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端自洁净净水器
研究方向:电膜分离过程在水质净化、纯化、废水深度处理和特种化工分离中的应用;膜法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集成膜过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纯水与超纯水制备、水深度软化、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基于“膜-电”耦合的有机酸、有机碱。 项目简介: 安全饮水正在成为国内局部乃至全局性的严峻挑战,相应地,近年来净水器领域呈爆发性增长,年市场总额已超过 100 亿元,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家庭普及率已超过三成。然而,目前国内外商品净水器均存在一些关键的难以克服的共性缺陷。一是二次污染问题,或来自于一定时间的设备停用而导致的内部微生物滋生,或来自于部分滤芯的未及时更换;二是基于吸附或释放原理的滤芯与基于膜过滤的滤芯的功能不匹配问题,如所制水并没有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这均使得净水器的产水安全性仍难以保证。 本项目针对上述 2 个关键行业共性问题,开发新型高端自洁净净水器,彻底杜绝二次污染的可能,同时使得水力停留时间较现有水平延长 80-100 倍,由此开发面向家用、商用和集团用的各系列安全饮水设备和服务,以创新技术保证饮水安全。 市场应用前景: 此项目产品市场属于消费市场,目前已迅速发展壮大。本项目产品定位于单机价格 5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在基于创新技术和创新营销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年营业额有望快速突破亿元大关,在3-5 年内达到 5 亿元以上。 投资估计:固定资金投入:1000 万元;流动资金投入:2000 万元。 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年产值迅速上亿;提供充分安全保证的净水、饮水技术与产品。 
南开大学 2021-04-13
实验室用洁净加湿器
产品详细介绍  室内直接加湿型电极加湿机组:Z系列产品被设计为独立控制执行加湿工作,并向室内直接输送纯净蒸汽的产品。该产品具备空调风道配套加湿型产品的所有功能和特性,相比而言增加了送风机。由于送风机功率和体积的限制,标准供应的产品仅限于较小空间的加湿。   标准配置:外置式加固机箱(内置蒸汽发生设备总成,进排水系统,补水系统,排水弯头);蒸汽送风机组;湿度检测传感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加湿控制系统(比例控制或开关量控制系统);辅助电路;主控制电路。附件包括进水连接软管带专用水过滤器,可延伸的蒸汽输送软管。   主要技术特性:   操作: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加湿桶的水位,从而根据环境调整蒸汽产量,故KL系列的操作是全自动的。 控制:自动化的湿度检测、补偿控制,高精度的加湿量大小控制,使环境快速、稳定达到湿度的设定要求。 高效:加湿系统可自动根据环境湿度的增加值和减小值,自动调整加湿量的大小;节省能源30%。 适配性:由于适应供水系统的化学和物理特性,该系列可安装在任何地理位置。 运行:加湿桶产生的是纯净无菌的蒸汽,而进水含有的杂质中99.8%都被留在桶内。 维修:由于采用了星型板式电极和高效的清洗,加湿桶的寿命更长,日常维护费用更低。 维护:采用最先进的透明材料,加湿器蒸汽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更高效、便捷; 认证:加湿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根据执行ISO9001设计生产体系和相关管理的认证,并得到中国国家质量检测测试中心的检验认可。 应用:去除静电场合、净化厂房、洁净室、生产厂房、实验室环境和计算机房的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办公室调节、工作场所和私人住宅等。  
北京斯普柯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环境舒适度监控系统
本项目可以通过车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振动、噪声等环境舒适度参数的自动调节,使得车内的环境更舒适。整个系统分为检测部分、控制部分、人机交互三大部分,可以利用默认值自动调节,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单独设置,系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车主舒适度指标,自动保持设定的环境参数。 本项目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可以用于坦克、火车、飞机、舰船等各种狭小人工环境的舒适度调节,也可以用于家庭环境的舒适度营造。使得人们无论处于什么情形下,都可以感受到最适合自己的自然状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智慧水环境监测系统素材
针对重点水域水质安全和生态状况, 集成影响水质、生态安全的污染物快速 在线监测设备,建立水质监测预警信息 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构建了水环境安 全监测服务系统,为水环境管理部门及 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采用大规模嵌入式并行处理平台,突破了高光谱实时光谱复原、相位校正、SAR实时成像等关键技术,关键区域遥感图像的获取延迟小于2分钟,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的减灾、环境监测等高时效应用。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技术特点:多星多载荷兼容:实时完成HJ-1A星高光谱数据光谱复原、HJ-1C星SAR成像处理及实时快视显示。具有远程多用户同时快视浏览功能。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本地或者远程实时快视浏览的同时,可以本地或者远程凝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无线多媒体环境监测系统
本项目研制了一种结合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它能够采集、感知环境中的温度、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上传与存储,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本系统主要由普通传感器网络、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无线多媒体环境监测软件等部分构成。其中,传统无线传感器节点(以CC2430为核心器件,TinyOS操作系统)基于Zigbee协议构成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中温度的采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ARM9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基于802.11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尘霾噪音环境监测系统
研制低功耗尘霾(包含PM2.5和PM10)数据、噪音数据监测设备,用于监测环境与生产安全数据,并把监测到的数据发送至研发的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可以把报警数据通过短信、手机消息推送等方式发送给生产建设单位,必要时甚至同时发送给政府监管部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超稳定微环境控制系统
以投影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超稳定运动工件台以及激光干涉测量仪等为代表的超精密设备对其加工环境要求及其苛刻,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洁净度都必须加以超稳定的超稳定控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以投影光刻机、超精密光学系统、超稳定运动工件台以及激光干涉测量仪等为代表的超精密设备对其加工环境要求及其苛刻,对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湿度、洁净度都必须加以超稳定的超稳定控制。以光刻机为例:在光刻机工件台实际工作过程中,温度的空间不均匀性或者随时间漂移性都会严重影响光刻机的定位精度和套刻精度。具体表现有:工件台关键部件会由于空间温度的漂移而产生形变进而导致运动误差,而以激光干涉仪为代表的超稳定测量仪器的波长会受温度、压力影响,波长的漂移势必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进而最终影响光刻精度。除此之外,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和化学腐蚀物也均会对工件台的运动性能造成显著影响。无论对于精密加工装备还是测量设备来说,当精度达到纳米级时,由环境参数波动引起的误差因素就成为限制其精度的一大障碍,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引入一套环境控制系统来保证这些精密设备的苛刻工作环境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超洁净石墨烯制备的研究
石墨烯因 其 优异 的性质而 被 誉为 “ 材料之王 ” , 在诸多 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 距离 真正实现产业化 还存在诸多 问题和挑战 。制备决定 未来, 高品质 石墨烯薄膜的 可控 制备 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 重点 。 化学 气相沉积法( CVD ) 以 其优良 的 可控性和可放大性被 公认 为最具前景的石墨烯 薄膜 制备方法, 经过 近十年的发展, 虽然 在单晶尺寸上 取得 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但 CVD 石墨烯的性能 和 理想 水平 仍然有不 小 的差距 , 这一问题已经困扰石墨烯领域很久 。 该研究首次 揭示了 CVD石墨烯 的本征污染问题,提出气相反应调控的方法,分别使用泡沫铜辅助催化和含铜碳源实现了超洁净石墨烯的制备( Nat ure   Commun .  2019 ,  10 , 1912 ; J. Am. Chem. Soc.   2019 ,  141 , 7670 )。 对于已存在 本征污染的石墨烯薄膜,他们 巧妙地 使用 二氧化碳 对其进行刻蚀 ,而不引入额外缺陷,从而成功 制备出大面积的超洁净石墨烯薄膜,该 方法与普通CVD工艺完全兼容 ( Angew . Chem.  2019 ,10.1002/ange.201905672 )。 同时 ,他们探究 了本征污染物与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了基于活性炭的界面力调控方法,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的表面清洁( Adv.  Mater.  2019 , e1902978 ) 。
北京大学 2021-04-1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64 5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