动化,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控。自2019年医院成立临床研究院以来,在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的平台上完成了多个前期工作和临床试验,这款产品的原型就来自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治与某机构的合作。原文:https://new.qq.com/omn/20200324/20200324A0KTAX00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注射用维库溴铵
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是单季铵类固醇类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结构与泮库溴铵相似,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位于横纹肌运动终板的烟碱样受体而阻断神经末梢与横纹肌之间的传导。其效果肯定,与同类产品比较,既没有解除心脏迷走神经的作用,也不促使组胺释放,因此其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患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手术麻醉。维库溴铵临床上主要作为全麻辅助用药,用于全麻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的肌肉松弛。由于其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医生的欢迎,注射用维库溴铵注射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技术参数:注射用维库溴铵规格4mg/支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中药注射剂膜分离技术
【项目来源】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注射剂的产业化研究”。 【技术特点】首次对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进行研究,建立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及标准操作规范(SOP)。 【主要技术指标】 以多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1.膜分离技术与工艺规模的匹配:考察了各种药液体系的膜滤时间,考察了离心、微滤和超滤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操作上的匹配。 2.药液前处理方法:考察离心、抽滤、壳聚糖絮凝、活性炭脱色等前处理方法,测定膜污染情况、超滤时间、药液通量,确定最佳的前处理方法。 3.膜分离(超滤)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药液浓度、膜孔径为考察指标,研究超滤工艺。 4.膜污染防治:通过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不同PH值时对膜污染程度的影响,不同操作压力对通透膜的影响,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恢复情况的影响,对中空纤维膜试验了反冲洗防污染方法,探索了有机膜在中药制剂应用中易被污染问题有效控制方法。 5.对膜分离设备系统完整性进行研究:膜装备的检测方法研究,膜装备完整性的在线监测手段初步研究。 6.膜分离技术对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方法:以14个中药有效成分为对象,研究了超滤工艺对各类中药有效成分透过情况的影响,评价产品质量。考察了超滤膜对杂质和热原的去除情况,评估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 【推广应用前景】中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且无需使用有机溶媒,对环境影响较小,为绿色环保技术。膜分离技术制备中药注射剂的产业化研究,可以解决膜分离技术在中药行业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工艺设计及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提供支撑,从而推进中药行业的高新技术化。所制定的中药注射剂膜分离技术标准化操作规程对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具有广阔的市场。 【进展情况】获得发明专利1项“含水飞蓟宾和三七总苷的保肝制剂及其制备与质控方法“,制订了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注射剂生产的技术要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哇巴因多克隆抗体注射液
近年来研究证明一种新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内源性哇巴因在高血压发病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项目旨在从高血压发病学因素出发,开发一种具有选择性、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一类降压新药――哇巴因多克隆抗体注射液。由于该药是针对高血压发病因素,通过降低体内内源性哇巴因的含量而达到降压目的,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降压药物主要是针对外周血管或靶器官,故有可能产生较好的降压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ZL-TJ-2A微量注射泵
简单介绍: 微量注射泵主要在生物实验室使用,控制器、执行单元为分体结构,执行单元有夹持机构。该注射泵精密、小巧、结构紧凑、易于安装、操作便捷。可安装μL规格的标准进样器,*确的行程控制和超宽范围的线速度(7.9μm/min - 79.4mm/min)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应用。立式安装结构可方便的与显微操作仪、脑立体定位仪等生物仪器配套使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实验领域。 详情介绍: 1.工作模式:注射、抽取、先注射后抽取、先抽取后注射、连续2.执行单元数量:1-4可选3.*大行程:70mm4.行程分辨率:0.165μm5.线速度范围:7.94μm/min-79.4mm/min(流量=线速度×注射器内截面积)6.线速度调节分辨率:7.94μm/min7.行程控制精度:误差≤±0.5%(行程≥*大行程的30%时)8.额定线性推力:>20N9.注射器选择:内置主要厂家、主要型号注射器供选择10.注射器自定义:可储存四个用户自定义的注射器内经值11.流量校正:通过校正程序获得更为*确的液量12.运行参数设置:分配液量、注射时间、抽取时间、间隔时间、分配次数等,各通道可单独设置,可以让所有通道采用通道的参数。13.启动参数设置:各执行单元单独启动、各执行单元分别延时启动、各执行单元同步启动14.显示参数选择:液量、流量或线速度15.掉电记忆:重新上电后可选择是否按照掉电前的状态继续进行工作16.快进(退)功能:全速注射或抽取液体17.状态信号输出:2路OC门信号输出,用于指示启/停和方向状态18.控制信号输入:3路TTL电平信号输入,用于控制启停、快进、快退19.通信接口:RS48520.控制器外形尺寸:170×108×65(mm)21.控制器重量:0.5kg22.执行单元外形尺寸:180×46×78(mm)23.执行单元重量:0.6kg24.使用电源:AC 90V-260V/10W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